中國高校之窗
雷射研究所把光學、偏光物理學的理論與偏光應用技術基礎理論的研究融為一體,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技術研究成果和理論研究成果:
1、開創了我國偏光技術與器件研究領域獨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提出的偏光透射譜研究各向異性晶體材料偏光特性的方法,是探索雙折射晶體材料偏光性能的特殊手段,其一系列研究成果,糾正並充實了當前世界沿用的一些雙折射晶體的偏光特性曲線。為雙折射晶體材料的應用,偏光器件的正確設計提供了有利的科學依據。
2、創造性的提出並建立了晶體偏光器件設計理論,根據我國偏光技術的發展和對偏光器件的需求,要求:品種多、規格全、各種專用、各種特需等,國際通用晶體偏光器件遠不能滿足我國雷射技術和偏光技術發展的要求,在大量器件的設計中,提出了晶體偏光器件設計的「主參量最大差值定向設計理論」,根據這一設計理論,在設計研製的33 個系列品種的晶體偏光器件,其中14個系列品種屬國際首創。不僅滿足了我國科技發展的需要,同時使我國在該領域的工作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
3、拓寬偏光物理學的研究領域,從現象、概念、方法和理論上豐富了偏光物理學研究內容。
發現新現象,建立新概念,研究發現,所有的光電轉換器件,其轉換效率都與偏振態有關,為此提出了偏振敏感性的概念並定義了對其作定量描述的物理量:偏振敏感度。在偏振光檢測中,偏振敏感性引起的系統測量誤差是絕對不能忽視的,為保證偏光測量技術的科學性和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我們又發明了相應的偏光器件,使這一難題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得到了解決。
提出新理論,通過對各種偏振像差的研究,認為偏振態是光學信息的內涵,偏振像差的進一步研究表明,這個「差」或不同的偏振態勢含有豐富的光學信息內容,可以是信息的攜帶者,通過對偏振態的調製傳輸信息和對頻率、位相調製是相通的,光信息應該是頻率、位相和偏振態三者的總和。這一理論,無疑是對全息內容的開拓。如我們對剪切幹涉的研究、差分反射譜的研究等,這些光信息的處理都帶有偏振態的信息因素。
4、研製成功了一批高精度偏振光參數測量儀器,如研製成功了獲世界發明展獎的其測試精度達10-9的GXC-1型 高消光比測量儀,JF-1高精度發散角測量儀 ,XJY型旋光精密測量儀等,為我國偏光測量技術的發展,為開發國際先進水平的雷射偏光器件產品奠定了基礎。與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聯合主持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4077-93《雙折射晶體和偏振器件測試規範》,已由國家技術監督局1993-08-01發布實施。
5、建立起產、學、研新體制,出產品、出成果、出人才。研究所十分重視創造型人才的培養,把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融為一體,在實戰中培養人才,用成果檢驗人才,用制度保證人才的健康成長、堅持高科技產品開發與國民經濟發展相結合,從而拓寬了科研道路,建立了一整套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科學研究、產品開發、人才培養的管理模式。顯著的成就,使雷射所榮獲1990年「山東省高等學校科技工作先進集體」、1991年國家教委「高等學校實驗室工作先進集體」、1992年山東省委省府「山東省科教興魯先進集體」、2000年山東省總工會「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先進班組」。
美國光學學會Tingye Li博士對我所的工作給出了很好的評價,他在給李國華教授的信中這樣寫到:「1992年我對曲阜師範大學雷射研究所的參觀訪問留下的感受非常深刻。由您創建並領導的雷射研究所確實是一個世界第一流的集研究、開發、生產於一體的研究所。您領導下的工作是一流的,您的研究所生產的偏光器件也是質量最高的。您的研究所的確已成為國家唯一的基地,提供的產品滿足了各技術部門對專業光學器件的要求。這些世界一流水平器件的出口,為您的研究所,為曲阜市,為山東省,歸根結底為中國贏得了聲譽和外匯」。
連結:曲阜師範大學山東省雷射偏光與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
中國高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