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科技股無疑依然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在去年年末的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到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把「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分別排在了明年重點任務的第一位和第二位。而且,全文中「科技」和「創新」分別出現了14次和16次,而2019年底時分別提了6次和10次。
鑑於此,根據證券時報·數據寶數據,特以A股2020年熱炒的幾大熱門科技類題材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半導體晶片、生物疫苗、光伏等為基礎,加上部分科技屬性較強的板塊如人工智慧、國防軍工、5G、消費電子等,從中篩選出行業地位領先、A股市場稀缺的上市公司,同時參考研發投入、機構持倉、業績數據、股價表現等指標,組成「科技龍頭50強」,具體見下表:
從市場表現來看,「科技龍頭50強」去年年內平均漲幅133%,是同期滬指的9.6倍,走勢遠超各類板塊指數。數據顯示,30家科技龍頭公司年內股價翻倍,佔比達到六成。
龍頭公司除了具備市值規模效應、股價帶動效應,機構抱團也是其顯要特徵。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科技龍頭50強」獲QFII、保險公司、基金、券商、社保基金等五大機構合計持倉市值6026億。
17家科技龍頭獲五大機構持倉市值超百億,包括立訊精密、隆基股份、邁瑞醫療等。電子行業龍頭立訊精密獲機構持倉市值最高,三季度末,中央匯金、證金公司均有持倉該股。
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誰會是成長性最高的科技龍頭?根據5家以上機構一致預測數據,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三年淨利潤預測增幅均超過20%的公司,共計34家,包括自動化龍頭匯川技術、射頻晶片龍頭卓勝微、光伏玻璃龍頭福萊特、多晶矽龍頭隆基股份、疫苗龍頭智飛生物等。
從平均增速來看,消費電子是高增長的主要方向,包括長電科技、韋爾股份、比亞迪、歌爾股份、卓勝微等增速排在前十位。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科技行業龍頭前期漲幅巨大。大家關注科技行業的同時,一定要多注意風險!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負!
(資料來源:證券時報·數據寶、股助手。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長按下圖,前往公眾號關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