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眼魚,又名無目魚、盲眼魚。全身裸露無鱗,肉紅色,長長的觸鬚,形體纖細優美;但沒有眼睛,靠著敏銳的嗅覺和長觸鬚感知外界。
它是一種非常美麗的觀賞魚,體長大約為8釐米,身披亮銀色鱗片,所有的鰭部均呈奶油色。大約在數萬年前,盲魚的祖先被水流帶到了只有很少光線或完全沒有光線的地下洞穴內,隨著漫長的歲月流逝,它的眼睛因無用武之地而退化,變成了今天的盲魚。對於一般動物來說,沒有眼睛簡直是不能生活的,但盲魚的眼睛雖然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卻能夠依靠其它器官的特殊感覺來進行正常的生活。
1976年,雲南的探水人員在尋找新的水源時,從100米深處的地下水中捉到了一條34毫米的小魚,當人們仔細觀察這條小魚時,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這條魚是沒有眼睛的,全身裸露無鱗,肉紅色,長長的觸鬚,形體纖細優美。
科學界引起了強烈的轟動,見過無眼魚標本的國內外專家無不感嘆說 這是來自於另一個星球的魚類
在我國西南地區黑暗的地下洞穴中,曾經發現過幾條罕見的盲魚即油豐魚。這些盲魚最大的體長不到10釐米,它們的外表長的十分奇特:細長的身體粉紅而透明,可以清楚地看到它體內的脊椎和內臟,形如一條條玻璃魚。
它們在長期同黑暗的鬥爭過程中獲得了新本領,它們能忍受飢餓,不怕冷,也不伯熱。在水溫-10~35℃時都不致喪命,生命力極強。在我國雲南、廣西、四川等地的水下洞穴中也有盲魚的蹤跡。
世界上有不少地方,在完全黑暗的洞穴裡也同樣生活著各種不同種類的魚。例如北美的洞鱸魚和古巴的盲須䲁都是有名的盲魚。
還有一種更奇特的盲魚叫盲鰻魚,這種魚是在真正的魚類出現後才形成的。它主要生活在堪察加半島海域,是世界上唯一用鼻子呼吸的魚類。
盲鰻雖然也被一層皮膜遮住了雙眼,但是這種魚不只在頭部有感受器,它的全身也長滿了超感覺細胞,能比較正確地判定方向、分辨物體。
它還能鑽進大型魚類的體內,並且能把魚的內臟吞食掉,然後再憑著感受器鑽出魚體,有時它還鑽進魚網捕食網中的魚,而當漁民起網時,它又能迅速從網中逃走。這種魚的耐飢能力很強,半年不進食也不至餓死。盲鰻有4個心臟,至於為什麼它能有這麼多心臟,至今還是個謎。盲鰻還能分泌出一種特殊的粘液,可將四周海水粘成一團,在敵害遇到這種粘液迷茫之時,盲鰻早已逃之夭夭。盲鰻一般以微小的甲殼動物或浮遊生物為主要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