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有位臺胞,很有錢,一生卻沒穿過一件名牌,1000多萬捐建學校

2020-11-28 海絲小鎮

他不是商人,不是巨富。他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一名醫生。他沒有穿過一身名牌衣服,沒吃過一頓昂貴的山珍海味(他說過的原話)。但他卻把平時省吃儉用及二十多年當醫生所得的積蓄,捐給家鄉興辦學校。在泉州市洛江區的每一個鄉鎮、街道(除雙陽街道外)都有他捐建的文教項目,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職業中專、教師進修學校及公園等計9個項目,從1989年至2003年累計捐獻人民幣1000多萬元。他先後五次獲得福建省政府頒發的「樂育英才」金質獎章和榮譽證書。他就是祖籍泉州市洛江區羅溪鎮、旅居臺灣的黃和平先生。

一、勤工儉學 以助家計

黃和平,1920年9月出生洛江區羅溪鎮一個農民的家庭;1929年,因避盜匪而舉家遷居廈門;1938年,日本佔據廈門,舉家逃難回羅溪。黃和平先生的童年、青少年時期,家庭生活十分困難,主要靠租田種種糧餬口,母親原來纏足,為了參加耕作,解開纏足下地勞動,並飼養家畜出賣換米過日。每日三餐,均以地瓜稀飯充飢,想吃乾飯,須待年節或祭祀。他穿的衣服總是縫縫補補再穿,穿鞋須學校集會帶至附近才穿,以減破損,平日均為赤足步行上課。他十二歲時,眼見家人如此辛勞,尚難溫飽,感慨不已!他立志:「由我個人勤奮,毋使長上辛勞。」雖讀小學,每日下課,立即回家幫助農務或充雜工。有一年春節,為了能讓全家吃上一頓肉,他不辭辛苦受僱參加冬防巡邏,當時童工的工資只有三角,自晚十時到翌晨六點,連續七晚徹夜未眠,可買五斤豬肉,過年一家歡嘗肉味。課餘假日,充當小販,聊補家用。曾因賣甘蔗,買者要求削棄蔗皮,致手指刀傷 ,血流如注。買者憐其稚齡刻苦,且係為其削蔗受創,而生憐憫之心,慨贈全部蔗本。此日連因傷受贈淨得六角,賣完回家已是黃昏,至於刀傷,全不介意,只望多得,以供家費。其母親見景心傷,黯然淚下。留下的傷痕,他自謂之為「勤奮紀念章」。十六歲的黃和平小學畢業,因家庭經濟困難不能繼續升學,即受僱於廈門一商店為雜役,因知家境貧困,必須刻苦耐勞方能上進。打工時期,幾乎是「一手掃把一手筆,一手抹布一手書」,稍有餘暇,即學習珠算,片刻不懈。夜間獨於微弱燈光下讀書達於子夜。黎明即起,續讀至工作時間。基於寄望於日後,而毫不為苦。如此力學,深得東家誇獎,幾經考驗後,管理帳務,工資提高。後來,由於日軍佔領廈門,他隨家人回到羅溪,得知南安縣地質測量隊招考臨時書算員,要懂得珠算及小楷,他去應聘被錄取,工資每月五元,為增加收入,徵得主管同意,自備照明加班可增加三元,共有八元收入,以維家計。

二、勤奮進取 著述行醫

二十歲時,黃先生考取中央警官學校在貴州受訓,悉心鑽研軍事、政治、經濟、社會等,畢業後在重慶市參加工作,日間工作,夜讀重慶私立民治新聞專科學校,掌握大眾傳播報業方面的知識,為日後寫作著述打下來堅實基礎。一九四九年秋,他攜眷輾轉到臺,初任公職,公餘寫作,向報社投稿及撰寫歌仔戲劇本,及撰著文藝短篇文稿,所得稿費,補貼家用。他還利用業餘學醫,自學鑽研醫學知識,在他五十五歲時考取中醫師資格證書,為了專業行醫,他請辭公職提前退休,上午讀書著述,下午行醫,數十年如一日,成績顯著。

1.文學著述

為弘揚中華文化倫理道德,自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四年間,先後撰著《孝經心得》《學庸心得》《朱柏廬治家格言心得》《素書心得》《菜根譚心得》《昔時賢文心得》《弟子規心得》和《三字經心得》等八書,自費印行三十八萬餘冊,分贈海內外文教機構、社團人士閱讀。撰寫《新三字經》及《處世規範》等印刷分贈海內外各文教機構流傳。撰寫《四維八德釋義》於二年五月印行二萬冊,分贈海內外各界人士閱讀,並用石刻真跡鑲於泉州第十一中學「慈恩圖書館」牆壁中,供各界人士閱讀觀賞。

2.文藝著作

創作《炎熱》、《橋梁》、《春雷》三長、中、短篇小說,於一九五一至一九五四年在臺中市中央書局發行。他甚至還橫跨演藝界,寫了六本歌仔戲的演出腳本。

3.條幅撰書

黃老先生練得一手好書法,他每天五點就起床寫字,以四開宣紙手書的《處世規範》、「勤——成功之路」及「人生三求」等社教格言條幅近五萬幅分贈海內外各界,備受推崇。並在福建名剎廈門南普陀寺、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泉州馬甲雙髻山、羅溪龜峰巖等寺廟設立石刻碑林,作為永久流傳。

4.譽滿杏林

黃和平先生五十五歲時,考取中醫師資格證書後潛心進行醫科研究。對小兒麻痺、肝膽病及中風等疾病頗有研究,醫療效果好,患者遍及東南亞。肝病病情複雜,變化多端,須在臨床上細心研治,以期霍然。其行醫理念為「我每天並不想得些什麼,只知竭盡心智解除病人的苦難而愉快過日」。行醫信條是「把病人的病當作自己的病醫,把病人的錢當作自己的錢用」,其德術兼備之慈懷,深獲患者之信賴,故行醫恆久患者不減。東南亞、臺灣及中國大陸許多人慕名前往。他撰寫的《肝膽病防治心得》一文,入選福建醫學院泉州醫學會刊出。

三、捐資興學 回饋家鄉

1989年秋,黃和平先生返鄉省親,見家鄉的校舍破舊,甚至利用宗祠作為學校,他當即慷解義囊,捐建羅溪敬德、羅溪洪德、馬甲文華三小學,並親撰校訓「務實」,勉勵學校師生「實實在在做人,確確切切做事」;提出「在家庭是好兒女,在學校是好學生,在社會是好國民」的教育目標。

泉州市洛江區敬德中心小學

泉州市洛江區洪德小學

泉州市洛江區馬甲文華小學

2001年夏,他又捐資100萬元人民幣建設泉州第十一中學「慈恩圖書館」。2002年,捐資160萬元建設「洛江區敬德職業學校」;2003年,捐160萬元建設「洛江區教師進修學校」。兩校的創建,填補了洛江區職教和教師培訓機構的空白。在2003年10月,黃和平先生回鄉參加敬德職校落成慶典,在即將返臺的歡送宴會上,黃老先生主動地向區領導說:「咱區的文教事業,還有哪個項目較為薄弱?」當得知遠在洛江最邊遠的虹山鄉,幼兒沒有一個像樣的學習場所,黃老先生二話沒說,當即捐出20萬元資助建設虹山敬德幼兒園。在坐的區領導感激地說,黃老先生如此關心家鄉教育,叫我們如何感謝是好。黃老太太接過話音:「多做些善事,我們喜歡。黃先生說多少就多少,我十分贊成,我們再節儉三到五年就可以騰出20萬元。」

2004年11月,洛江區教師進修學校落成剪彩時,時任泉州市政協副主席陳敬聰代表省人民政府授予黃和平先生「樂育英才」金質獎章、榮譽獎牌和榮譽證書。

此外,他為了激勵教師熱愛教育事業,樹立典型的師德風範,於2003年以來,連續舉辦了三屆「敬業杯」優秀教師評選表彰活動,共表彰了三十名優秀教師,發出獎勵金2萬元。為弘揚倫理孝道,自1999年起於重陽節舉行「敬老活動」,凡年八十以上長者,發給慰問贈金,連辦三年。由於舉辦孝親敬老事跡典型,2004年,他被評為全國「孝親敬老」之星。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文化,他把祖產賠償金20萬全部捐出,在羅溪龜峰山建設桃源公園、設立碑林。和平先生曾在與我書信來往中提到他為羅溪中心小學題的校名為敬德學校而不為敬德小學的原因,是他有計劃在家鄉辦小學、中學直至職業學校,他說德國非常重視職業教育,他想辦職業學校就是要讓家鄉的年青人學有一技之長,人有一技之長就有出路,有出路生活就有保障。然當時因多方原因未能如他所願,後來職校建在河市鎮,他也多次向政府有關部門表示要再捐500萬元擴建職校,升格為大專,但因多種條件制約又未能如願。

點擊

黃和平先生夫婦熱心家鄉教育,無私奉獻社會的精神得到各級政府及教育機構高度評價。他的生平事略列入中華黃氏通鑑。福建省人民政府先後五次為其頒發「樂育英才」金質獎章、獎牌和證書,泉州市人民政府頒發獎狀,並在泉州電視臺黃金時段介紹其非凡的辦學事跡;洛江區人民政府為表彰黃老先生對全區教育事業和公益事業的巨大貢獻,在敬德職校校園內為其樹立塑像。黃和平先生以一生「求健康、求知識、求貢獻」為目標,以文化復興為己任,以眾生健康為志業,寫下了不老不倦、可敬可貴的傳奇人生!他的處世規範撰刻在碑林的巨石上;他的一生粒積奉獻在家鄉的教育上,他的奉獻精神銘記在人們的心坎上……

2003年10月,黃和平先生捐建的泉州市敬德職業技術學校文華樓、洪德樓落成慶典,時任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洪澤生致感謝辭。

泉州市洛江區人民政府為回饋黃和平先生對全區教育事業和公益事業的巨大貢獻,於敬德職校校園內樹立塑像以彰義舉善行。

洪德小學教學樓
虹山敬德幼兒園
羅溪龜峰山桃源公園一角

黃和平先生的部份書法作品:

海絲小鎮綜合來源:美篇HZF、生態羅溪

相關焦點

  • 臺胞捐建安溪沼濤中學與臺灣院校締結姐妹校
    臺胞捐建安溪沼濤中學與臺灣院校締結姐妹校 >   中新網安溪5月28日電 (安僑 孫虹)由臺胞陳沼濤先生在福建省安溪縣捐建的沼濤中學,日前與臺灣慈濟技術學校正式締結姊妹學校。
  • 泉州市場高仿貨與正品混雜 教你如何挑選名牌衣
    莊府巷的「法國鱷魚」專賣店  ARMANI(阿瑪尼)、PLAYBOY(花花公子)、HUGOBOSS(老闆)、GUCCI(古馳)、DIOR(迪奧)……如今,市民想要買一件國外名牌服裝已不是什麼難事新加坡「卡帝樂」鱷魚商標現象一圖標極相似乍看沒區別
  • 寶基集團捐建滄水鋪鎮芙蓉學校教學樓,助力當地教育快速發展
    2020年6月17日上午8時,迎著朝陽滄水鋪中心學校喜氣洋洋,嘉賓雲集。寶基集團情系教育,捐建滄水鋪鎮芙蓉學校教學樓捐建儀式暨開工典禮在滄水鋪中心學校操場隆重舉行。出席參與此次活動的有我市分管教育工作的領導喻國良、益陽市教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歐陽林、赫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劉彩霞等政府相關領導以及滄水鋪鎮芙蓉學校校長謝偉勝、寶基集團副總裁鄒睿和等,與滄水鋪鎮師生代表共同出席了此次捐建慶典儀式,並為新的教學樓奠基。
  • 武漢臺胞包機返臺,沒想到卻被泛政治化炒作
    第一架武漢臺胞包機返臺後出現一例確診病例,讓臺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落下眼淚。他的眼淚說明了人道關懷,讓外界紛紛肯定蔡當局的防疫工作。不管過程如何,滯留武漢的247名臺胞終於在3日深夜回到臺灣。沒想到事後衍生出,這位確診的個案並未在第一批回臺名單,甚至被指為「偷塞進去的」,引發第二批遲遲無法決定回臺時間。
  • 傑出校友華生捐建東南大學鐘山書院!
    傑出校友華生捐建東南大學鐘山書院!>張廣軍說,在學校深入加強書院制探索的關鍵時期,華生校友心繫母校、關心後學,並慷慨捐建鐘山書院,意義非凡、令人感佩,對此深表感謝。他指出,鐘山書院不僅是建築實體,更是東大精神的傳承和榜樣,承載著以華生校友為代表的一大批校友對後學的激勵和鞭策。
  • 高材生為方便,身穿名牌偷自行車被抓,嫌疑人:我是麻省理工碩士
    近日,福建泉州民警抓獲了兩名偷自行車的人。據民警表示,兩名男子身穿名牌,因住酒店不方便才偷的車。據嫌疑人表示,因為所住酒店不方便,因此想偷一輛自行車代步。據涉案嫌疑人張某稱,自己是某重點大學本科畢業,麻省理工碩士學位,另一位犯罪嫌疑人柳某也自稱是211院校畢業。
  • 福建最有錢的城市,也太低調有內涵了
    要是你到了泉州,八成會詫異這裡五花八門的神靈宗教,這裡有1000座歷史廟宇,包括基督教、伊斯蘭教、摩尼教甚至婆羅門教在內的各種域外宗教,以及中國本土宗教都能在泉州生根,並且和諧共存,鮮見衝突。 泉州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視儀式感,無論是家族禮節,敬神祀祖還是年節宴會,都保留自身鮮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觀,仿佛有比其他地方更強的記錄和敘述自身歷史的能力。 2013年,中國的泉州早已與韓國的光州、日本的橫濱當選首屆「東亞文化之都」。
  • 600多萬勞斯萊斯被改裝,人稱「大腳怪」,有錢是真好
    勞斯萊斯旗下的車型最便宜的也要600多萬,花600多萬買勞斯萊斯的都是一些有錢人,不過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浙江有一個富豪購買了一輛勞斯萊斯以後,反而開始對自己的勞斯萊斯進行改裝。接下來車主直接開著這輛改裝的勞斯萊斯從拖車上面下來,拖車距離地面已經有半米高的距離,但是在這輛改裝的勞斯萊斯面前也是小事一樁,很多網友看到這裡以後都感覺這個車主簡直是太有錢了,花幾百萬元買一輛勞斯萊斯,現在又花上百萬元去改裝,看來有錢人真的是為所欲為。
  • 泉州:「牙籤弩」網上引熱議 市教育局已通知學校排查
    昨日,記者就走訪泉州市區多所小學,走訪過程中,並未發現類似金屬「牙籤弩」,不過,有校園附近店家透露,稍早前曾賣過牙籤弩。  記者聯繫泉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就此表示,已經發文通知全市學校排查,但尚未有學校報告發現牙籤弩情況。
  • 「海上絲路」泉州緣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贄一生旗幟鮮明反對封建傳統,提倡個性解放,男女平等,正是來自「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的南安。南安李贄學術研究會有關負責人認為,李贄出生於泉州,地理因素可能對他的思想形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宋元以來,由於泉州成為同海外交流的交通要地,外國商人在泉經商定居的不在少數。另據史學資料記載,李贄曾三度與義大利天主教徒利瑪竇會面,成就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佳話。
  • 你真的需要一件加拿大鵝嗎?
    遠的不說,就離她最近的一平方米上的八個人,有五個人穿著大鵝。那紅藍相間的圓形刺繡袖章,宛如巨大的貧富差距,將柯女士的玻璃心扎得稀巴爛。   毫無疑問,加拿大鵝已成為這屆中國人民的新「街服」。然而就在一個月之前,沒人能預料到加拿大鵝能走紅國內。
  • 穿過孔雀古裝的女星,第一位實在土,第五位說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穿過孔雀古裝的女星,第一位實在土,第五位說第二沒人敢認第一孔雀,又被稱為百鳥之王,是富貴吉祥的象徵,代表著自信與華貴。作為一種觀賞性鳥類,孔雀因其尾部羽毛顏色豔麗,可以開屏觀賞而被人們所熟知。第二位:孫儷娘娘這身裝扮你想起是什麼劇集了嗎?沒錯,就是之前熱播的《羋月傳》。娘娘在裡面跳了一段舞蹈,看這造型是模仿的孔雀。娘娘的舞姿可謂是顧盼生輝了。這款孔雀裝看來更嫵媚柔美得多。
  • 臺胞接種大陸疫苗感受同等待遇 戳穿綠營謠言
    \新華社 據「大公報」報導 近日大陸多地已啟動重點人群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工作,不少準備回臺過年的臺胞也紛紛接種疫苗。日前接種了疫苗的在閩臺胞、新大陸集團產品經理張俊一向大公報表示,接種疫苗再次讓他感受到大陸落實同等待遇的實際行動。此外,有臺胞表示,大陸的疫苗安全有效,批評臺當局陸委會蓄意抹黑大陸新冠疫苗。
  • 在危險的工作一年能掙1000多萬,為什麼很少有人敢做卻?
    在世界最危險的工作一年能掙1000多萬,為什麼很少有人敢做卻?當今社會競爭壓力巨大,每個人都忙於生活貧困和工作,有些人離開家鄉到北上廣努力工作,一旦有人在寒冷中呆了十年,他們就只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現在社會上有一個職業叫職業挖屍工,他們的工作是以挖猛獁象象牙為生。
  • 廣東臺山成務學校開啟百年「華僑興教」史
    在稻田與鄉間公路之間,首先看到的是成務學校,下午四點鐘,在成務學校的門口,前來接學生的家長圍在學校的大門口,熙熙攘攘,在臺山近幾年的撤併中,成務學校並未被撤銷,這也是臺山第一座由華僑捐建的學校。  成務市由上澤旅美華僑伍沙傳等人創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每逢四、九為圩期。平面呈「冂」形,騎樓沿東、南、西三面布置,中間為寬敞的廣場。
  • 劉德華來泉州拍電影《失孤》 匯總在泉州取景的影視劇
    59部影視劇在泉州取景  你知道嗎,經記者統計,近年來包括知名導演侯孝賢的電影《悲情城市》在內,此前有多達59部影視劇在泉州取景。這還是不完全統計。  其中,開元寺以9次成為取景地冠軍,清源山7次、蔡氏古民居6次分列第二、三位。
  • 泉州4所高校發布退費通知!有你嗎?|黎明職業大學|高校|泉州信息...
    「多所高校將全額退住宿費」近日衝上熱搜直接免繳春季學期住宿費你羨慕了沒?海都記者搜索發現泉州也有高校已發布通知對春季學期住宿費進行退費泉州師範學院6月15日退至學生銀行卡住宿費每學年按10個月(每學期按5個月)計算。疫情防控期間,學校按照實際發生原則計收住宿費。
  • 福建一級達標高中校史排行榜,第一名竟是泉州這所學校……
    成為省一級達標高中,也意味著學校的教學質量、辦學水平、綜合能力都得到了權威肯定和把關,而且在省教育廳的光環加持下,未來還將得到更多的關注和發展。 那麼除了知道這些 你們知道有上述有哪些高中校 其實建校已經超過百年?
  • 澳洲教育行業遭重創,學校排名下降,中國留學生影響如此之大
    受疫情跟中澳關係等因素的影響,在過去的一年中,去澳大利亞留學的人數暴跌,最明顯的就是有些學校的排名都下降了。大家應該都知道支撐一所大學世界排名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學生發布的國際論文,而中國留學生絕對是做學問最厲害的人,所以在很多國外的大學真算是靠著中國留學生支撐著本校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