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 邱雅靜
或許許多人與我一樣,在接受出國語言培訓時都收到過這樣的「善意提醒」:當你不知道和英國人說些什麼的時候,就談談天氣吧。
談天氣,聽上去似乎有些無聊,但對英國人來說,它簡直太過重要了。在一本有關英國人言行潛規則的書裡,作者凱特福克斯開宗明義地寫道:「任何英式聊天都必定從談論天氣開始。」凱特指出,英國人之所以熱愛談論天氣,並不是因為他們對天氣的變化多端充滿好奇與看法,而是他們生性保守與羞怯,企圖用天氣這種儀式性語言順其自然地揭開聊天的序幕。
當然,之所以選擇天氣擔此重任,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英國的天氣確實太過與眾不同了。
就在幾天前還有人猜測,不加蓋的「倫敦碗」必定會在開幕式當夜給倫敦帶來巨大的恥辱,因為「這兒的雨可從來沒有聽話過」。只是,悲觀的預言家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到結尾:開幕式正式開始前,現場觀眾們紛紛披上雨衣,各國轉播員們黯然播報了接下來的雨勢,但很快,烏雲又莫名其妙地散開了。
根據凱特的研究成果,當你聽到身邊的人嘀咕「看樣子今晚必定要下雨了,真為那些買了昂貴門票的外國遊客感到可惜」時,你的正確反應應該是:「沒錯,一看就是會下雨的樣子。」然後,接下來,你倆便可以和和氣氣地討論教育政策或者明星八卦等其他話題了。而如果此時你提出了相反的意見,按照約定俗成的英式聊天規則,你將不可避免地遭到「善意」的冷落。
當然,凱特同時也觀察到了另一種迂迴戰術。比如儘管你持有反對的態度,但你的修養會引導你做出如下的回答,「哦,看樣子真是這樣的。不過,讓我們祈禱這雨繞個道吧。」
四面環海的島國地形以及高緯度的地理位置在帶給英國人難以預測的糟糕天氣的同時,也賦予了他們用來打破沉默、掩蓋窘迫的社交工具。以後,當你再從英國人口中聽到「不太靠譜」的天氣預測時,大可不必較真,其實,「今天天氣怎麼樣」並不是他們真正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