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蘚養殖新技法,讓你輕易做綠色創意小盆景 全是乾貨

2021-01-14 木生自然

要訣一、澆水

苔蘚枯萎,很顯然最重要緣故緣由就是缺水。多數臺友養苔蘚會習慣性從苔蘚球的頂上起頭澆水,不外如許水會從苔蘚的概況敏捷流過,往往很難真正完全地滲入中心局部。

養苔蘚澆水,平常就兩招:吸水大法和浸水大法。

其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讓苔蘚球內部的土壤基質吃飽水哇!

吸水大法

說得那麼玄乎,其實挺簡單的,就是將苔蘚球放在盛了水的淺盤子裡,讓苔蘚球本身一個勁地去「喝」盤子裡的水。

軌範:

1、隨意挑一個看得順眼的淺盤子,菜盤子就行。在盤子裡加上水,至於水量,略微不雅觀不雅觀察估算一下,概略半天擺布會吸完的水量最好,然後讓她順應一下。

2、第二天早上的時辰,再次在盤子裡加上半天擺布會領受完的水。

友情提示:

萬萬不要圖省事,一次性放入大量水,如許的話多數會由於過於潮溼發黴,甚至爛根化為一灘黑水(嘿嘿有點噁心,仁慈的臺友們請不要詰問臺長為何曉得,說多了太隨意影響臺長輝煌籠統嘻嘻嘻),所以若是到了午後還有水剩下就應該馬上倒掉,並且移到通風處。

浸水大法

1、對付臺友們家裡的苔蘚球感受已經變輕,那根基上就算是一級警報了。此時就要毫不遲疑地立即祭出浸水大法。

浸水大法更簡單,就是找一個能完全裝下臺友苔蘚球寶物的容器,什麼大海碗啊、沐浴盆啊、垃圾桶之類的,裝滿清水,然後將苔蘚球用力摁進水裡去。

為什麼要用力摁?當臺友你實際把持過了就曉得,那時你不消力摁下去,她會變成一個懸浮球,不息水上漂。不僅要用力摁,還得用筷子、夾子等通通手段,設方法使她不息沉在水裡,不然臺友你就得不息拿手摁住她。

2、浸沒大法是有嚴格時辰限定的,這個時辰要按照臺友苔蘚球的巨細及裡面的土壤來確定,標準就是感受她吸了不少水,但又沒吸滿,就可以拿起來了。

這種吸了半肚子水的苔蘚球,讓她靜靜地感應感染到水的津潤,然後第二天早上,再頻頻吸水大法一次就可以了。

至於為何要這麼費事,臺長其實本身也沒搞懂,但理論證明,苔蘚這貨就吃這套。其緣故緣由,聰明的臺友們可以見仁見智,留言給臺長,讓臺長也長長見識。

臺長提示:

1、帶有其他植物的,並且因圓形站不穩的苔蘚球,最好放在繞成圓圈的鋁線上,或在容器中參加沒過苔蘚球底部的水。

並且,如許的形態的苔蘚球,只能用吸水大法,特別注意其一次性的加水量也要按照情形減少三分之一以上,目的是不讓苔蘚球裡的其他植物根系由於積水而掛掉。固然,那吸水的次數,天然也就成倍添加了。

2、斷定苔蘚球是否吸飽了水的一個重要標識表記標幟,就是不雅觀不雅觀察氣泡。當苔蘚球裡面不再有氣泡冒上來的時辰,就聲名連芯部也吸飽了水分。那時,其實就代表吸水過甚了。

要訣二、肥料

良多臺友可能看到肥料二字,就有點蒙圈。苔蘚這種水泥池都能長的玩意,必要肥料?

臺長以不回絕接收不否決不擔任地立場告訴諸位臺友,必定是必要的!!!

苔蘚被從天然情形中移到人工情形,天色、水分、養分、光照全數改變了,整個營養輸送渠道也全數被打亂,臺友你不給人家餵飯,還指望老天爺?

1、至於怎樣施肥,很簡單。拿噴壺以最小的噴灑量,噴上稀釋到極點的液體肥料,苔蘚就會生氣勃勃地生長起來。

2、施肥的頻率,可以按照季節情形每周1~2次,用噴霧壺對著整個苔蘚球,噴上儘可能稀釋的液體肥料,如許苔蘚的綠色也會加倍濃烈。

臺長提示:

1、不管什麼情形,都不要施用固體肥,要記住,苔蘚本質上是沒有根的,伸不到很深的土壤中去。若是施在概況,又必定會燒死懦弱的苔蘚。

2、謹記薄肥勤施,這個薄真的要做到無比地稀薄,不要覺得肥料是多多益善,對苔蘚來說,她要求的本來就不多。

要訣三、養護編制

不要迷信什麼苔蘚就是見不得光的,相反臺友家裡的苔蘚球,最好養在室外敞亮的背陰處(臺長本身也感受這個說法很彆扭,不外臺友融會吧哈哈哈)。

雖然一說起苔蘚就感受應該養在背陰處,可是它和其他的植物一樣用綠葉停止光合浸染。大多數種在苔蘚上的植物,也愛好敞亮通風的情形。所以苔蘚球應該擺放在戶外。可是,陽光直射或風太大會使苔蘚單調。是以最抱負的位置是敞亮的背陰處。

若是將苔蘚球擺放於室內作為裝飾,那建議臺友多預備幾個,每2~3天輪換擺放。

要訣四、擺放講究

若想在室內鑑賞,就要將它放在合適生長的情形裡。

苔蘚球在綠色室內設計理念中很有人氣。可是,苔蘚球是一群富有生命力的植物的聚合體,所以想裝飾在室內的話,應儘量將其放置在植物愛好的生長情形裡。

情形一:敞亮的窗邊

對苔蘚球之上種了愛好陽光及單調的植物,很較著合適放在敞亮的窗邊,少澆水。

但面臨苔蘚球時,就只能臺友們勤快點,不時地用噴壺噴噴水保持溼度。

情形二:客廳中的避光處

客廳在家中,一樣平常都是最敞亮的地點,但對付苔蘚球死忠粉來說,必定要力保苔蘚球。如許的話,臺友們不妨帶著謹嚴的目光,重新不雅觀不雅觀察自家客廳相對避光處,選擇那些散射光下也能安康生長的不雅觀不雅觀葉植物,與苔蘚球停止搭配。

將他們倆倆搭配,作為綠色室內設計的一員,放在客廳好好賞識吧。使用「浸水大法」來澆水培育,會事半功倍。

情形三:溼度較高的地方

臺友家哪裡溼度最高?固然是浴室嘍!

浴室的窗邊,對一顆苔蘚球來講,必定是最佳地點!在那樣的情形下,以減配版的「浸水大法」即可讓她溫馨地生長了。

情形四:文雅的花架上

使用迷你型的如多肉苔蘚球,作為家庭裝飾,了局絕佳。雖說多肉植物更合適陽亮光媚的室外養,可是在室內放個兩三天仍是沒問題的。只是養護的時辰注意苔蘚與多肉之間對水截然不合的需求就好。

相關焦點

  • 盆景表面的苔蘚,有什麼作用,怎麼來的?
    雖然一時好看,但是後期打理起來實在是太困難了,時間久了,在我們給盆栽澆水的時候,土壤雨水混合在一起就會變成髒兮兮的泥巴,沾染在了這些迷你的小物件上面就會變得特別特別難看。不過有些追求藝術與格調的人還是會在家裡放一些盆景,反正時間充裕,慢慢打也沒事。
  • 養花小知識:苔蘚需要怎麼養殖?什麼樣養殖才能養殖出好的苔蘚?
    養花小知識:苔蘚需要怎麼養殖?什麼樣養殖才能養殖出好的苔蘚?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選擇把青苔做苔蘚的,它是一種苔蘚植物,而且在人們的生活圈裡,恐怕並不多見,主要是以綠色和精緻而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朋友們的喜愛。
  • 苔蘚在山水盆景中有多大的作用你知道嗎?
    苔蘚在山水盆景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們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山水盆景中苔蘚的養護知識。山水盆景的養護要上特別注意苔蘚植物的生長,山水盆景多數能生長苔蘚植物,苔蘚植物是用孢子繁殖後代,孢子極小而輕,可以隨風漂浮。苔蘚植物喜半陰溼的環境,應防止曝曬,才能使其生長良好。
  • 苔蘚總是死?你可能沒掌握苔蘚的養殖技巧
    水篇根據苔蘚對水的耐受度以及生長環境,我把苔蘚分三類,分別為:乾旱蘚、森林蘚和沼澤蘚。常見的乾旱蘚以砂蘚、葫蘆蘚、立碗蘚、真蘚等叢蘚科和真蘚科為主。乾旱蘚通常對水分要求不高,能保持基質不幹既可成活,甚至土壤幹透它也不會死掉,一旦水分條件達到,它又會復活,所以一般情況下可以開放養殖。森林蘚有小金髮蘚、萬年蘚、大灰蘚、大羽蘚、小羽蘚、青蘚等。
  • 松皮石養苔蘚,學會這兩個辦法,一盆微型盆景馬上呈現在你面前
    也就是說,苔蘚的養殖對於一般的花友來說是比較難的,因為一般家庭環境比較乾燥且光照強或陰涼,但苔蘚喜歡潮溼且散光的環境,而潮溼的環境對人的身體不好,所以一般家庭不具備潮溼這個條件,另外松皮石這種石頭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澱積物,是不蓄水的,所以苔蘚不適合家庭露養。用木桶養殖的青苔那麼問題來了,怎樣才能在家中用松皮石養苔蘚呢?其實很簡單。
  • 不起眼的苔蘚,原來渾身都是寶,有生意頭腦的人已經開始種苔蘚了
    苔蘚身材矮小,是植物王國的「小矮人」。苔蘚實在是太不起眼了,沒有高大的植株,沒有莖和葉,也沒有花朵……但是,可別小瞧了苔蘚,它是植物界的第二大家族,多樣性僅次於被子植物,在全世界範圍內約有1.8萬種,我國的苔蘚種類也超過3000種。這些年來,隨著苔蘚在園林園藝上應用的越來越廣泛,苔蘚的市場需求也日漸增大,苔蘚也逐漸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 盆景中的苔蘚老是養不好,只因為你沒了解這些東西
    在後臺經常會有盆友諮詢我的苔蘚盆景要如何養護,今天小編就分享一篇關於苔蘚盆景養護的方法。供大家參考。苔蘚在很多盆景中都有應用,運用的恰當能夠讓盆景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那麼核心問題來了苔蘚該怎麼養護呢?關注盆景的養護,更要關注苔蘚植物在盆景中的生長情況。比如說:山水盆景、還有我們做好的樹木盆景的盆土中。都有生長,以山水盆景為例。首先大家知道苔蘚是怎麼繁殖的嗎?一般是採取孢子繁殖,苔蘚的孢子很小也很輕能夠隨著風進行移動。繁殖的過程也很簡單,孢子體會萌發出許多個配子體,依附於假根上吸收水分養料。
  • 苔蘚的種植小妙招,你知道嗎?
    原創|雨中的谷玉,圖片|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苔蘚,我們家裡可能都沒有草原,但我們可以在心裡種出一片Mini草原,那我們今天就要介紹這一片苔蘚,你看不要看苔蘚常常出現在我們生活周遭,但我們不太會正眼去看他一眼,你不要看苔蘚這麼弱小,它其實在地球出現生命的時候
  • 真蘚【苔蘚植物專題NO.2】
    真蘚植株矮小,密集或稀疏叢生,常呈麵包團狀群落,銀白色至淡綠色,常具絹絲光澤。莖直立,少或不規則分之,葉幹、溼時均覆瓦狀排列,寬卵圓形或近圓形,兜狀,具細長尖或短尖,上部無色透明,下部分呈淡綠色或黃綠色,全緣,中肋單一,細弱。孢蒴卵圓形或長圓形,垂傾,成熟時候紅褐色。
  • 小苔蘚也能玩出大花樣,常見的苔蘚你了解嗎?一起來學
    我們家裡面可能都沒有草原,但是我們可以在內心種出一小片迷你的草原。那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一片,它就是苔蘚。你們不要小看這苔蘚,它其實常常出現在我們生活中,但是我們可能不太會正眼去看它一眼。那你不要看它那麼的弱小,它其實在地球出現生命的時候最早的一個陸地植物了。
  • 盆景也帶入新科技?磁懸浮讓植物在空中自轉,你想要一盆嗎?
    盆景也帶入新科技?磁懸浮讓植物在空中自轉,你想要一盆嗎?都市的繁忙生活讓我們疲憊,不如靜下心來,擺弄擺弄花草,感受一下綠色帶來的放鬆感。盆栽這東西大家都見怪不怪了,換湯不換藥,基本都是一個樣子。不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日本發明的新型盆栽。這種盆栽叫做空中盆景,使用了磁懸浮技術,能夠讓帶著泥土的植物靠著磁力懸浮在半空中並且自轉。現在很多人都會在自己的家裡和辦公室放上那麼幾個盆景,那麼這樣一個會旋轉的空中盆景肯定要比普通的盆栽吸人眼球的多。
  • 室內空氣淨化器(四)-懶人大法養護3種常見苔蘚微景觀
    養出一盆人見人愛的苔蘚微景觀是每個苔蘚愛好者的心願,但是不懂植物習性,養護過程中也會出現苔蘚發黃、植物枯萎等現象。不用怕,小編教你懶人大法,讓你迅速變身苔蘚達人。苔玉呈球形,養護時不僅要考慮底部苔蘚還要考慮上面的植物。養護苔玉不能像我們澆花一樣,直接把水從植物頭上澆下去,這樣會把苔玉衝變形,底部也容易積水,使苔蘚腐爛。苔玉養護要靠噴壺噴水,平時最好有個加溼器對著苔球噴霧,使其表面溼潤即可養好。苔玉體積小,不能承載過大的植物,所以對上面的植物也要定期修剪。
  • 屋簷下的苔蘚不要都清理掉,挖回家放在玻璃瓶裡就能變成盆景
    下面這個養在一個玻璃容器裡面的盆景是不是特別精緻?其實我想要告訴你的是這個盆景的製作方法是非常簡單的,它實際上就是一個苔蘚植物景觀,裡面的小松樹是一個模型來的,苔蘚才是真的植物。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具體的製作方法,這個玻璃瓶植物景觀自己在家裡也能輕鬆DIY,平常如果你在屋簷下看到一些新鮮的苔蘚,不要將它們清理掉,你可以將它們挖回家裡製作成苔蘚植物盆景。
  • 苔蘚的小記 作者:鄭文濤
    苔蘚的小記 作者:鄭文濤苔蘚好像是世上最安靜的植物了。它們不爭不搶,安安靜靜。或生長在院子的角落裡,或生長在水池邊,或在樹根旁,或在溪水旁,或在牆上……苔蘚不會苛求良好的生存土壤和環境,沒有過多奢求。
  • 關於苔蘚的8個真相
    多肉相框、多肉花環、多肉組盆禮盒以及多肉盆景是最常用到苔蘚的地方。很多時候,苔蘚比黃金萬年草這樣的護盆草更加方便,因為黃金萬年草將來會長得很長,需要修剪和打理,但是苔蘚不會,她們總是那麼高。苔蘚可以在房前屋後採集到,也可以通過萬能的某寶方便的買到,品種繁多。但是常常會有花友們抱怨說苔蘚實在不好養,總是不知道為什麼就養死了。
  • 養殖南洋杉的盆景需要注意什麼?
    在室外常見的南洋杉高度可達十幾至20米,但一般在家庭當中養殖的盆栽多為盆景造型。南洋杉樹形優美,無論是放在室內還是室外,都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裝飾作用。同時也有一些人擔心南洋杉是有毒的,不可以放在室內養殖,但是很多人又說南洋杉可以放在室內養殖,它可以對室內的有毒有害氣體起到吸收淨化的作用。那麼南陽山到底有沒有毒呢?它在養殖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麼呢?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 苔蘚微景觀怎麼養? 養殖苔蘚需要注意什麼?
    苔蘚微景觀怎麼養? 養殖苔蘚需要注意什麼?時間:2017-06-20 12:36   來源:花百科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苔蘚微景觀怎麼養? 養殖苔蘚需要注意什麼? 養殖苔蘚微景觀的方法 光照 苔蘚其實屬於陰生植物,對光照的要求不高,一般可以將其放在室內,每天接觸散射光線就好。
  • 嶗山區北宅涼泉社區「理想村」溪隱創意植物美學館:創意綠植 自然...
    半島記者 陸金星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小小的苔蘚,在設計師的手裡變成了獨特的盆景,展現了特別的意境!7月1日,在嶗山區北宅涼泉社區「理想村」溪隱創意植物美學館裡,設計師楊佳興正在擺弄著他心愛的作品,這些精美的盆景都是用永生苔蘚製作的。
  • ...我的手藝 我的創意 我的生活」——打造獨一無二的創意微景觀...
    「我的手藝 我的創意 我的生活」浦興社區手工創意微景觀盆栽製作活動活動概要盆景,中國優秀傳統藝術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為基本材料在盆內表現自然景觀的藝術品。由於盆景大多體型高大,大部分適合庭院露天養護。對於身處都市居家、辦公的我們,微景觀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微景觀,是盆景的縮小版本。
  • 他竟然用收藏多年的石頭做盆景
    01文竹介紹與養護自古至今,梅、蘭、竹、菊就被人們所稱頌,竹子的種類很多,今天就做一盆文竹盆景,記得早些年自己撿了石頭去市場加工成梅、蘭、竹、菊的手串送好友。文竹呢一年四季都是綠色,葉片又長又窄,是由好多只有頭髮大小的葉脈組成。但是作為盆栽,如果太高放在家裡很不合適。所以一般都是在家裡養矮株文竹盆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盆我這兩天自製的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