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的空白期,失蹤人口「盆栽哥」威肯(The Weeknd)終於攜第四張錄音室專輯《After Hours》歸來。北京時間4月6日,美國最新一期公告牌專輯榜揭曉,《After Hours》以13.8萬張總銷量、4.7萬張實銷、8.6萬流媒體折合銷量和4000張單曲折合銷量實現兩連冠,而在此前,《After Hours》首周就以44.4萬張總銷量、27.5萬張實銷量、16.3萬流媒體折合銷量和6000張單曲折合銷量空降專輯榜冠軍,主打單曲《Blinding Lights》也輕鬆拿下單曲榜冠軍。
經過時間的沉澱後,《After Hours》用音樂記錄了歌手本人經歷的悲傷、痛苦、孤獨等種種「至暗時刻」。這張包含14首曲目、概念完整且情緒充沛的作品,在成為今年美國最高首周總銷量專輯的同時,也讓威肯收穫了個人職業生涯的單周最好成績。
環球音樂供圖
新專輯走黑暗風?其實早有預告
威肯,這位來自加拿大的音樂人自2011年發布三張混音帶出道之後,逐漸成為了另類R&B風潮的主力幹將之一。迄今為止,他擁有著《Starboy》、《Earned It》等多首代表作品,拿下過三座格萊美音樂獎盃以及八座公告牌音樂獎盃。
在經歷了事業上的成功以及令人矚目的感情分合之後,「再見了,白天的音樂!」2019年威肯曾在社交媒體上如此發文,似乎預示著未來作品的黑暗調性。而2020年的這張新專輯《After Hours》從封面便印證了他的言論:染血的嘴唇、詭異的笑容,充滿了不同於以往作品的陰暗質感。比起充滿明亮氣息的前作《Starboy》,《After Hours》迷幻的視覺設計、細膩的假音以及煙霧瀰漫般的合成器氛圍,以及喃喃低語的自白式唱法,更貼近早期的威肯音樂風格。
歌曲記錄心路,表達深夜自白
據悉,《After Hours》本被命名為「Chapter VI」(第六章),寓意為繼前五張音樂作品(專輯+EP)之後的全新篇章。威肯曾透露,《After Hours》是一張完整的概念專輯,「在夜晚的後幾個小時(After Hours),你可以找到愛、恐懼、朋友、敵人、暴力、舞蹈、性、惡魔、天使、孤獨與熱鬧。」
一路以來,威肯的音樂作品都是其人生經歷的縮影和自白,《After Hours》也不例外。這張專輯融合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復古電子、合成器曲風,其中探討的主題也與音樂的暗色氛圍不謀而合:同名單曲《After Hours》以堆疊的合成音效營造出空靈迷幻之感,緩緩講述著他對失敗戀情的悔恨和心碎;《Heartless》雖直言我行我素和冷酷無情的性格, 實際上卻是對於被感情和名利反覆傷害的抨擊和控訴;《Blinding Lights》則是專輯中一抹難得的亮色, 在合成鼓機的強勁鼓點裡呼喚著對真愛的渴求。
MV融入電影題材,挖掘另一個自己
提及專輯封面的設計靈感時,威肯透露,它完全就是他對於自己人生下一篇章的「最好註解」。而專輯的其他視覺部分也延續了專輯封面的風格——在《After Hours》最先釋出的主打曲《Heartless》與《Blinding Lights》的MV中,威肯不僅在畫面中加入了許多獨具特色的黑暗元素,也汲取了《恐懼拉斯韋加斯》、《小丑》、《賭城風雲》等諸多好萊塢電影題材。
在《Heartless》與《Blinding Lights》的MV中,威肯將背景設置在賭城拉斯韋加斯,紙醉金迷的霓虹燈、金碧輝煌的大廳、跑車、美女等經典賭城元素一個不少,整體充滿著迷幻感與各種充滿血腥的畫面——威肯本人更是渾身沾滿鮮血,並對著鏡頭露出謎一樣的微笑,十分詭譎。在接受外媒採訪時,威肯曾表示他在影片中扮演的是一個特殊的角色,「這個角色很複雜,似乎彌補了所有賭城的罪過。我也希望從這個人物中探索出歌迷們從未見過的我的另一面。」
專輯封面原圖。環球音樂供圖
小連結
外媒關於《After Hours》的評分及評價節選
綜藝 Variety(96)
在威肯的音樂作品中,一直以來你都能看到不同的差異與變化。專輯中你能感受到滿滿的美感和瘋狂,但卻超乎尋常的流暢。《After Hours》是這位過去十年中最成功的音樂人,進行的一次創新與商業性融合的全新測試。
Consequence of Sound網站(91)
威肯一路進化,卻也一路自我創造革新,他知道如何讓粉絲上癮中毒。《After Hours》證明了他的進化還未結束,這僅是開始。
NOW Magazine(80)
時長1個小時的專輯,讓人感受著80年代實驗性音樂的狂熱感覺,但細細品來裡面卻還是威肯的DNA蘊含其中。
英國NME音樂雜誌(80)
《After Hours》將會是威肯接下來一段時間內最強又極佳的作品。
英國衛報 The Guardian(80)
這張作品中許多歌曲彼此交織,許多的製作元素星羅棋布在作品之中。專輯中平衡的他內心中兩個方面的音樂特質,一絲絲的輕浮質感隱約的注入了壞壞的音樂形象之中。《After Hours》感覺更像威肯的首張專輯,聽過後讓你眼前看到一個清晰奇異的視覺而不再是一種令人沮喪的抽象觸感。
英國獨立報 The Independent(80)
像《Starboy》一樣,專輯裡你能看到80年代音樂元素的影響貫穿其中。不過不像之前的作品,在《After Hours》裡你不再能夠聽到那些動感躍動的舞曲元素,反而聽到更多他對自己反省與檢視。這是你在狂歡派對後應該去聽的歌曲。
Paste 音樂雜誌(75)
真正的流行音樂在於幫你短暫的逃避現實,然後用一首歌三分鐘左右的時間將平凡的事情變得神聖。雖然威肯不一定每次都能成功做到這一點,但在《After Hours》中他在這個短暫的孤立時間段創造了一種心靈的交流。
娛樂周刊 Entertainment Weekly(75)
這也許是威肯所有的音樂作品中,最大的一次進步和飛躍。這也是迄今為止最強最一致性的一張作品。在他最近的幾張作品中,沒有任何一張裡的歌曲如同新專輯的14首歌聯繫密切。專輯中給人最真的感覺就是,他比以往更加接近黑暗美學,他比以往更接近純粹的流行。
□楊暢
新京報編輯 田偲妮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