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大家好!這期我們又見面了,這幾天參加植保會,基本上80%的肥料企業都在賣黃腐酸鉀。那麼黃腐酸到底有什麼用,什麼是黃腐酸呢?黃腐酸和黃腐酸鉀有什麼區別?今天和大家交流一些,以便於心裡有數。還是老規矩,話不多說,上乾貨!
1、那麼什麼是黃腐酸呢?它其實沒那麼神秘,其實它就來直我們身邊
因為黃腐酸是能夠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機質,所以,我們在了解黃腐酸之前要先了解在介紹黃腐酸前,首先我們要了解植物的吸收作用。
簡單科普一下,以便於後期理解。我們知道作物吸收營養,是這些營養成分透過根表皮的縫隙進去植物體內的,但是根表皮的縫隙特別的小用肉眼看根本不到。往往我們平時使用的有機肥體積呢,又非常大,不可能能透過這個空隙進去植物體內,它要經過一系列的變化,逐漸的分解,分解到很小的的分子狀態,才能進入體內,所以,我們直接用有機肥利用率很低,每年只能用它30%左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通過實驗來提純一些成分,讓它能夠快速吸收,提高利用率。
知道植物的吸收作用,那麼我們看看黃腐酸是怎麼形成的。我們知道有機肥有一個分解的過程,首先有機肥分解成有機質,有機質再分解成腐殖質,腐殖質再分解成腐植酸。分解出來腐植酸由三種酸組成,即黃顏色的黃腐酸、棕色的棕腐酸、黑色的黑腐酸。通過實踐分析在這三種酸中,只有黃腐酸可以迅速的完全的溶解於水,能夠被作物直接吸收,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黃腐酸。這就是黃腐酸的由來,其實它的本質就是植物腐爛中所產生能夠被植物本身利用的那部分。
在實際生產當中,我們通常把植物殘體通過化工工藝的方法直接生成黃腐酸叫作生化黃腐酸。還有一種就是煤礦的煤煙裡含有的黃腐酸,我們知道煤是古代植物的殘體經過幾千年或者上萬年通過一系列的變化變成煤,所以他經過很多年的發生一系列的反應,最後也成生成了黃腐酸,這個就是我們說的礦源黃腐酸。
黃腐酸是茶黃色的、透明的、帶有微微的特殊的酸味的並且是易溶於水的一種液體,不是這樣的一定不是真的黃腐酸,農民朋友在選用時一定要注意真假辨別。但是我們農民朋友很難能買到黃腐酸原粉,通常都是買到它的衍生品黃腐酸鉀,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我們買的時候,建議朋友們買礦源的,省時省力,同樣使用生物源的量要更大。舉個例子,一畝地如果使用礦物源黃腐酸用1公斤,要是用生物源的得需要5公斤以上,當然了生物源的價格也是便宜,但是費工費力。
2、我們來黃腐酸鉀具體有什麼作用呢?
①對氮肥有增效作用,我以前文章說過,這期就不過多說了,大家可以瀏覽我以前的文章。對氮肥主要作用就是黃腐酸有較強的離子交換和吸收能力,能減少銨態氮的損失,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減少尿素的揮發。作為氮肥的緩釋劑,黃腐酸對土壤中的尿素分解酶和硝酸分解酶有抑制作用,從而提高氮肥利用率。
②對磷肥的增效作用,黃腐酸可以增加磷在土壤中的移動,我們知道磷的利用率很低,它的利用率只有10-25%,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我們如果用100斤磷肥它能被植物吸收的只有10-25斤。因為磷在土壤中被固定了,也是土壤板結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們用黃腐酸鉀就利用它抑制土壤對水溶性磷的固定,使速效磷轉化為遲效磷,促進根系對磷的吸收,在配方肥中,我們會添加一些黃腐酸或者腐植酸起到解磷的作用,一般在肥料中作為解磷的因子使用。
③對鉀肥的增效作用,鉀的利用率通常只有40%-60%,剩下的都被土壤國定了,特別是黏性土壤更嚴重。黃腐酸可以吸收,儲存鉀離子,可以防止黏性土壤對鉀的固定,增加交換性鉀的數量,通俗一點說就是能提高土壤中鉀的利用率,起到解鉀的作用,能夠提高吸鉀量。
④可以改善土壤板結、酸化、鹽化的危害。
這個也是國家重點要解決的問題。土壤板結通常我們都認為主要是連年使用磷肥和鉀肥造成的。但是還有一個原因我們忽略了,就是我們在生產過程中過量施入氮肥,也會造成板結。因為氮元素每增加1份,相應消耗的碳元素就增加25份,消耗的碳元素主要來源於土壤有機質。也就是土壤中的有機質少了,生物的活性也就降低了,導致土壤團粒結構改變,形成板結。所以,我們使用黃腐酸是因為黃腐酸含大量官能團,與土壤微粒作用,使土壤形成大小不一的團粒,結構穩定。
再有就是土壤中含有大量鈣、鎂元素,當我們大量施用磷肥時,作物又不能很快吸收掉,導致磷肥和土壤中的鈣和鎂形成難溶性的磷酸鹽,導致土壤鹽漬化。
以上就是黃腐酸的作用,簡單和大家科普到這裡,我們通常買不到原粉,市面上通常能買到的就是黃腐酸鉀,效果一樣。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期見!
更多文章和視頻,請關注三農科普知識,每天持續更新,歡迎閱讀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