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本周即將過去,但是LED產業仍然不斷向前發展。回顧本周所發生的一切,LED產業經歷了整並潮,又遇上內鬥門、賠償案等。這是一個多事之周,以下小編整理了本周LED行業發生的十大大事件,以供大家回顧。
新聞之一:吳氏退出雷士背後:德豪潤達想稱霸LED嗎?
"雷士風波"已過去兩年多的主角企業雷士照明於7月14晚公告旗下多家公司董事變動,稱原雷士系高管吳長江、吳長勇、穆宇、裴金華、楊文彪等人全面退出董事席位,11間附屬公司董事由德豪潤達系高管王冬雷及王冬明、肖宇以及施耐德代表朱海、軟銀賽富代表林和平接替。這是繼5月底原雷士系高管穆宇退出董事會後,雷士照明迎來的最大一波雷士系高管"清洗潮",本次調整後,雷士系高管全部退出11家附屬公司董事會,吳長江仍出任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據公告顯示,董事變動涉及雷士照明旗下惠州雷士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雷士照明(中國)有限公司、浙江江山三友電子有限公司、江山菲普斯照明有限公司、上海阿卡德電子有限公司、重慶雷士照明有限公司、香港天羽科技有限公司、英國雷士、世通投資有限公司、香港雷士照明有限公司、浙江雷士燈具有限公司11間公司。雷士照明始創人兼執行董事吳長江退出其出任的其中10間附屬公司的董事職位。
新聞之二:雷曼照明事業部員工集體被炒或遭遇"賠償案"
6月23日惠州雷曼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通知解散照明渠道事業部,該部門17名員工不服公司突然通知解除勞動關係,並以30萬元加班費未給付為由,向仲愷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仲裁。7月7日開庭時,多名員工指公司偽造員工筆跡,公司則回應可接受筆跡司法鑑定,公司已經給予N+1等合適的賠償方案。
新聞之三:NanoleafLED節能燈泡量產在即李嘉誠尋內地小夥伴
華人首富李嘉誠熱衷投資科技公司早已被外界熟知,其私募基金維港投資多年來力求低調。但今年卻不同,李超人一改往日"悶聲發大財"的風格,頻繁在媒體推廣所投公司,近幾個月更由其紅顏知己周凱旋牽頭在內地舉辦巡迴路演,為公司入內地市場鋪路。
設計出全世界最節能的LED燈泡的公司Nanoleaf(中文名:綠諾)就是其中幸運的一個,李嘉誠年初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盛讚Nanoleaf的創意,更親手拼起一個Nanoleaf燈泡,這家公司也因此在內地迅速躥紅。
7月14日,Nanoleaf在美國眾籌平臺Kickstarter發布第二代產品,這距離創意萌芽已經四年了。Nanoleaf兩位創始人日前透露,Nanoleaf的新產品增加了調解光線明暗的功能,進一步提升了節能空間。第二代燈泡每個定價40美元,會現在Kickstarter銷售60天,下個月就可以開始量產。他們正在尋找中國內地的合伙人。
"李嘉誠效應"提高了Nanoleaf的知名度,也引來諸多投資人的關注,但兩位創始人一致堅持"錢不重要,理念更重要"。但當下的任務則是尋覓內地合伙人,實現今年內打入內地市場。
新聞之四:美的集團"內鬥"升級核心團隊再次重構
在即將迎來整體上市一周年之際,近日美的集團蔡其武、黃曉明兩名高管的離職在市場激起陣陣漣漪。這是方洪波接棒近2年以來美的集團第二次曝出高管動蕩。原先持有上市公司股權的7位核心高管,目前已離去3人。與方"同時代"的股肱之臣頻頻去職,在外界看來,美的集團內部或現內鬥升級。
交棒到方洪波手上的美的集團,近年來已歷經生死和起落。2010年是美的歷史上最為耀眼的一年。隨著美的集團下半年突破1000億元銷售收入,何享健提出了"五年再造一個美的"的目標,即到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元。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家電行業政策刺激退出、房地產調控加劇及出口需求衰減,2011年整個家電行業急轉直下,迎來了可怕的寒冬。
前述家電行業專家透露,"美的是做風扇起家的,繼而進入空調領域,後來做電冰箱,洗衣機,以及近年來LED照明,它特別快地擴張自己的產品線,基本思路就是在各地建立了61個銷售分公司保證迅速出貨,結果美的卻慢慢變得臃腫腐敗,現金回流減少。
新聞之五:LED"名人"吳正喆正式離任億光集團
7月14日,億光集團正式宣布,吳正喆和王兵兵不再在億光擔任任何職務,正式離任億光集團。吳正喆原來擔任的億光照明總經理一職,由李建南接任;王兵兵的職務則由蘇慧嫻接任。
據了解,自吳正喆執掌億光LED照明在大陸市場的開發以來,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共計開發了21個省級運營商,800多家核心經銷商,3000多個分銷網點,為億光LED照明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快速成長立下汗馬功勞。
據悉,李建南接手億光LED照明在中國大陸市場的業務之後,將會保持基本狀態不變,並深度走訪市場,為億光LED照明下一步的發展進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