壘球小知識 - 國家體育總局

2020-11-22 國家體育總局

壘球小知識

發布時間:2006-08-29 來源:系統管理員 字體: 大 中 小

壘球並不「溫柔」

    壘球的英文名稱為softball,但事實上壘球並不soft(漫柔,柔軟)。現場測速表明,世界頂級高手投出的球速度高達120公裡/小時,儘管現在壘球投手與擊球手之間的距離延長至13.1米,但在如此高的飛行速度之下,留給擊球手的反應時間也非常有限。棒球壯漢雖然可以投出速度高達160公裡/小時的球,但擊球手與他的距離為18.4米,因此就速度而言,壘球毫不遜色。此外壘球的硬度也與棒球一樣,只是兩者尺寸有差異,壘球的周長比棒球長7.5釐米。

    作為球隊的核心,頂尖投手投出的球不僅要具備線性速度,還要富於變化,如附加旋轉、改變角度等,以增加擊球的難度。由於壘球速度強勁、線路變化多端,因此位於接手身後的司球裁判必須戴上頭盔上場執法。

    什麼是好球

    投手投出的球進入好球區,即本壘板上方,擊球員膝部以上、腋部以下的空間時,該球為好球,否則為壞球。司球裁判為判斷好壞球,每次投手投球都要在接手身後蹲下觀察,並隨即做出裁決。好球稱為「擊」,壞球稱為「球」,當投手投出「球」時,如果擊球員做出擊球動作,也計為一「擊」。擊球員累計三擊不中,則被判出局;如果投手累計投出4「球」,則判擊球員安全上一壘,稱為四壞球保送。

    得分如何算

    一局比賽中,進攻方的擊球員如果擊中球後,則成為跑壘員;當跑壘員沿逆時針方向安全到達一壘,然後依次跑完所有三壘,最終回到本壘,則進攻方得1分。擊球手擊出的球必須落在邊線以內、對方接球隊員之前;擊球手成為跑壘員後必須在對方接球手拿球上壘之前到達相應壘包,否則將被判出局。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