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島,喜愛它的兩種狀態:碧海藍天,漁鄉風情!尤其是在冬天的南澳島,除了島民,幾乎沒有什麼遊客,自駕錯峰出行上島,難得清靜,最適合喜歡清靜靜謐的人們~半山半海的秘境,360°無死角來感受南澳島的純粹美。
南澳在汕頭,介於福建和汕頭之間,瀕臨西太平洋國際主航線,素有粵東海上明珠的美譽。自古今來,南澳是東南沿海一帶通商的必經泊點和中轉站,早在明朝就已有「海上互市」的稱號。
海風吹拂著南澳島的海水,偶爾還有帆船在舞動,岸邊的林海,也是綠到讓人心曠神怡的林海!若是放飛航拍的小飛機,從空中鳥瞰南澳島,你會發現小島,被綠色點綴了大半!
南澳島不大,主島面積只有128.35平方公裡。南澳島又很大,大到它有多到數不清的打開方式,且個個不帶重樣兒。海岸邊蜿蜒的公路,車輛穿梭在山海相匯之中,好似困擾內心的事都已然不是問題。
黃花山森林公園
在這裡你可以把藍天、大海、漁村和山石都盡收眼底,美到窒息。公園用地面積:13.7平方公裡,綠化率90%,綠化覆蓋率90%。
站在觀景臺上,憑欄遠眺,風從海面上吹過來,可以俯瞰全島,包括南澳跨海大橋,在廣闊無垠的大海,使人一入眼便感到心曠神怡!面朝東方大海,看著太陽從地平線升起,是絕佳的海上日出觀景臺~
蠐仔澎
這裡更是不容錯過的與風車合影的機位點,大小不一的風車環繞在你身邊,無處不在的風車,搜集與不同角度風車的合影是非常好的體驗,像是誤入宮崎駿的動畫裡!
正午來拍風車光線最好,就算是冬天,南澳的晴天陽光多少還是有點曬的,特別是山頂,紫外線強,但體溫很適宜,風吹過是涼的,絲毫不覺得炎熱。
青澳灣
家喻戶曉的青澳灣被海內外遊客譽為"東方夏威夷",是粵東著名的旅遊度假勝地。青澳灣海面寬闊,水質清純,讓人一見到就像撲倒它的懷裡,踏浪戲水。
潔白細軟的沙灘,不扎不沾,平緩地延伸到碧藍的大海,遠處一輪紅日從天邊冉冉升起,照亮了整片鏡面沙灘。閉上眼睛吹著鹹鹹的海風,坐看雲捲雲舒,簡直不要太舒適。
宋井
南宋景炎元年,因元兵進迫,南宋皇帝趙昰和他的弟弟趙昺等皇室及軍隊自 福州 舟至南澳,駐紮於此,並挖有供皇帝、大臣和將士兵馬飲用的「 龍井 」、「虎井」、「馬井」三口宋井。
傳聞這三口井被海沙淹沒,清光緒年時隱時現,到後來又復出了,它的神奇之處就在於,被海水淹了這麼多次,井水還是淡水。南澳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再加上有這口井,可以補給淡水 ,成了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雲澳漁村
雲澳漁鄉風情小鎮位於南澳島東南部,是南澳鮮活海產品主產地。這裡有避風港,有漁船,有礁石,有堤壩,有海鳥,天氣好的話,可以在堤壩上看日落。
夾雜著絲絲魚腥味的潮溼空氣,有韻味的漁村,路邊攤曬的漁網……沒有喧囂,沒有吵鬧,獨有的一份閒靜。喜歡這裡的人特別多,再沿著漁港長堤往前走,盡頭是一座紅色燈塔!
三囪崖燈塔
這裡是南澳島的地標,又名金交椅燈塔,背靠著海的它一點都不孤單,因為在它旁邊又新建了一個,變成雙子燈塔了!高聳的燈塔忠誠的守候在這片海,海上的人望之即心安。從小路蜿蜒往下,每一個拐彎燈塔都能呈現出不一樣的感覺。
島北
來南澳島的遊客一般的活動範圍都在島嶼的東南邊,很少還會到達島北,這裡有著一大片牡蠣養殖,採用「延繩式養殖」技術,用保麗龍當浮具,中間用粗繩水平連接,在粗繩串掛生蠔,垂釣入海可深達三米,
海面上漂浮著的彩色浮具,本是漁民為了定位海下牡蠣所在位置,卻成了一道壯麗的風景,漁夫日曬雨淋,早出晚歸,身上是辛勤勞作練就出的一身肌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田仔地質公園
在去公園的路上,是一條非常美的海濱公路,自駕在這裡的感官非常好,如果有無人機的朋友,讓它飛起來吧!看看上帝視角下日落的世界~公園內有個觀景臺,下礁石旁的一處絕美角落,小眾到無人打擾,望著泛著波光的海面,安靜等待一場日落。此時,所有的焦慮都能緩解很多,沉澱下內心的浮躁。
作為一個海濱小島,海鮮大餐自然少不了。小管、海蠣、海瓜子、螃蟹、蝦姑、蛤蜊……都值得一嘗!白灼小管,是南澳人夜晚的夜宵選擇之一。番薯粥,也是南澳人一整天都會吃的一道主食,配上幾道小菜,清淡可口卻不失美味!
或許正因為名氣不大,它才能躲過遊客的喧鬧,成了一方難得的清靜之地。或許正因為少了商家的開發,它才能不被濃重的商業氣息侵襲,保留著最初的模樣。
也或許正是因為不夠商業,它的海才依然可以藍得這麼純粹,這麼清澈。自駕往沿海公路上開,耳邊是風,是音樂,眼裡是山,是海!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於原作者,僅做學習交流使用,不做商業用途,如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