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早期,正是《毀滅戰士》使id Software這家遊戲製作公司聲名鵲起,但是在隨後幾年裡,這家公司把注意力從《毀滅戰士》遊戲系列轉移到其他方面。隨著PC硬體運算能力和3D加速卡逐漸變得越來越好,id Software開始更多地關注3D引擎的開發。實際上,自從1996年的《雷神之錘》開始,引擎始終是這個系列最根本的技術基礎。在PC上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中,《雷神之錘》是第一批支持聯網多人模式比賽的遊戲中的一員,而在隨後的幾年中,這個遊戲系列已經成為偉大的技術和令人激動的多人模式的代名詞。在2005年的現在,id Software的遊戲系列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這家公司最新開發的引擎就是《毀滅戰士3》使用的引擎,而《雷神之錘4》將使用相同的引擎。此外,《雷神之錘4》也不再由id Software進行開發,取代它的是另一家有能力的開發商Raven Software。在《雷神之錘4》中,遊戲擁有出色的幻想式視覺風格的單人模式,但是相反,遊戲的多人模式卻沒有給我們留下什麼深刻印象。
在遊戲的單人模式中,你會面對一些瘋狂的敵人。
《雷神之錘》系列的前三作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區別。《雷神之錘》的故事感覺就像是《毀滅戰士》的翻版,只不過是增加了一些不適當的恐怖的惡魔。《雷神之錘2》的故事緊接前作,遊戲講述在一場地球人與外星人的戰爭中,你降落到外星人的星球中進行復仇。《雷神之錘3:競技場》則把重點放在了多人模式上,因此除了一個簡單的開啟各種角色的故事線外,沒有真正的單人模式——這些角色主要是來自《毀滅戰士》和《雷神之錘》系列中,在開發商的設計中,他們全部離開自己的時代,進入了這個未來風格的競技場。《雷神之錘4》的故事則重新接上《雷神之錘2》的故事結局。《雷神之錘2》中的那些無名的太空陸戰隊員顯然已經被Strogg勢力的領導人Makron殺死了,現在你需要進入那裡並最終完成這項工作。當然,事情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
在《雷神之錘4》中,你將扮演一個名叫Matthew Kane的太空陸戰隊員,並且剛剛被分配到Rhino Squad。按照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故事傳統,主角Kane在遊戲中是不會說話的,還好你周圍的其他太空陸戰隊員的對話能稍微彌補一下這個缺陷。在Rhino Squad中,你還算一名新手,因此小隊的一些老兵甚至打賭你不會在戰鬥中活過第一天。由於Makron的假裝死亡,人類打算利用敵人的混亂發動進攻,你的小隊接到命令和其他友軍一起消滅Strogg星球上敵人的殘餘勢力。但是在遊戲開頭,你的小隊的降落艇在著陸過程中受到攻擊,很多隊員都被殺死了。從這裡開始,你必須擺脫目前的混亂局面並且開始完成任務。
最後,你的小隊將被集合到一艘大型軍艦上進行再次分配。這時,你可以探索軍艦,就像在Raven 的《精英力量》遊戲系列中探索Voyager一樣。然後你會重新回來,從事新的任務——破壞Strogg的通信網絡,然後故事繼續發展。雖然遊戲的故事本身並不是很吸引人,但是遊戲利用出色的設計始終讓你保持著探索正在發生什麼事情的興趣。在遊戲中,也有一個潛在的有趣變化,不幸的是,當id Software第一次開始談論和演示這款遊戲時,幾乎立刻就透露了這些信息。我們不會在這裡重複這種失誤,因為你可能不想提前知道這些隱藏的秘密,如果你之前沒有看到它,你就會去猜想這種變化是怎樣的有趣。你只需要知道在遊戲中會發生一些有趣的事情,當然它們並沒有根本改變遊戲方式或者類似的東西。
在遊戲的單人模式中,在大多數時候,《雷神之錘4》都是一款標準和簡單的射擊遊戲。儘管目標可能不是遊戲世界中最有趣的事情,但是遊戲的戰鬥通常是令人非常滿意的。它幾乎就像是Raven在證明《毀滅戰士3》的引擎能比以往的作品表現得更好。這並不是說《雷神之錘4》的場景裡充滿了大量憤怒的敵人呢,但顯然《雷神之錘4》比之前的《毀滅戰士3》還要令人激動和興奮。在遊戲中,你會遇到大量的陰暗區域,但是遊戲中並沒有太多嚇人的設計,相反遊戲需要你進行更多的跑動射擊。遊戲中的比賽場景擁有令人驚訝的出色的圖像效果,當你在這種場景中比賽時,總會有一種興奮的令人發抖的感覺。在遊戲默認的難度級別下,單人模式大約需要10-15個小時的時間。
是的,《雷神之錘4》的多人模式的圖像效果要比前作更好,但也僅此而已。
當然,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核心依然是人物使用的武器。在《雷神之錘4》中,你可以使用很多來自《雷神之錘2》的世界的標準武器——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在遊戲一開始,你只有一個爆破筒,爆破筒的彈藥是無限的,並且能通過填充來獲得更大的威力。但是這種武器很快就會被機關槍所取代,在遊戲中,機關槍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武器,因此你可能在整個遊戲中都會使用它,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在機關槍上安裝有一個閃光燈。雖然遊戲並不會通過設計敵人從黑暗中跳出來來驚嚇你,但是有閃光燈總是一件好事。此外,利用閃光燈來照亮一些陰暗的角落也是發現一些額外的彈藥和裝甲的好方法。
在遊戲中,你能得到散彈槍、槍榴彈發射器、能量式Hyperblaster、火箭筒、射線槍、Nailgun和雷射槍等等,直到這款遊戲中的BFG——暗物質槍。當然與機關槍相比,大多數武器並不是很容易得到。散彈槍重新裝彈的時間太長,Nailgun有一個很長的、鏈式武器般的回收時間等等。在遊戲中,你可以進入太空船來升級武器。散彈槍最後能升級為使用彈夾子彈,來縮短裝彈時間;Nailgun最後能升級為使用鎖定目標和自動跟蹤的nail子彈,這非常類似於《光暈》中的Needler武器;雷射槍最後能升級為能同時攻擊目標和周圍敵人的連環雷射;Hyperblaster最後升級為能發射在牆壁上反彈的子彈;射線槍經過升級,武器的威力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火箭筒能升級獲得同時裝填三發火箭彈的自動裝填彈藥能力,使你能以更快的速度連續射擊。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你依然需要依靠機關槍來消滅敵人,但是這些遊戲後期獲得的武器能讓你在戰鬥中有更多、更好的戰術選擇。
在遊戲中不同地點,你也會遇到其他一些太空陸戰隊員。儘管他們不受你的控制,他們的表現也不是很完美,但是他們的表現要比你想像的好很多。在遊戲中,他們能起到比你期待的更多的作用,當然他們也並不是無敵的。如果在遊戲中,一個關鍵角色受到太多的攻擊,他們也會死去,那麼遊戲就會結束。當然,在遊戲中有一些其他的無關緊要的太空陸戰隊員,他們的死不會讓你受到任何懲罰,但是一些太空陸戰隊員例如醫生或者工程師,如果你需要的話,他們會治療你或者修理你的裝甲。這些太空陸戰隊員就像遊戲中的車輛一樣,能給遊戲帶來更多的變化。在遊戲中,你可以駕駛戰鬥和其他太空陸戰隊員帶來了一些不同對遊戲,像遊戲的車輛一樣。你將得到駕駛氣墊坦克和機甲,例如在遊戲的一個場景中,你可以操作安裝在電車上的機槍來抵禦敵人的進攻。在遊戲中,車輛的裝甲會隨著時間自動修復,這非常類似於《光暈》中的護盾系統,這使駕駛車輛變得非常簡單。當然,儘管駕駛車輛和炸飛敵人非常有趣,但是這些部分都非常少,以避免影響遊戲的正常進行。
氣墊坦克看上去非常酷,而且操作非常簡單。
儘管遊戲的單人模式表現非常出色,但是遊戲的多人模式則令人感到就像在考古。隨著遊戲的深入,你會發現遊戲的多人模式就像是一個支持最多16人同時遊戲的《雷神之錘3:競技場》的多人模式。顯然,多人模式完全複製了《雷神之錘3:競技場》的幻想式的死亡競賽模式,這令人感到非常失望,除了一些來源於《雷神之錘》系列前作中的地圖外,我們也沒有那種遊戲預想的懷舊感。相反,我們感到這是非常陳腐的、沒有內涵的多人模式,其中包括了標準的死亡競賽模式、團隊死亡競賽模式、一對一模式和兩種不同的奪旗模式。
當然,這並不是說多人模式沒有樂趣。事實上,遊戲的多人模式非常有趣,節奏也很快,死亡競賽模式更是其中的亮點,但是這些都是你曾經看到過並且已經玩到膩的內容。儘管這些內容在1999年出現時令人耳目一新,但是現在看起來已經索然無味。多人模式中的武器大多數是單人模式中的那些武器,但是這些新式武器對你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遊戲的場景全部類似於《雷神之錘3》中的跳臺,就像《雷神之錘3》中的空中戰鬥一樣,你需要相同的空中操作。甚至遊戲中的廣播聲也和《雷神之錘3》本質相同,以及那些你已經聽過無數次的相同的評論。的確,遊戲的多人模式有很多優點,但是我們依然對它的毫無改進感到失望。
在《毀滅戰士3》中,圖像效果是遊戲的亮點,基本上也是遊戲的主題。沒有那些高質量的光影系統,地獄的惡魔又怎麼能從黑暗中跳出來向你攻擊呢?雖然與前者相比,《雷神之錘4》有著完全不同的主題,但是遊戲依然充分利用了《毀滅戰士3》的引擎來。探索Stroggos令人非常興奮和激動,因為遊戲中有大量非常有趣、令人驚訝的場景。當你逐漸深入這款遊戲後,你會發現更多不同的外星區域。在遊戲中,其他太空陸戰隊員的模型看上去也非常出色。與《雷神之錘2》相比,就像你期待到那樣,許多敵人都進行了全面的升級,現在敵人看上去更加出色。遊戲也支持寬屏顯示,但是實際看上去遊戲並沒有支持寬屏幕的解析度。當然,為了表現全部的圖像效果,你也需要付出代價:你必須有一臺配置非常強勁的機器才能流暢的運行遊戲。如果你的機器只是達到了遊戲的最低系統要求,你可以關掉一些特效來使遊戲運行流暢,但是有斑點的細節表現也降低了遊戲的體驗。
老兄!小心背後!
《雷神之錘4》同樣擁有出色的聲音效果,這增強了遊戲的體驗。對一款射擊遊戲來說,武器的聲效是非常關鍵的,《雷神之錘4》中的武器聲效表現非常恰當。除此以外,遊戲的配音表現也非常出色,使你周圍的那些太空陸戰隊員感覺更加逼真。不過,有時你會在遊戲中不斷收到一些喋喋不休的無線電聲音,尤其是你正沉浸在剛剛完成一個任務目標的喜悅中;有時你在戰鬥中也會收到無線電,但是戰鬥聲會將它完全淹沒。幸運的是,對話從來不是很重要的。遊戲中的音樂非常簡單素,但是也能很好地適合遊戲的氣氛。當你在遊戲中打開一扇門然後看到對面有個敵人時,遊戲有時會突然出現一陣音樂,這幾乎就是在嘲笑《毀滅戰士3》中那種經常性的「在下一扇門的背後有什麼?」的恐慌設計。
總的來說,《雷神之錘4》是出人意料的。遊戲的單人模式非常有趣,但是平淡的多人模式使人感到非常失望,這使人感覺就像是兩款不同的遊戲。遊戲中簡單直接的單人模式就是使用《毀滅戰士3》的引擎的最佳範例,而多人模式則使人感覺有一些不合時宜的反常。如果你擁有一臺很好的PC,並且正在尋找擁有更出色的圖像效果的《雷神之錘3:競技場》的死亡競賽模式,這款遊戲就是你的不二之選。但是如果你是在尋找對系列的多人模式有所創新的聯網死亡競賽模式,那麼你找錯了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