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這部劇,裡面的女魔頭還有水晶球,還會施魔法,讓男主角晚上變蝙蝠,女主角白天變石像,兩個人永遠無法見面,還有一個外星人,以至於我長期以來懷疑我看錯了。
當時看的時候,我好像上小學二年級,被迷得七葷八素的。我越發佩服我的記憶力,這麼多年過去了,情節還記著,不過也僅限於自己喜歡的劇,而且很多劇,我是會重溫好多遍的,有的甚至看了上百遍,還是電視劇。
潮流是屬於大家的,懷舊是屬於自己的,在浮躁的世間,品一壺清茶,偷得浮生半日閒。
那時候網絡不發達,可是不發達有不發達的好處,我一直感覺,同一部電視劇,在電視上看,和在電腦上看,是完全不同的體驗。那種等待的焦慮,天馬行空的腦補,朝思暮想的憧憬,以及和小夥伴們對劇情的激烈討論,你喜歡這個人,他喜歡那個人,你們爭論不休,都是美好的回憶,現在網絡發達了,想看什麼就看什麼,再也不用等待,也沒誰跟你討論,反而覺得心裡空了一塊。
那陣青澀年華,什麼都沒有接觸過,所以看什麼都感覺新鮮,一看到武俠劇裡精彩的打鬥,主角飛簷走壁,刀光劍影的,就格外憧憬,記得那陣看完電視劇,就跟隔壁小夥伴玩過家家,不是跟人比招式,就是跟人比內力,受傷的隊友我還給人家傳內功,現在聽著挺幼稚,可那陣可認真了,真以為能把內力傳到對方身體裡,真以為自己是個內功深厚的大俠了,那陣對武俠的痴迷簡直無以復加。
她在裡面叫西門霜,不過我總是想叫西瓜霜,是劇中一個大反派,可是真的很漂亮啊,那陣就覺得邪氣的女子有魅力了,但是早期電視劇和現在不一樣,主角光環和正義觀念比較強烈,就算潛意識裡喜歡反派,心裡也得告訴自己,她是個壞人,怎麼能喜歡她。
大家看到沒,那陣的電視劇多有人情味啊,還給你的寒假添加了不少樂趣,看著多有喜感,那陣的臺灣劇跟日本的周播劇一樣,一邊拍一邊播,包青天也是這麼拍的,根據觀眾的喜愛程度調整劇情,挺好的其實。
由於我對臺灣的瓊瑤劇和後來的青春偶像劇看的比較多,所以,就留給我一個印象,臺灣拍什麼都像瓊瑤劇,例如馬景濤許仙版本的倚天屠龍基,嚇得沒敢看,不過早期的臺灣武俠劇還是挺良心的,是我看完了也不知道是臺灣拍的,所以才會感覺他們拍的不行,包青天,新白娘子傳奇,乞丐皇帝傳奇,外加潘迎紫演的一系列武俠劇和神話劇,真的很有感覺的,臺灣劇吧,跟香港劇不同,玄幻色彩比較濃重,而香港是江湖氣重,各有各的好。
這部劇也是腦洞真大,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我還第一次聽說武俠劇裡面有外星人,不僅如此,花弄月還有一個水晶球,還會施展魔法,讓男的晚上變成蝙蝠,女的白天變成石像,後來吳奇隆把水晶球砸碎,才破了她的魔法,好吧,也許這部劇算不上真正的武俠,有些神話色彩,可是最多也就有個山精鬼怪什麼的,外星人真是太非主流了,這絕對借鑑了西方魔幻主義,我記得茜茜公主手上還有一個戒指,有無限的能量,後來讓人偷了,茜茜公主也因此受傷。
不得不說,茜茜公主真的好美啊,這裡面的美女真是不少啊,讓人眼花繚亂。
看這部劇的時候,還不知道有神鵰俠侶,後來才發現,她完全可以演小龍女去了,那份冷豔之氣,不可方物,她白天變成石像,晚上才能變成人,而戀人萬裡雲晚上變成蝙蝠,白天變成人,兩個人,總無相見之日,做法之人也是夠狠毒的,為了得到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不擇手段。
這個妖精的扮相也是醉了,她叫花弄月,是劇中頭號女魔頭,花弄影的師姐,愛上了萬裡雲,憎恨兩個人兩情相悅,所以對他們施加了魔法,讓他們永世不得相見。當時恨她恨得要死,罵人都罵他是花弄月,我入戲太深了。
當時的房間也是古色古香的,現在的場景是大了,化妝技術是高了,可怎麼也沒有當初那種感覺了,初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