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心緣
10月21日消息,昨日晚上,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發布15項「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這些科技成果由39位中外專家從全球千項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中選拔而出。
其中,有5項成果均屬於晶片領域,分別為華為高性能伺服器晶片「鯤鵬920」、清華大學「面向通用人工智慧的異構融合天機晶片」、特斯拉「特斯拉完全自動駕駛晶片」、寒武紀雲端AI晶片「思元270」、賽靈思「Versal自適應計算加速平臺」。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每年都會發布由數十位國內外權威專家從全球近千個申報項目中評選出的約15項領先科技成果,這些成果通常被認為代表了當時網際網路和信息技術相關領域的最高水平。
除上述5項成果外,其餘10項入選成果分別為:
(1)微軟:統一自然語言預訓練模型與機器閱讀理解;
(2)360:360全視之眼——0day漏洞雷達系統;
(3)百度:深度學習框架飛槳;
(4)阿里云:POLARDB:基於存儲計算分離與分布式共享存儲架構的雲原生資料庫;
(5)騰訊:科技向善——通過科技手段助力現代智慧城市綜合治理實踐;
(6)曠視科技:人工智慧算法平臺Brain++;
(7)曙光:矽立方浸沒液冷計算機;
(8)電信:IPv6超大規模部署實踐與技術創新;
(9)思愛普:智慧企業的AI創新與深入應用;
(10)中國商飛:民用飛機製造5G創新示範應用。
這裡,我們分別對入選的5項晶片成果進行介紹。
鯤鵬920是華為自主設計的高性能伺服器處理器,於今年1月推出。這是繼麒麟960、昇騰310 AI處理器獲獎之後,華為再一次獲得領先科技成果獎。
據華為Cloud&AI產品與服務總裁侯金龍介紹,處理器是整個計算產業的基礎,華為從2004年開始投資研發第一顆嵌入式處理晶片,歷經15年,投入超過2萬名工程師,形成了以「鯤鵬+昇騰」為核心的基礎晶片族。
鯤鵬包括伺服器和PC處理器。鯤鵬920是業界首顆兼容Arm架構的64核數據中心處理器,採用7nm製程工藝,基於ARMv8架構,擁有64個2.6GHz核心,支持8通道DDR4、PCIe 4.0和CCIX互聯晶片。
在典型主頻下,華為鯤鵬920 SPECint_rate_base2006分數評估超過930,比業界主流處理器高25%;鯤鵬920具有高吞吐的優勢,與業界主流處理器相比,其內存帶寬高60%。同時,鯤鵬920實現了CPU、橋片、網絡和磁碟控制器「4合1」,是業界集成度最高的數據中心處理器之一,在高吞吐、高集成、高能效方面的創新突破,把計算推向了新高度。
侯金龍表示,鯤鵬+昇騰會長期演進,華為將按每年推出一代的節奏,持續提升競爭力。
如對華為整體計算布局感興趣,可參閱文章《華為首次全面解讀雲計算布局,未來將投入15億美金髮展產業生態》。
天機晶片由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研發,是世界首款異構融合類腦計算晶片,今年8月1日,天機晶片論文登上了頂級學術雜誌《自然(Nature)》封面。
天機晶片採用28nm製程工藝,面積為3.8×3.8毫米,由156個計算功能核(Fcores)組成,包含大約40000個神經元和1000萬個突觸,具有計算存儲融合和去中心化的眾核架構。
該晶片不僅能支持計算機科學導向的機器學習算法和神經科學導向的神經形態計算模型的獨立部署,還能支持兩者的異構建模,為發展通用AI提供一種新型的計算平臺。
關於天機晶片論文的詳細解讀請看文章《重磅!清華類腦晶片登上Nature封面,已成立公司,顛覆馮諾伊曼!》。
2018年1月,「天機」團隊註冊成立了北京靈汐科技,董事長兼CEO為祝夭龍。靈汐科技於2018年8月披露了其天使輪融資,投資方來自華控基石基金、優選資本、清華控股。
天機晶片登陸《Nature》論文的第一作者裴京也是靈汐科技的監事,清華精密儀器系教授、腦計算中心主任施路平教授為公司董事。
特斯拉完全自動駕駛晶片(FSD晶片)規劃始於2016年,從設計到測試再到量產共經歷18個月,是特斯拉專為自動駕駛和安全而打造的專屬晶片,於今年4月正式發布(昨夜,特斯拉公布最強自動駕駛晶片 2020年部署無人計程車隊)。
它由兩套完全一樣的獨立系統組成,每個系統的處理器包括12個A72內核、1個神經網絡處理器和1個GPU。當主板運行時,兩套相同的硬體將同時處理相同的數據,以此來保證汽車自動駕駛過程中的低時延特性。這對高速行車場景下的自動駕駛功能運行至關重要。
FSD晶片採用14nm製程工藝,搭載該晶片的完全自動駕駛計算機的整體計算能力達144 TOPS(萬億次每秒),能處理8個攝像頭同時產生的每秒2300幀圖像,是之前運算速度的21倍,能在不影響成本或行駛裡程的情況下,令特斯拉汽車達到全新安全性能和自動化水平。
同時,特斯拉晶片採用獨立安全晶片設計,以加密的方式主動檢查所有指令和數據,以監控黑客攻擊自動駕駛汽車的可能性。
今年3月,完全自動駕駛晶片正式裝載於Model S、Model X和Model 3。
今年6月,寒武紀發布第二代雲端AI晶片思元270。思元是產品的中文品牌,其含義為「思考的基本單元」。產品的英文品牌為MLU,取自於Machine Learning Unit。
思元270晶片採用臺積電16nm製程工藝,集成了寒武紀在處理器架構領域的一系列創新技術,具體包含五大亮點:
(1)處理稠密機器學習模型的理論峰值性能提升至上一代思元100的4倍,達到128萬億次(INT8);
(2)在定點訓練領域取得關鍵性突破,支持低精度(INT8、INT16)和混合精度訓練,該技術有望成為AI晶片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3)支持多種運算精度,包括INT4、INT8、INT16、INT32等,INT4下理論峰值達256萬億次;
(4)採用了寒武紀自主研發的MLUv02架構,包含數百條人工智慧指令,完備的人工智慧指令集和高效的處理器架構,滿足了多樣化機器學習模型的計算力要求,兼備通用性和性能優勢;
(5)思元270原生支持寒武紀端雲一體軟體工具鏈NeuWare,支持業內各主流編程框架。
現場,寒武紀創始人兼CEO陳天石博士還預告了寒武紀將於近期推出的首款邊緣智能計算晶片思元220。
隨著思元220問世,寒武紀將具備了從終端(寒武紀1A、1H、1M處理器IP)、邊緣端(思元220晶片)到雲端(思元100、思元270晶片)完整的智能晶片產品線。
賽靈思Versal ACAP是業界首款自適應計算加速平臺(ACAP,Adaptive Compute Acceleration Platform),於去年3月推出(首發!賽靈思推顛覆性AI晶片 正面宣戰英偉達英特爾)。
據賽靈思總裁兼CEO Victor Peng介紹,Versal ACAP 是一項重大的技術突破,它將面向所有應用和各種開發者開啟一個異構計算加速的新時代。
ACAP寓意是Versatile(多樣化)+Universal(通用的),意在表達其集多樣性和通用型於一體,是一個高度集成的多核異構計算平臺,能根據各種應用與工作負載的需求從硬體層對其進行靈活修改。
ACAP的特點在於它結合了新一代標量引擎、自適應引擎和智能引擎。首款ACAP產品系列採用臺積電7nm製程工藝,代號為「Everest(珠穆朗瑪峰)」。 該產品系列融合了用於嵌入式計算的新一代標量引擎,用於FPGA晶片編程的自適應引擎,以及用於AI推理與高級信號處理的智能引擎,從而在計算性能和單位功耗性能上都大幅超越了CPU和GPU。
Versal AI Core 系列在整個 Versal 產品系列中提供了最高計算性能和最低時延,並通過 AI 引擎實現了突破性的AI推理吞吐量和性能。該系列針對雲端、網絡和自動駕駛技術進行優化,提供了業界最廣泛的AI和工作負載加速功能。Versal AI Core器件提供多達400個專為AI推斷和高級信號處理工作負載優化的AI引擎。
Versal Prime系列的設計廣泛適用於各種應用,並針對各種工作負載的連接性和在線加速進行了優化。
Versal系列還包括其他四個產品系列,可為從雲到聯網乃至無線通信、邊緣計算和端的各種市場的眾多應用提供可擴展性和AI推理能力。
今年6月,賽靈思宣布首批Versal ACAP器件提前從臺積電發回並出貨給早期試用客戶,已開始面向參與公司「早期試用計劃」的多家一線客戶交付Versal AI Core和Versal Prime系列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