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眼下距離11月7日拜登宣布勝選已經過去一周時間,但這場大選的結果給美國以及整個世界帶來的影響卻仍在不斷發酵中,比如毫無疑問的,作為被這場大選傷害最深的人,川普顯然並不打算就這麼舒舒服服的讓拜登從自己手裡接過白宮的大門鑰匙:
11月12日,白宮官網就發布了一篇名為《致眾議院議長和參議院議長的信》的文章,直接了當的挑明要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中國對美國國家安全帶來的威脅」。
相關新聞截圖
「中國威脅」和「國家緊急狀態」這兩個詞彙聯繫在一起,不明就裡者自然只會想到一種可能性:難道競選失利終於讓川普發了瘋,打算靠向中國開戰來拼死一搏了?要說清楚個中緣由,還得先解釋下這個「國家緊急狀態」到底是怎麼回事。
早在1976年,美國通過了一項特殊的《國家緊急狀態法》,規定總統在必要時可以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而在緊急狀態期間,總統將擁有向國外派兵、實行國內戒嚴、管制企業運營等至少136項緊急權力。
白宮橢圓辦公室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聽上去相當之唬人,但實際上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對白宮而言完全是一種「日常」:從1976年到這次的45年時間內,美國已經61次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平均每9個月就要宣布一次。而截至目前為止,其中33項依然有效。
難道美國真有這麼「水深火熱」麼?其實箇中原因相當直白:總統在緊急狀態期間的這些權力,是可以繞開國會直接行使的。
總統可不經國會授權調動美軍,但有時間限制
也就是說,《國家緊急狀態法》很大程度上被當成了,總統和執政黨對抗國會和在野黨的便捷手段。事實上,川普上臺後第一次動用國家緊急狀態法,就是在美墨邊境牆撥款問題上與民主黨在國會陷入僵持時動用的。
所以而今川普故技重施,並不是什麼要向中國開戰拉著大家一起死,而是要在選舉失利這個特殊政治背景下儘可能為自己爭取利益進行的掙扎罷了:
對於支持川普的反華勢力和民粹主義分子而言,這道緊急狀態法令既是一道「安慰劑」——中國威脅依舊存在,而我川普依然「奮戰」在反華的第一線;同時也是一道動員令,「鼓勵」自己的支持者繼續施壓,以謀求逆風翻盤。
川普與支持者
對於拜登而言,考慮到拜登上臺後最起碼也要暫時緩和與中國的關係,川普當然要在這最後兩個月內想盡一切辦法破壞與中國的關係,給拜登埋下儘可能多的地雷;
對於共和黨而言,這道緊急狀態法令也是一種「提醒」:我川普依然還是美國頭號反華和民粹頭子,等我走後就卸磨殺驢、劃清界限這種事,千萬不要做。
從大選結果揭曉到明年1月,川普只是「看守總統」
鬧來鬧去,雖然這道緊急狀態法案以中國為目標,但實際上從頭到尾都與我們中國沒有什麼關係,終究還是美國自己的內部矛盾在作怪罷了,並不值得我們去大動肝火。
川普騷擾中國已4年之久,再給他2個月必然也鬧不出什麼花樣,安安心心的繼續欣賞美國大選的後續大戲,才是我們應對此事最正確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