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的艾哈薩(Al Ahsa)創下本季世界最高氣溫

2021-01-11 滾石運動頻道

沙烏地阿拉伯的艾哈薩(Al Ahsa)居民周一搬離夏季酷暑之苦,當時該省記錄了本季節迄今全球最高溫度50攝氏度。

Al Ahsa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東部省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農業綠洲之一。

費薩爾國王大學阿夫南·穆爾罕姆(Afnan al-Mulhem)氣候學專家告訴Al Arabiya,該地區由於每年被Jafurah沙漠包圍,每年的這個時候遇到強烈的熱浪。

它的氣候使其非常適合收穫棗和水果,包括無花果和檸檬。

沙特灌溉組織的Abdulaziz al-Rashood表示,為幫助減少夏季的高溫,在Al Ahsa周圍種植了200萬棵棕櫚樹,創建了一條城市綠化帶,也為農民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的土地來收穫夏季作物。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數據,亞洲大陸記錄的最高溫度是2016年7月21日在科威特的米特裡巴,破紀錄的攝氏54度。據WMO稱,有史以來最熱的溫度是1913年7月10日在加利福尼亞死亡谷的熔爐溪,攝氏56.7度。

相關焦點

  • 高溫熱浪席捲歐洲 英國氣溫或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高溫炙烤下的歐洲大陸酷熱難耐,英國是受熱浪侵襲的典型代表,並創造了該國有史以來最高溫度的臨時新記錄。如果最終確定,這有可能刷新2003年8月創造的英國Faversham最高氣溫38.5攝氏度。氣象局正在檢查記錄現場和設備是否存在任何潛在問題,從而審查溫度。如果它通過集合,38.7攝氏度將作為英國新的歷史最高氣溫。英國氣象局警告說,氣候變化引起的熱浪可能會變得更加頻繁。
  • 西伯利亞6月氣溫創下最高記錄,林火數量和規模同樣創紀錄
    西伯利亞6月氣溫創下最高記錄,林火數量和規模同樣創紀錄 歐洲聯盟氣象機構匯總的數據顯示,上個月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氣溫超過往年平均水平至少5攝氏度。高溫催生林火,林火的數量和規模同樣創下紀錄。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項目觀察到,全球6月平均氣溫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北極圈內的西伯利亞今年格外熱,平均氣溫比前年和去年分別創下的最高紀錄還要高至少1攝氏度,比近幾十年平均水平高5攝氏度多。
  • 洛杉磯氣溫飆升至45° 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從周一開始,滾滾熱浪把洛杉磯市中心地區氣溫推高到華氏113度,即攝氏45度,創下了歷史最高記錄。多個地區電網超負荷出現大停電。這波熱浪主要受來自內華達州北部強烈高氣壓影響,籠罩整個內華達州與加州。這波高氣壓來勢洶洶,各地溫度從25日起一路飆升,國家氣象局測得洛杉磯市中心周一氣溫高達華氏113度,打破百餘年紀錄,在這之前最高紀錄是1990年6月26日的112度。
  • 「末日種子庫」所在地的氣溫剛剛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據挪威氣象研究所報導,挪威北極群島斯瓦爾巴群島周六錄得有史以來最高氣溫。根據科學研究,北極地區全球變暖的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區的兩倍。氣象學家Kristen Gislefoss告訴法新社,該群島連續第二天下午氣溫達到21.2攝氏度(70.2華氏度),略低於1979年記錄的21.3攝氏度。但在下午晚些時候,當地時間下午6點左右,氣溫達到了21.7攝氏度,創下了新的紀錄。
  • 北極創下135年以來最高氣溫 今年或是史上最熱一年
    北京白天最高氣溫30度出頭的上周末,北極圈西伯利亞地區的氣溫達到了38度,創下了歷史新高。這比該地區往年6月份的最高氣溫(20度)整整高出了18度。 BBC23日指出,北極圈創造了史上最高氣溫。過去,北極圈也時常出現幾次炎熱天氣,但最近幾個月以來,北極圈的高溫,可以用不正常描述。
  • 世界氣象組織:1月全球氣溫創同期最高記錄
    世界氣象組織2月19日發布消息稱,受厄爾尼諾和氣候變化影響,全球氣溫在2015年創下最高記錄後,2016年1月全球氣溫繼續創新高。
  • 加州「死亡谷」或創下世界最高氣溫紀錄
    參考消息網8月18日報導據路透社加州弗尼斯克裡克8月17日報導,當地時間8月16日下午,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莫哈韋沙漠的「死亡谷」,氣溫飆升至130華氏度(約合54.4攝氏度,本網注),這至少是一個世紀以來(也許是有史以來)全球最高氣溫之一。
  • NASA:2019年6月地球平均氣溫創下了新的歷史紀錄
    過去的六月份地球平均氣溫創下了新的歷史記錄。根據 NASA 公布的數據,六月的全球平均氣溫比過去的標準氣溫高出 0.93 攝氏度,打破了 2016 年創下的 0.82 攝氏度。歐洲在六月份經歷了熱浪,法國有 13 個地點氣溫超過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
  • 英國2019年氣溫創下一系列新高 冬季最高溫超過20度
    參考消息網7月31日報導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7月31日報導,英國氣象局說,隨著氣候變化對英國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2019年英國氣溫創下一系列新高。英國氣象局最新發布的年度報告《英國氣候狀況》顯示了英國的氣溫是如何持續升高的。2019年英國平均氣溫比1961年至1990年的長期水平高攝氏1.1度。報告說,最近10年英國全國氣溫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水平高攝氏0.9度。報導稱,2019年因氣溫幾次刷新紀錄而引人注目。
  • NASA:今年6月地球平均氣溫創下了新的歷史紀錄
    據NASA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六月的全球平均氣溫比過去的標準氣溫高出0.93攝氏度,打破了2016年創下的0.82攝氏度。歐洲在六月份經歷了熱浪,法國有13個地點氣溫超過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在法國的Gallargues-le-Montueux,最高氣溫達到了45.9攝氏度,比此前在2003年創下的記錄高3.2攝氏度。
  • 伊朗一城市氣溫達67.8度 逼近世界最高溫度記錄
    有記錄以來,世界已知的最高熱感指數為155-160華氏度。據氣象學家克里斯多福·伯特(Christopher Burt)在其《極端天氣》一書記載,同樣位于波斯灣,沙烏地阿拉伯的達蘭(Dharhan)的氣溫於2003年7月8日達到了155-160華氏度(約68.3-71.1攝氏度)。本周,一場可怕的熱浪席捲了中東地區。
  • 世界城市志;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首都利雅得
    (沙烏地阿拉伯地形圖)利雅得是一座隨石油而崛起的城市,利雅得以前是一座佔地不足一平方公裡的沙漠小城,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中部內志高原的哈尼法、艾桑和拜薩汗宰3條乾涸河谷中,2018年沙特總GDP7824.83億美元,從而超過了土耳其,成為中東各國中GDP最高的國家;人均GDP約2.34萬美元。(沙特石油探明儲量佔世界石油探明儲量的1/4,日產原油能力達800萬至1000萬桶。)
  • 法國氣溫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熱浪繼續肆虐歐洲
    參考消息網6月30日報導 英國《衛報》網站6月28日發表了題為《法國氣溫45.9攝氏度,創歷史新高》的報導,現將內容編譯如下。6月28日,西歐地區初夏的極端熱浪持續,法國氣溫創下新的最高紀錄,比之前的紀錄高出近2攝氏度,而西班牙的消防隊員們還在全力與山火搏鬥。這場山火是西班牙歷史上最嚴重的山火之一。
  • 沙烏地阿拉伯吉達塔:全球下一個最高摩天大樓現在怎麼樣了
    很多人知道,現已建成的最高建築位於阿聯杜拜的哈利法塔(杜拜塔)。而在建中最高的建築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的吉達塔,預計於2020年建成。吉達塔渲染圖吉達塔由沙特開發商承建,該塔被稱為世界最高建築,這座170層的建築高達1007米,總建築面積達24.39
  • 澳大利亞單日最高平均氣溫達41.9℃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2月20日電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9日,澳大利亞氣象局稱,18日全國平均溫度最高達到41.9攝氏度,連續第2天打破澳大利亞史上單日最高均溫紀錄,比17日創下的40.9攝氏度高溫紀錄整整高出1攝氏度。
  • 沙烏地阿拉伯一年四季的氣候怎麼樣?我們一起去探索
    春沙烏地阿拉伯的春天有時氣溫較低,北部地區尤為如此,夜間溫度甚至可以降到15度以下。中部和南部地區相對較為暖和,入夜之後平均氣溫在20度左右。現在這個時節是沙特——尤其是中部地區和臨近亞西爾山脈(Asir Mountains)的西南地區——降水最為充沛的時候。 夏夏季開始,沙特大部分地區的氣溫便會逐漸上升,不過西南地區氣候相對溫和的高地除外。
  • 美國有地區氣溫高達130度,可能是地球的最高溫度
    上周日,加州死亡谷的爐溪鎮的氣溫飆升至130華氏度,據報導,這可能是地球上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據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稱,下午3點41分,美國西部出現了歷史上最嚴重的熱浪。
  • 澳大利亞單日最高平均氣溫再破紀錄達41.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9日,澳大利亞氣象局稱,18日全國平均溫度最高達到41.9攝氏度,連續第2天打破澳大利亞史上單日最高均溫紀錄,比17日創下的40.9攝氏度高溫紀錄整整高出1攝氏度。
  • 北京今日最高氣溫35℃ 或破最早高溫紀錄
    預計今天白天的最高氣溫將達到35℃高溫線,如果高溫兌現,這也將創下北京最早高溫紀錄(南郊觀象臺)。昨天午後,北京豔陽高照,氣溫也比前一天更上一個臺階,南郊觀象臺昨天下午測得的最高氣溫達32.1℃,為歷年4月氣溫第四高。不光如此,延慶、門頭溝齋堂的最高氣溫更是突破了35℃高溫線。北京今晨能見度一般。
  • 世界上溫度最高的記錄是多少?世界上七大洲的最高溫度又是多少?
    生活特別閱讀:世界上溫度最高的記錄是多少?七大洲的最高溫度又是多少?大家好,這裡是「青柳悅生活」!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世界上溫度最高的記錄是多少?在很早以前,世界上就有很多的科學家對地球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感到好奇,但關於最後的統計數據還是出現了一些誤導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