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電路板上電容的選擇時,有經驗的前輩們總是告訴我們,要在PCB的電源接入端設置一個1~10μF的電容,用來過濾掉低頻的噪聲。如果要消除高頻的噪聲的話,就在地線和電源之間放一個0.01~0.1μF的電容,這條準則不僅被口口相傳,也被大量應用在各種教科書當中。但是很多剛入門的新手並不明白為其中的原理,本篇文章就將揭開這裡面的秘密。
經常接觸電路設計的人都會在設計時將一些小電容放在晶片附近。但是這些電容具體多小?要放多少個?這些問題都沒有相關的參考資料進行說明。今天我們就將這些問題綜合起來,希望能對大家的工作和學習有所幫助。
旁路
首先要明確一下電路當中旁路的定義。在電路設計過程中,我們有時會根據需要來改變某條支路的頻率特性,使其能夠在某些頻段內產生適當的阻值。而在另一些頻段內則處於近似短路的狀態,於是便產生了旁路電容的概念。旁路電容之所以為旁路電容,是因為它旁邊還存在著一條主路,而並不是某些電容天生就是用來做旁路電容的,也就是說什麼種類的電容都可以用來做旁路電容,關鍵在於電容容值的大小合適與否。旁路電容並不是電解電容或是陶瓷電容的專利。目前低頻電路中多數旁路電容都採用電解電容,其原因在於陶瓷電容容值難以達到所需要的大小。
旁路電容在這裡的作用,就是讓特定頻率的信號經過旁路電容之後,使其對主電路來說是短路的。如圖1所示。要求旁路電容需要取值的大小:
圖1
已知:1、旁路電容要將流經電阻R高於f的交流信號近似短路。求旁路電容的大小。
解:旁路電容C的目的,是在頻率f以上將原本流經R的絕大多數電流短路。也即頻率為f時,容抗遠小於電阻值。
當f=1khz,R=1k時,C應該遠大於0.16uf。因此取47uf已近很足夠了,當然再大一點也不為過,100uf都還算能接受,電容適當增大可以使得旁路更充分,而且在給定頻率以上支路的品質因數更低,也就使得整個支路表現出來的容性更弱,支路對信號相位的影響更小。旁路電容的值在上述計算值的100到1000倍都可以接受。不過如果要是大於上式計算出結果的5000倍就不太好了。不過再大也不會得到多少回報,甚至有可能帶來不好的後果,因為實際的電容永遠都不是一個純粹的電容。電容越大,帶來的分布電感也將更顯著。
耦合
從字面意思上來看,耦合有聯繫之意。如果進行信號傳遞的是電容,並且電流通過電容後是從前級傳往後級的,那麼這個電容就是耦合電容。作為耦合電容就應當使得兩級的直流信號無法串通,只有交流信號得以通過,正因為如此使得靜態的設置不相互影響,那麼耦合電容該如何設定呢?
已知:如圖2,Rs表示了前級的輸出電阻,R表示了後級的輸入電阻,級間傳遞的信號頻率在f以上,求C的大小。
圖2
解:要求信號儘可能多的傳到R,則C的容抗應當遠小於R。即:
如果R=5000,需要傳輸的信號頻率為1000hz以上,則C=0.032uf。
因此3.2uf就可以,當然適當大點會更好。電路輸入的電阻不是簡簡單單經過幾步就能輕易計算出來的,因而建議將輸入電阻取個較小的值,然後估算出電容的值。
由上式可知C的大小不受Rs的影響。那麼Rs到底影響了什麼呢?當Rs較大時,R便相對更小,前級信號傳遞到後級的電壓值更小,也就是Rs太大,或是R太小。那麼增加電容的值(加深級間耦合的程度)也無法挽回大局,電壓信號還是會降低很多。
退耦
退耦最早應用在多級電路當中。為保證前後級間傳遞信號,而又不互相影響各級靜態工作點的而採取措施。在電源中退耦表示晶片內部進行開關動作或輸出發生變化時,需要瞬時從電源線上抽取較大電流,該瞬時的大電流可能導致電源線上電壓的降低,從而引起對自身和其他器件的幹擾。為了減少這種幹擾,需要在晶片附近設置一個儲電的「小水池」以支持這種瞬時的大電流能力。
圖3
需要注意的是,旁路和退耦都是為了減少電源的噪聲才被放置在電路當中的。旁路主要是為了減少電源上的噪聲對器件本身的幹擾(自我保護)。退耦是為了減少器件產生的噪聲對電源的幹擾。
有的參考資料當中提到退耦和旁路時,都會特意指出退耦是針對低頻的,而旁路是針對高頻的。這種說法雖然沒錯,但並不是非常準確。高速晶片內部開關操作最大會以GHz為單位,由此引起對電源線的幹擾已經不屬於低頻的範圍,以此為目的的退耦電容同樣需要有很好的高頻特性。本文並不刻意區分退耦和旁路,認為都是為了濾除噪聲,而不管該噪聲的來源。
其實退耦電路的圖示並不拘泥於本篇文章當中所介紹的。由於退耦電路本身是一個穩定電源的電壓,電源電壓不發生動搖,如果電源電壓都動搖了,那麼整個電路的靜態都在搖,勢必使得輸出的信號不理想。退耦,顧名思義就是減退耦合,使得電源與後級,後級的級與級之間沒有交流信號的串擾,如此而已,而之所以用兩個電容只是為了達到優勢互補,達到較好的隔交流的作用。
通過本篇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電路當中旁路、耦合、退耦的設置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當再次遇到電路中突然出現的電容時,能夠分析出其真正的作用是什麼。不僅如此,還能憑藉這些知識,使自己設計的電路更加穩定。
公眾微信平臺elecinfo為你呈現海量行業資訊,業界動態可了如指掌,電源電子界的盟主就是你了!
掃一掃:下面的二維碼
添加公眾號:【電子信息網】或【elec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