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帶你看孩子內心的秘密

2020-12-06 媽媽文刊

《紅頭髮的N》是繼《綠山牆的安妮》後的又一本超治癒暢銷插畫書。安妮的經歷是每個孩子到成人的經歷,安妮卻用純淨的筆觸和俏皮的插畫表達了出來。全書文字不多,1個小時就能全部閱讀完。但是它會讓小孩子理解父母,讓為人父母走近孩子的內心世界。

01

作者用真實的筆觸寫出了安妮和媽媽之間的戰爭。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母女之間越是像,越容易起矛盾,因為彼此都知道怎麼對付彼此。她不願意聽媽媽的嘮叨,討厭媽媽用一些小物件來裝飾她的房屋,更不喜歡媽媽幫她打掃屋子,將學校重要的東西放得找不到地方。她期盼有朝一日能真正離開家,有自己的獨立生活。

然而終有一天她實現了這個願望。但是和媽媽的分開並沒有讓她跟媽媽疏遠,反而讓她變得更想親近媽媽,開始珍惜與媽媽相處的時光,也常常想念媽媽的懷抱。她把此時和媽媽的相處比作「異地戀」。

媽媽也是第一次做媽媽,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媽媽想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給孩子,孩子卻覺得這是媽媽對自己的控制,於是就像「戀人」之間一樣展開了一場非輸即贏的對抗。

當然心理學家也提出了「魚缸法則」,說要給孩子的成長自由空間,不讓他拘泥於一個小小的「魚缸」。父母必須有意識地要求自己,甚至是克制自己,不要有那種什麼事都為孩子做的想法和衝動,給孩子充分的空間。對於生活的環境,孩子們已經逐漸形成自身的一套處事方式,家長不要過於強求孩子不願做的事情。強制性的教育方式帶來的只有孩子的逆反心理。

可是家不是工廠,畢竟做不了批量生產,它時時刻刻傳遞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一種情感互動。就像朱自清和父親長達多年不聯繫,也不回家,但是當他寫出《背影》那篇文章以後,實際上他已經跟父親和解了。無論是以前父親多麼專制,多麼倔強。他也接納了父親,父親也接納了他。

如果一個孩子沒有叛逆期,他就沒有成長。成長就是跟原生家庭的掙脫——對抗——理解——和解的過程。就像一顆有生命的蛋,它必須要經歷一段破殼而出的掙扎。

02

安妮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而在這種多子家庭中,都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老大一般是家庭裡出生的第一個孩子,備受寵愛,老小的弟弟又是家裡唯一的兒子,備受寵愛。唯獨老二容易被忽視。

所以安妮一直質問:為什麼爺爺家獨獨沒有自己的照片。

因為被忽視,所以她早早懂事,即使想要的東西,也不會開口討要。

在她過生日的時候,媽媽說是要給她買個禮物,她滿懷期待,沒想到媽媽僅是給家裡換了一臺電視。她從來都沒有用過嶄新的蠟筆,一般都是姐姐用剩下的。要麼剩下筆頭兒,要麼缺幾種顏色。

這是出現在每一個多子家庭中的情景,姐姐用剩下的,姐姐穿剩下的衣服,就給老二用,給老二穿。但是老二總覺得這是父母在偏心。她會心裡有些許不平衡,但是她依然會很愛她的姐姐,很愛她的弟弟。

看到這個場景的時候,我忍不住淚目,我在安妮的家裡看到了自己家的影子,我也是家裡的大姐,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所以妹妹總是吃醋我佔盡家裡的寵愛,她穿盡我剩下的衣服,用盡我剩下的東西。我也曾因此一度很自責,因自己的先出生而感到歉疚。但是儘管如此,成年後的我們不僅是姐妹,還是最要好的朋友,如果我有什麼事,她定會兩肋插刀。

書中安妮就像每一位姐姐的妹妹。

有一次,圖書館著火,她一想到姐姐在圖書館裡,心急如焚。當她因擔心姐姐焦急哭泣,後來被圖書管理人員帶到安全地帶,突然看到姐姐的身影,她卻冒出了一句:「你怎麼才出來。」

「你怎麼才出來。」表面聽起來是在質問,實際上從內心表達出她對姐姐的關心和擔憂。

雖然姐姐以前總是戲弄她,她總是跟姐姐打架,但是那種「打情罵愛」的姐妹情卻越來越濃。

安妮很愛自己的弟弟,就像所有姐姐一樣,寵愛著自己的弟弟。安妮絕不允許別人欺負弟弟,她比喻跟弟弟的感情,就像親手帶大的兒子。

儘管如此,在父母面前,安妮仍然會計較父母是否將一碗水端平。

每次外出就餐時,媽媽總是先將好吃的東西,放到她們姊妹的盤子裡,而她自己則不怎麼吃。

每當看到這一幕,她都不由感到心痛,於是就將肉都讓給媽媽吃,還騙她說自己更喜歡啃帶肉的骨頭。

但是媽媽似乎並沒有理解到她的用心良苦,還以為她真的愛吃骨頭,每次都很自然地將骨頭扔到她的碗裡。但是時間久了,她內心的悲憤越積越多,再加上看著姐姐和弟弟大口大口吃肉,她一個人啃骨頭,她內心的委屈一下子爆發了。她終於大聲喊道:「我是狗崽子嗎?我也不喜歡啃骨頭!」

這似乎就是會哭的孩子有姐吃,懂事的孩子被忽視。安妮此時的憤怒並不是媽媽沒給她肉吃,而是她那麼良苦用心,媽媽居然沒有懂得她的心意。她瞬間崩潰了。

03

安妮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為子女而活,不要為兒女犧牲太多,否則對於子女而言是一種負擔。

小時候為了不辜負父母的付出,她就發誓必須要考上大學,必須找到好工作,必須對得起父母的犧牲,必須端莊賢淑。

於是她就努力想要活成父母期待的樣子,每次和父母的朋友在一起時,她便要使出渾身解數為父母爭氣。因為父母的一生總是為自己而活,那自己也要為父母爭光。

成年後,安妮已經進入工作,她也想回報父母,但是她發現她的能力還停留在謀生存階段。

可能這就是所謂的反哺,當她羽翼一天天強壯,父母日漸衰老,她才體會到母親的不容易,母親的偉大。望著母親佝僂的後背,她突然想到母親像她這麼大的年齡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簡直太偉大了,她是怎麼做到的。

有一天,她想到自己這麼大年齡還沒有結婚,工作又各種不順。她終於忍不住問媽媽,像自己這麼大的時候已經生了三個孩子了,難道不怕養不起嗎?

母親卻出其不易的回答:「怎麼可能不害怕?你不知道你們當時多能吃。我成天擔心家裡米不夠······」。

此刻她才明白,和媽媽相比,她如今的擔憂,是多麼微不足道。想到這裡,她突然想把曾經那個敲打著飯桌要香腸的自己狠狠教訓一頓。

她也發誓,要用自己賺來的錢帶父母去旅行,因為父母將自己的後半生都用在了為她們姊妹的操勞上。

當她真的賺了錢,帶著父母去旅行的時候,父母已經走路蹣跚,淪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她和姐姐分別牽著父母的手,怕她們會走丟。就像父母拉著他們,怕他們走丟一樣。

但是當她帶著父母旅遊,帶著父母吃好吃的,又在櫃檯前算計錢的時候,她充滿了愧疚和自責。

回到住處後,她和姐姐一起抱頭痛哭,她覺得以前都是爸爸拉著她們的手到處轉悠,現在怎麼換成她們拉著爸爸的手到處轉悠。那種心酸油然而生。

朋友跟我分享過她的故事,她曾經一直想有錢了,有時間了,帶父母去旅遊,但是她發現「子欲孝而親不待」那句話真是一句讖語,就在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等待中,父親卻突然患病去世了。這成了她一生無法去完成的心結。

是的,作為父母曾經也是因為孩子喜歡的一雙鞋子太貴,囊中羞澀而沒有買,而對孩子滿懷愧疚。因家庭經濟情況,沒能給孩子提供優越的生活環境而自責。

於是父母子女之間的情愫就是在這種互相虧欠中,越來越難以割捨。

相關焦點

  • 秘密:你內心的磁場,決定了你一生的命運
    而揭示這一切的神秘法則,被稱為吸引力法則,第一次將吸引力法則的概念帶到我們眼前的,是美國的一位隱形富豪查理斯·哈奈爾。他20世紀初寫了一本書名叫《萬能鑰匙》,這本書就如書名一樣,就像一把萬能鑰匙,能夠激發人們內心的潛能,使人們更容易獲得成功。而吸引力法則,是這本書中的重要內容。
  • 秘密:你的人生命運,是你自己內心的磁場吸引而來的
    在這之前,他還有兩個叔叔和一位嬸嬸,都因肺結核失去了生命。但是他的爸爸一直在照顧叔叔,他的哥哥也經常去看望叔叔,他們都沒有得病,為什麼偏偏他得了病呢? 正當他鬱悶不解時,他的鄰居給了他一本書,書中的一句話,直擊他的心靈,書中說:「所有災難都是由我們的內心吸引過來的,自己的內心不呼喚的東西,絕對不會來到我們身邊。」
  • 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得不看的幾本書
    於是餘媽逗留書櫃前,翻書頁,記書名,憶書味,確保每本書都看過,確定每本書都有益處,方敢推薦。餘媽以為,一本書就是一個朋友,帶進家門和教室的一定要是精挑細選的良師益友。後一組特別適合女生看。第四類:修身處事類《哈佛家訓》﹡《美德書》《夏洛的網》《毛毛》﹡(如果小學階段還沒看過的話,就抓緊看了)於丹《論語心得》﹡《莊子心得》﹡周國平哲理散文 《細節決定成敗》 《水知道答案》﹡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 《目送》——丟給孩子看,別管看不看得懂,自然會有收穫。
  • 這6本書,教你管好自己的小情緒
    精讀君此前也寫過情緒管理方面的微課,今天,精讀君給大家介紹的以下6本書,也可以教你更好地管理情緒。1《我們內心的衝突》豆瓣評分8.7 1086評價作者簡介卡倫霍妮,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心理學家。內容簡介本書討論了人內心的主要的衝突類型和它們的各種表現形式,分析並歸納了各種相互矛盾的態度和傾向,指出了被這些衝突所擾之人旨在解決衝突的努力結果怎樣導致失敗並陷入惡性循環,提出了解決這些衝突的切實可行的建議和設想。推薦理由本書實際上是教你怎麼去理智地看待自己內心的問題,對於情緒問題,想要完全靠書解決是不大可能的。
  • 這7本書讓孩子在一個暑假脫胎換骨
    1.你要是沒讀過一本叫做《湯姆索亞歷險記》的書,你肯定不知道我是誰,不過這沒關係,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叫馬克·吐溫的人,他大多講真話。2.我睡在街上或林子裡,只要我想,我就能做我想做的事情,這真是一種美好的生活。
  • 這本書帶你領略神奇又強大的昆蟲家族
    這本書由日本最大的綜合性出版社——講談社出版。這本書的作者團隊十分豪華:審訂者養老孟司是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解剖學專家、科普作家;特邀攝影師海野和男,是日本自然科學寫真協會會長、日本昆蟲協會理事,有非常豐富的昆蟲攝影經驗;中文版審訂張巍巍,則集昆蟲學者、科普作家、生態攝影師於一身。為了讓圖鑑更加的嚴謹和可讀,講談社還邀請了多達700名普通讀者做顧問,他們的名字在書的最後,密密麻麻的鋪滿了一整個頁面。
  • 【約會春天】內心深處的秘密
    作者:寶寶知道 好姑涼湖南造我想每個人內心深處總有一兩個秘密不願被人知道不願被人提起吧。自從爸爸媽媽離婚後我經常被村裡的人嘲笑,他們說我不是這邊的人,而是四川人,笑話我沒有爸爸媽媽,是一個爹不疼娘不愛被奶奶收留的人,每次都把我弄哭他們才滿意,在學校也被同學嘲笑,以至於出去工作時我不愛跟人交流,別人都說我不愛說話,看起來很高冷,其實不是的,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個話癆,只是不太善於主動打招呼我的二嬸在我小時候經常打我,她說我是沒人要的孩子,跟著我奶奶只會連累他們,因為我二嬸怕我奶奶倒下
  • 不知道如何給孩子講生物鏈?九家媒體聯合推薦你這本書
    周末帶孩子在小區樹蔭下玩,看到一隻死去的蝙蝠,上面趴著幾隻螞蟻,最先發現的是兒子,他哭著跑過來對我說:媽媽媽媽,蝙蝠被螞蟻吃掉了,你快救救它。我走過去,告訴兒子小動物死了,被螞蟻昆蟲吃是很正常的,他卻還是很難過。之前也有發生過類似這樣的事,講故事講到老虎去吃小動物,他就很抗拒,還說要把老虎獅子統統打跑,不讓它吃小動物。
  • 你覺得不幸福可能是因為讀書少!看完這5本書,改變你的一生
    比如你的父母中有一個或者兩個是酗酒者,甚至喝完酒還打罵孩子,那麼孩子在長大之後會自然的對酒非常厭煩,而且可能表現出較早懂事、聽話的特徵,而往往很多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唯唯諾諾,做事情會瞻前顧後。這就是有毒父母所帶來的惡劣影響,如何排除呢?
  • 也許這本書可以幫助你找到你內心的聲音,快樂來自於對他的回應
    有一天當你發現生活已經匆匆忙忙忙到30、40歲的時候,你會突然對那些尚未實現的事情產生一種失落感。或者,你一直掙扎著過自己的生活,已經讓你身心疲憊。按照既定規則生活,會有一個穩定的安全感,代價是抹去你真正的欲望。02跳出舒適圈?
  • 《萬物不可思議:拉魯斯少年百科》一本書帶孩子見識世界!
    可以帶領你家那好奇少兒,上天入海,穿越古今,見識世界的不可思議,激發其求索之心!是時,正值暑假8月,是去東非看動物大遷徙的最好機會——上百萬動物為了生存繁衍,在獅子、鱷魚等兇殘食肉動物圍追堵截的獵殺中,一路浩浩蕩蕩奔赴生存的希望。但若在不了解動物習性、叢林法則的情況下去看,除了感慨場面壯觀,孩子從中的收穫是血腥還是對生命的認識,我們都不得而知。
  • 看完這本書我明白了3個道理
    以前看《小王子》這本書,只看到了愛情的影子,如今再次重讀,才明白了扉頁上的那句話:「請孩子們原諒我把這本書獻給一位大人」。每一個大人都經歷過童年,但是卻很少有大人記得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小孩子天真浪漫、追求溫情、盼望奇蹟,而大人死氣沉沉、利益薰心、愛慕虛榮。
  • 關於顏色的秘密,這本書裡都有
    這本書是由Wolledge工作室出品,別看有個這麼洋氣的名字,其實它是個中國的團隊,Wolledge=Wolly+這本書開本比較大,比A4紙還大,這種設計很方便在書裡安插各種互動小遊戲,整本書有顏、有趣又有料,很適合給小孩子進行科普。我把這本書拿回家的時候,嘟嘟立馬就被吸引過來,央求我給她讀。
  • 你有多久沒向父母袒露心聲了,這3本書帶我們感悟家是什麼?
    你有多久沒向父母袒露心聲了,這3本書帶我們感悟家是什麼?想讓你的靈魂變得有氣質那就來悅讀有書帶你領略有趣的靈魂。第1本書 《菊次郎與佐紀》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以為就是講平淡的兩個人,其實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以為是寫兩個朋友之間的故事,但其實是講的北野武和爸媽之間的故事。
  • 《兒童大腦開竅手冊》孩子大腦聰明的秘密,就在這裡
    《兒童大腦開竅手冊》孩子大腦聰明的秘密,就在這裡2013-01-04 14:18:24出處: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作者:佚名  1994年,紐約卡內基公司發布了一份影響深遠的報告—《起跑點:滿足孩子的需要》:雖然這份報告只是零星地提到了孩子的腦發育,但是接踵而來的媒體報導卻幾乎都集中到兒童腦發育的問題上
  • 世界銷量第一的小說:當你變得不快樂,那就翻開這本書吧
    很多人把《小王子》看做一部單純的童話故事,我覺得這是不對的。童話是無論經歷怎樣的波折都會歸於美好,而《小王子》中卻略帶憂傷,是那種經歷過滄桑才讀得懂的憂傷。這本書是獻給成人的——獻給成人還是個孩子的時候。
  • 這6本書,專治焦慮的你
    通過向當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獲得平和與寧靜的入口。推薦理由|當你沒有遇到人生困惑或者痛苦的時候,想必不會有興趣去讀這類書。然而當你被某一方面的難題困住時,當你找到這本書時,它一定不會令你失望。5身份的焦慮豆瓣評分:8.2 6012人評作者簡介|阿蘭德波頓,英倫才子型作家,生於1969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現住倫敦。
  • 帶著這本書和孩子一起去看昆蟲吧!
    大人不喜歡昆蟲可能是因為給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然而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昆蟲就像是一個寶藏,很多孩子都是昆蟲迷。他們有時會在大樹底下看螞蟻搬家,有時會在夏日的樹蔭下傾聽蟬鳴,有時會在花叢裡捕捉不斷飛舞的蝴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這樣一個自然敏感期,這個時候的他們對昆蟲的痴迷程度令我們嘆為觀止。
  • 月亮星座看一人的內心欲望?帶你走進月亮星座
    月亮進入金牛座月金牛的人實事求是,觸覺較發達,他們需要有物質保障和舒適的生活,而他們對別人的方式很多會做好吃的食物或者是帶你去吃美食,月金牛的母親總是想著為孩子提供穩定的生活,不太喜歡太繁瑣的生活,不會招惹是非。
  • 這十本書有趣又有料
    在下部,作者細緻地剖析時空真相,帶你領略神奇的四維時空奇境,了解整個宇宙的終極圖景。,這本書講的是植物!如果你喜歡《動物世界》,或者孩子喜歡動物園,這本書絕對是最好的禮物。動物存在的博物館,你一定也會心動。三、宇宙、地球都有了,剩下的,就是人本身了。腦洞大開的讀物。腦洞中的腦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