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酷熱的赤道,還是寒冷的極地;不論是人跡罕至的叢林還是熙熙攘攘的街區;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蟑螂們的身影無處不在。
當蟑螂在你的家中、在食堂、在餐飲店、在商業綜合體發現後,雖然絞盡腦汁的去滅,與其鬥智鬥勇,但是你總能發現要想滅完,非常非常難。通過百度搜素關鍵字「為什麼蟑螂總滅不完?」,更是搜索到超過1710萬條,面對這個一直困擾著人們的問題,今天奔奔蟲控來給大家從幾個方面解讀一下到底是為什麼?
蟑螂,小強,確實是強
蟑螂在地球上已存在大約4億年,已進化為適應力最強的昆蟲之一。除了它們的爬蟲外形,蟑螂表現出獨特的行為特點和生存策略,可幫助它們應對眾多環境。
適應力強:蟑螂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蟑螂可以存活1個月;沒有水的條件下,可存活2周。在失去頭部的情況下可以存活7天,可在無氧條件下存活40分鐘。某些種類甚至可以忍受冰點溫度。
個體小藏匿能力強:蟑螂是一種個體很小的害蟲,故它們可以很輕易地藏匿在裂縫、縫隙內。雌性蟑螂可以通過寬度約1.6毫米或其身體1/4厚度的縫隙。
爬行迅速行動力強:蟑螂因其體型小,一旦觸發蟑螂的逃跑動作,它1秒就能跑1.5m,相當於身長的50倍,爬行速度可以達到3英裡/小時。新孵化出來的小蟑螂,個體約一點灰塵大小,但爬行速度幾乎可以達到成蟲水平。
晝伏夜出隱身強:蟑螂晝伏夜出,表現出明顯的晝夜活動節律。據觀察,德國小蠊從19點開始活動,21—22點為活動高峰,在次晨2點出現小高峰,5點消失。在一天24小時中,約有75%的時間都是處於休息狀態。也正因為如此,難以被發現。
取食無規律食性強:蟑螂是雜食性昆蟲,食物種類非常廣泛,含有糖、蛋白質、脂肪的很多食物對其都有吸引力,包括其他蟑螂的糞便、屍體都是其食物源之一。它們到處爬行,無所不吃。
繁殖能力超級強:蟑螂一次交配,終身繁殖!甚至有一些品種還可以孤雌生殖。一隻成熟的雌蟑螂每7-10天就可以產出一隻含有14-40粒卵的卵鞘,卵鞘在蟑螂死亡後仍能孵化。一對德國小蠊在生存條件適宜的情況下,一年可以繁殖超過100萬隻後代。
壽命之長堪稱昆蟲界最強:蟑螂成蟲壽命也較長,德國小蠊最短約為100天左右,美洲大蠊可存活1年之久,壽命最長的犀牛蟑螂,可以活10年!遠遠擊敗了這個星球上壽命最長的其他昆蟲。
為什麼滅不完,怎麼才能滅完?
上文中我們詳細闡述了蟑螂的強,也無怪乎它們「小強」的名頭這麼響亮。但是強的不少,為什麼唯獨蟑螂就這麼難滅呢?我們又該怎麼樣才能滅完呢?
食性強,衛生清潔顯真章:蟑螂的雜食性使得蟑螂只要極少的食物就能生存。所以,控制蟑螂最關鍵的是控制食物源,要做好衛生清潔工作。建議將食物存放在密封的容器內,保持廚房灶臺、櫥櫃沒有食物殘渣,經常用吸塵器進行清潔並處理垃圾。
縫隙多便於藏,抹縫關鍵不能忘:蟑螂可以藏在很小的縫隙中,使得其躲在極小的縫隙中根本不易被人察覺,且縫隙的深處不便於處理。所以,控制蟑螂的關鍵破壞棲息地,對於場所內的縫隙(設備與牆面的縫隙、瓷磚的縫隙等)進行封堵。
繁殖快適應強,藥物處理要思量:蟑螂繁殖快,適應力強,使得蟑螂很快就會變得數量非常多,這也加大了控制的難度。所以,控制蟑螂在藥劑選擇上需要注意,常見的藥物處理方式:
· 粉劑:一般是通過蟑螂爬過後的觸殺,具有一定局限性,同時粉劑易擴散形成新的食品安全問題,一般不建議使用。
· 顆粒劑:有引誘蟑螂的成分,蟑螂取食後死亡,顆粒劑在食品生產和經營單位內部使用的也需要注意食品安全的風險,一般不推薦使用。
· 氣霧劑:市面上的氣霧劑多為擬除蟲菊酯,通過推進劑將藥劑噴出,需要注意的是,氣霧劑噴灑殺蟲對縫隙深處的蟑螂殺滅效果有限。且用於殺蟲的用量非常少,大多飄散在空氣中,對食品安全和人員健康威脅非常大。
· 噴灑類藥劑:應用最為廣擬除蟲菊酯類的藥物,兌水後噴灑,有些具有滯留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擬除蟲菊酯低濃度殺蟲,高濃度容易形成趨避,需要避免施藥不當導致蟑螂的擴散。
· 膠餌:目前最為安全有效的一種藥劑,選擇殺蟑膠餌需要注意其死亡高峰的時間,並不是越快死亡效果越好。
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物理的粘蟑板(有的叫蟑螂屋、蟑螂誘捕站)。無論選擇哪種藥劑處理,都需要及時清除蟑螂的屍體,因為攜帶卵鞘的死蟑螂,卵鞘仍能孵化出來。
壽命長,綜合防治來幫忙:蟑螂的壽命長,進一步增強了其繁殖能力。所以,在蟑螂控制方面要綜合多種方法,只有這樣效果才會更好。
蟑螂控制僅僅靠一種方法是很難立竿見影的,而且一旦其中有一個環節有鬆懈,蟑螂很容易就出現反彈。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感覺總也滅不完的。所以你現在知道為什麼蟑螂總是滅不完?到底應該怎麼樣才能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