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海南師範大學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博士學位授予權規劃建設單位,教育部本科教學優秀學校。是海南省辦學歷史悠久、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綜合辦學實力較強的省重點大學。學校創辦於1949年秋,坐落在美麗的濱海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海口市。
學校設有18個學院,26個科研機構。現有1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專業學位教育碩士點,47個本科專業,覆蓋文學、理學、教育學、經濟學、歷史學、管理學、工學、法學、農學等9個學科門類。有5個省級重點學科和3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學校現有師資869人,教授、副教授538人,具有碩士以上學歷575人,其中具有博士學歷223人。有國家突出貢獻專家1人,首批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1人,教育部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4人,全國模範教師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3人,海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37人。
學校現有龍昆南、桂林洋、靈山三個校區,佔地面積15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3778萬元,建有各類實驗室32個,其中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學校有各類實習實訓基地187個。學校圖書館是目前海南省規模最大、藏書總量最多、海南地方文獻資料最豐富的圖書情報中心。
學校面向全國30個省(市、區)招生。現有各類學生2萬多人,其中碩士研究生501人,全日制本科生15383人,留學生141人。畢業生素以基礎厚、素質高、能力強而深受社會歡迎。海南省80%以上的中學教師,90%的中學校長、特級教師和教學骨幹均是我校畢業生。學校被譽為「瓊島名校,教師搖籃」。 近年,我校學生考取研究生人數逐年增加,一大批優秀學生被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重點大學錄取。
近年來,學校確立了立足海南、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的服務定位,積極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已經與五大洲58個國家、一百多所高校和教育機構開展了學術交流活動。與境外35所大學和教育機構建立姐妹學校關係,與九所大學合作培養人才。2009年,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批准將東南亞漢語推廣師資培訓基地落戶我校,成為國家漢辦目前在我國南方唯一重點建設的基地。
2009年12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將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這為我校師生提供了廣闊的施展才華的平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將繼續開拓創新,不斷提升辦學水平和辦學實力,積極為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服務,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師範大學。
熱忱歡迎廣大考生報考海南師範大學!
專 業 介 紹
教育科學學院
教育學專業(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系統的教育理論知識、廣闊的專業視野、較強的教育研究與實踐能力,身心健康、德才兼備的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教育學原理、心理學原理、課程論、教學理論與方法、德育原理、教育心理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育社會學、教育統計學、教育測量與評價、學校管理學、教育經濟學、教育哲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從事教育學科教學工作、適合在各級學校從事教育教學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在教育行政部門或企事業單位從事教育培訓和管理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學前教育專業(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的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具有廣闊的專業視野,紮實的幼兒教育技能的一專多能、學有專長的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學前課程論、學前遊戲論、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學、幼兒衛生與保健、幼兒園管理、幼兒心理健康與指導、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音樂教育、鋼琴、樂理與視唱、舞蹈、美術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幼兒園、幼兒教育研究和培訓機構從事幼兒教育教學、幼兒教育研究、幼兒教育管理等工作。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當今,國家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在當前和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幼兒教育師資都將處在供不應求的階段,本專業有很好的就業前景。
應用心理學專業(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具備現代心理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德才兼備的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普通心理學、人體解剖生理學、生理心理學、心理統計學、發展心理學、心理學史、實驗心理學、心理測量、心理學研究方法、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諮詢與治療、行為矯正原理與技術、職業心理與職業指導、管理心理學、廣告與消費心理學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大中小學校、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區服務機構和司法等部門從事心理學教學與科研、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市場調研與營銷、廣告策劃與宣傳、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罪犯的改造與轉化等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政法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具備哲學、政治學、法學和教育學等多學科基礎知識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法學概論、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倫理學原理、政治學概論、國際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概論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中等學校從事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工作或在高等學校從事學生工作,以及在政府職能部門或公共事業單位從事思想政治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法學(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具有現代法治意識、紮實的法學理論素養和良好職業道德修養的寬口徑、複合型法律人才。
主要課程: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制史、民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商法、智慧財產權法、國際法、法律邏輯、司法文書、國際私法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及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關和法律服務機構工作,也可從事中等學校的法學教學與研究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專業(師範類、非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基礎教育及企事業單位中文應用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掌握漢語言文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深厚的專業修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基礎寫作、實用文體寫作、普通話訓練、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現代文學、古代文學、當代文學、古代漢語、文學概論、外國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文化概論、比較文學、中學語文教學論、語文教學方法與技能訓練、教師口語等。
培養方式:前三個學期共同學習通識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第四學期根據學生學業成績及相關規定,再次在專業內進行師範與非師範的分類培養,以利學生成才。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中等學校從事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也適合在企事業單位從事文秘、行政助理、編輯等相關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適合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新聞學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紮實的新聞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具有寬厚人文文化底蘊,掌握現代傳播技術,掌握新聞採訪、寫作、攝影、編輯與出版等方面業務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新聞學概論、新聞採訪與寫作、廣播電視概論、中國新聞事業史、外國新聞事業史、新聞編輯學、新聞攝影、傳播學、公共關係學、新聞評論學、新聞美學概論、廣告學、社會學概論、數字媒體概論、電子編輯與排版、新聞發布理論與實踐、網頁設計與製作、網絡傳播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廣播電視業、報刊業、網站等機構從事記者、編輯與管理等工作,也適合在政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秘、企劃以及新聞發言人等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適合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傳播學、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及與廣播電視有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廣播電視新聞採訪、寫作、編導、播音、節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訓練,能夠在各級電視臺、廣播電臺和其他新聞媒體從事新聞採訪、寫作、編排、攝製、製作、策劃、主持、評論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新聞採訪學、新聞編輯學、廣播電視概論、廣播新聞報導、廣播節目編輯與製作、電視新聞報導、電視攝像、電視節目製作、播音與主持、中外廣播電視史、媒介經營與管理、新聞法規和職業道德、電視紀錄片、影視藝術等。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到電視臺、電臺、網站等及其他新聞媒體從事編輯、採訪、節目主持與管理等工作,也適合到影視製作公司、廣告製作公司等相關單位從事電視節目製作、廣告電視片的製作等工作,還適合到政府、企事業單位等從事新聞採編及對外宣傳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適合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歷史學專業(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歷史學專業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研究方法,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和處理本專業事務的技能,能勝任專業教學和基本研究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現代史、世界當代史、中國史學史、中國思想史、史學概論、中國社會生活史、中國歷史文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華元典導讀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中等學校從事歷史教學與研究工作,也適合在企事業單位或國家行政管理部門從事文檔管理等相關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適合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對外漢語專業(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語言學理論、漢語教學理論與技能、良好外語基礎,並對中國文學、中國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等有較全面了解,有進一步培養潛能的對外漢語教育教學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高級英語、英語聽說、英語實用寫作、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漢字與文化、應用語言學、語言學概論、語用學、語義學、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中國文化概論、基礎寫作、教師口語與普通話訓練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適合在國外(主要面向東南亞各國)擔任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師、國際漢語志願者,以及從事與漢語文化推廣相關的對外文化交流、新聞出版、企事業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還可以在國內中等學校從事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也可以在國內企事業單位從事文秘、行政助理、編輯等相關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適合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外國語學院
英語專業(師範類和涉外文秘方向 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創新意識和職業道德,具備英語聽、說、讀、寫、譯基本能力,掌握辦公室秘書職業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勝任現代涉外企、事業單位商務管理和文秘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綜合英語、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閱讀、英語寫作、翻譯理論與實踐、英語語言學概論、英國文學、美國文學、英語學科教學論、第二外語等。
培養方式:前三個學期共同學習通識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第四學期根據學生學業成績及相關規定,再次在專業內進行師範類和涉外文秘方向的分類培養,以利學生成才。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適合在中等學校從事英語教學工作,也適合在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翻譯、文秘等工作,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日語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日語語言知識,具有熟練操作日語聽說讀寫技能,並了解日本人文社會,熟悉對日經貿、外交禮儀與知識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初級日語、中級日語、高級日語、日語口語、日語聽力、日語閱讀、日語寫作、翻譯理論與實踐、日本社會與文化、日本文學作品選讀、經濟日語、商務商談日語、國際貿易日語、第二外語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適合在政府職能部門和涉外企事業單位從事翻譯、商務管理或文秘工作,也適合在高等學校或中等學校從事日語教學和科研工作,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美術學院
美術學專業(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教育事業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美術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較高的藝術綜合素質,具備從事美術教學、美術創作、理論研究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繪畫基礎(素描、色彩、創作思維訓練)、美術表現(中國畫、書法、油畫、水彩、版畫、雕塑)、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美術概論、藝用解剖學、中國民間美術、工藝基礎、美術鑑賞與批評、設計與製作、設計基礎、美術教學技能訓練等。
就業方向:適應到大、中學從事美術教育及教學管理工作,也適應到各種設計、廣告、裝潢公司從事設計工作或到報社、雜誌社從事美術編輯工作,也適應到各行政部門、公務員系統擔任與美術有關的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藝術設計(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藝術設計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專業設計人員和從事設計管理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藝術設計分為六個專業方向:平面設計、室內設計、建築與景觀設計、裝飾藝術設計、黎錦裝飾與服裝設計、數字媒體動畫。
主要課程:設計概論、中外設計簡史、黎族方言與圖案造型、造型基礎、色彩、書法篆刻、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黎錦圖案設計、電腦美術基礎、商業插畫、文字設計、標誌設計、包裝設計、品牌視覺設計、室內設計程序、園林設計、家具設計、展示設計、城市規劃原理、公共設施設計、建築基礎、光環境設計、時裝效果圖、服裝工藝、服飾品設計、服裝材料設計、黎錦元素設計、黎錦藝術傳承與商業開發設計、黎錦編制工藝、中外動畫電影史、三維動畫特效合成、角色動畫技術、數字繪畫表現技法等。
就業方向:適應到各級各類策劃、設計、製作等相關單位,其中包括廣告、裝飾、服裝、展示公司的藝術設計部門以及報社、雜誌社從事設計研究工作,還可以到大、中、小學從事工藝美術教學及教育管理工作,並適應到各行政部門、公務員系統擔任與美術有關的工作。
繪畫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繪畫藝術技能,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了解古今中外優秀藝術遺產,並且有研究傳統與現代各種繪畫語言和技法,領悟造型藝術的普遍規律,全面地提高文化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能夠從事美術創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繪畫分為三個專業方向:油畫、國畫、水彩
主要課程:素描、色彩、藝用人體解剖、透視學、色彩學、構圖學、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油畫靜物、油畫人物、油畫人體、油畫材料與技法、油畫創作;花鳥、人物、山水、重彩材料表現研究、中國畫創作;水彩靜物、水彩風景、水彩畫創作、丙烯畫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文化教育、博物館、專業畫院、新聞出版、設計和創作研究等部門工作,也適應到公共事業單位及政府職能部門從事美術有關的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音樂學院
音樂學專業(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音樂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具有一定的音樂理論素養和素質的音樂表演或音樂創作技能,能夠在文化管理、音樂演出、影視製作、音樂教育等機構從事音樂表演、音樂創作、音樂教學和科研,以及與文化藝術有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音樂學專業分音樂教育和音樂表演兩個方向。
主要課程: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和聲學、藝術概論、民族民間音樂與欣賞、合唱與指揮、中國音樂史與作品欣賞、外國音樂史與作品欣賞、曲式與作品分析、民族民間音樂、音樂教學論、聲樂、鋼琴、器樂、即興伴奏、多媒體音樂教學技術、音樂美學、形體與舞蹈編導、歌曲創作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應到大、中、小學從事音樂教育及教育管理工作,也適合在政府職能部門、公共事業單位從事文藝宣傳、群眾文化等方面與音樂有關的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舞蹈學(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舞蹈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各類文藝團體、大中小學校、文化(藝術)館、青少年宮等單位從事舞蹈表演、舞蹈教學和舞蹈編創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舞蹈學專業分舞蹈教育和舞蹈表演兩個方向。
主要課程:舞蹈基礎訓練、中國民間舞、中國古典舞身韻、劇目排練、現代舞基訓、編舞技法、舞蹈史、舞蹈概論、樂理與視唱、舞蹈解剖學、舞蹈名作欣賞、舞蹈教育學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大、中、小學從事音樂舞蹈教學及教學管理工作,還適合在政府職能部門、公共事業單位從事文藝宣傳、群眾文化等方面與舞蹈有關的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專業(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體育教育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術、基本技能和學校體育教育工作規律,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有所專長,從事學校體育教學、訓練與競賽,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學校體育管理、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複合型體育教育人才。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體育保健學、學校體育學、體育心理學、體育統計學、體育概論、田徑、體操、排球、足球、桌球、遊泳、武術、網球、藝術體操、健美操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中小學校從事體育教學、訓練與競賽,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學校體育管理等工作,也適合在政府職能部門、公共事業單位從事體育活動的策劃、組織與管理等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社會體育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紮實的社會體育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術,知識面寬、素質高、綜合能力強,能在社會體育領域中從事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諮詢指導、經營開發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複合型專門人才。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主要課程: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體育心理學、運動處方、體育康復學、體育社會學、社會體育概論、體育管理學、體育經濟學、體育健身原理與方法、養身導引術、遊泳與救生、健美操、太極拳、定向運動、網球、籃球、排球、足球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公共事業單位、社會體育管理機構、體育協會、俱樂部、運動場館、各級學校等部門從事群眾體育的組織管理、體育健身諮詢指導、體育教學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社會體育專業(體育旅遊與運動康複方向 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體育旅遊與運動康復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從事體育旅遊、運動健身與康復指導所需要的綜合職業素質和實踐能力的複合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體育社會學、社會體育概論、體育管理學、體育經濟學、旅遊學概論、導遊學概論、體育旅遊導論、旅遊市場營銷、旅遊經濟學、旅遊法規、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健康教育、體育保健學、運動處方、體育康復學、運動損傷現場急救與處理、遊泳與救生、太極拳、養生功法、定向運動與野外生存、健美操、網球、羽毛球、桌球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宜在旅遊景點、賓館、旅行社和戶外運動俱樂部等企事業單位從事旅遊體育技能指導、經營管理、旅遊市場開發、旅行社管理及運動健身與運動康復指導等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運動訓練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競技運動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現代科學訓練理論與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職業道德以及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勝任各專業和職業運動隊、各級業餘體校、各類高等院校、體育傳統學校和體育行政管理部門的教學、訓練、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運動心理學、運動訓練學、運動選材學、運動訓練管理學、田徑、籃球、排球、足球、遊泳、摔跤、柔道、拳擊、跆拳道、舉重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政府職能部門、公共事業單位、相關專項的專業隊、各類體育學校、體育中心、體育俱樂部從事教練、教學及運動訓練科研、管理工作,也適合在公安系統和軍隊中從事特殊工種的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民族傳統體育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運動隊、學校及社會體育領域中從事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訓練、健身指導、管理和科研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運動心理學、運動訓練學、傳統體育養生、養生功法、民族傳統體育概論、武術套路、技擊格鬥、龍獅運動訓練、摔跤、拳擊、跆拳道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各類學校、業餘體校、武術館(院)、各級體育部門及武術運動隊、公安、部隊、健身機構、武術研究機構等單位從事訓練、教學、管理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數學與統計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夠適應基礎教育發展的優秀教育人才,主要學習數學與應用數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受到數學基礎理論、教學教育、數學建模、計算機和數學軟體方面的基本訓練,在數學理論、應用以及數學教育教學上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先進的數學教育理念、科學的人才觀、教學觀和較高的科學素養、較強的創新意識,具備科學研究、教學、解決實際問題及軟體開發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較強的更新知識的能力。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普通物理、複變函數、初等數學研究、Matlab與數學實驗、常微分方程、數學建模、概率論、實變函數、近世代數、組合數學、數學教學論、C語言程序設計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中等學校(包括普通中學和職業中學)從事教學與管理,或在相關的科技、經濟、金融等部門從事研究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是以信息科學、計算科學、運籌與控制論相結合的交叉學科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知識,掌握信息科學和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運用所學知識和熟練的計算機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普通物理、離散數學、算法與數據結構、Matlab與數學實驗、常微分方程、數學建模、概率論、數值分析、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資訊理論基礎、資料庫技術及應用、管理信息系統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科技、教育和信息產業等部門從事研究、教學、應用開發及管理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
統計學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必要的數學基礎以及紮實的統計專業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較寬的知識面,有較強的經濟核算和社會適應能力,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分析數據,具有廣泛適應性的「複合型和應用型」高素質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微積分、高等代數、概率論、數理統計學、統計學導論、宏微觀經濟學、國民經濟統計、應用時間序列分析、應用多元統計分析、經濟應用寫作、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經濟法概論、審計學、中級財務會計、證券投資分析、統計軟體包、會計電算化、計算機基礎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企事業單位從事統計、會計、成本核算管理等工作,或在政府部門從事統計業務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碩士研究生。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物理學專業(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物理基礎知識、物理實驗技能和物理教學技能,能在物理或相關的領域從事教學、科研、技術應用開發和管理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原子物理學、電工學、理論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計算機輔助物理教學、物理數值模擬、物理課程與教學論、現代教育技術、機械製圖、資料庫及其應用、普通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學生可在中等以上學校從事基礎物理教學和科研工作,還可在與信息、材料和能源等領域相關的企業、事業單位從事相關的科研和管理工作。另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研究生。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受到嚴格的專業技能訓練和科學研究初步訓練,能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及相關領域和行政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管理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工程製圖、電路分析原理、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電子線路、電磁場理論、高頻電子線路、通信原理、信號與系統、單片機應用技術、C語言、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EDA技術、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輔助電路設計、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算法與數據結構、信號與系統、MATLAB應用、JAVA程序設計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在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事業單位從事電子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等相關領域的科技開發、技術支持、生產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在職業技術院校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另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研究生。
自動化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自動控制理論、信息理論、電子技術和技術開發等專業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自動控制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產品設計、生產管理及教學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工程製圖、電路分析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電機與電力拖動、過程控制、運動控制、信號與系統、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單片機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PLC控制器、傳感器技術、過程檢測與儀表、計算機網絡、電子測量技術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在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和電力、交通、通信等部門從事電力系統、智能控制系統、運行與維護等方面的技術信息處理、實驗分析、信息處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職業技術院校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另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研究生。
化學與化工學院
化學專業(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化學專業知識,掌握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夠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和理論從事化學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質化學教師及化學專業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儀器分析化學、結構化學、化工基礎、化學教學論、大學化學實驗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高等或中等學校從事化學教學、化學研究和管理工作,也適合在與化學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或培訓部門從事教學、科研及管理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研究生。
應用化學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化學專業基礎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的、能夠勝任與化學化工相關工作的各類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有機合成、化工原理、精細化工、化學工藝學、工業分析、應用電化學、食品化學、環境化學、化工製圖、儀器分析、大學化學實驗、有機合成實驗、精細化工實驗和化工原理實驗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化學化工、醫藥、環保、食品、商檢等行業從事相關工作和應用基礎研究、應用技術開發(尤其在海南國際旅遊島低碳經濟技術領域)及管理工作等。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研究生。
製藥工程(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化學製藥、生物製藥、中藥製藥及藥物製劑方面基本理論知識、實驗技能和工程實踐能力,能在製藥、精細化工、農藥、生物化工等行業從事產品的研製開發、生產以及應用研究和經營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本專業以化學與化學工程主幹學科為支撐,涵蓋化學製藥、中藥製藥、生物製藥和藥物製劑4個方向。本專業採取寬口徑人才培養計劃,體現了寬口徑、厚基礎、重能力的綜合性人才培養要求。本專業主要課程:高等數學、普通物理、無機化學及實驗、有機化學及實驗、物理化學及實驗、分析化學及實驗、生物化學、化工原理及實驗、藥物合成及實驗、化學製藥工藝學,藥理學、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劑學、生物製藥、應用光譜解析,藥用高分子材料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製藥企業、藥物研究開發單位、醫藥貿易企業和藥政管理部門從事應用基礎研究、科技開發和技術管理工作,也適合在醫藥院校從事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研究生。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專業(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生物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能在高等和中等學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植物學、動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微生物學、生物工程概論、植物生理學、人體解剖生理學、學科教學論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高等或中等學校從事教學、科研、管理工作,也適合在與生物科學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從事與生物科學相關的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有進一步深造的基礎和發展潛能,可以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生物技術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生命科學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現代應用生物技術,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在生物技術及其相關領域從事生命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酶工程、發酵工程、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生物化學、生物化學技術、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環境生物技術、食品生物技術、生物技術製藥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食品、生物製藥、環境保護、農林等行業從事研究、設計、生產、新產品開發、教學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進一步深造的基礎和發展潛能,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園林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園林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具有一定的理論研究、科技開發和管理能力,能適應園林科學、經濟社會和城市建設發展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素描、水彩、植物學、園林設計、園林藝術、測量與遙感、園林苗圃學、園林花卉學、園林樹木學、景觀生態學、園林綠地規劃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宜在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園林、風景旅遊、林業、環境保護等部門以及廠礦企業、花木企業從事城鎮園林綠地系統及園林植物應用等方面的規劃設計、生產管理或科研、教學工作。有進一步深造的基礎和發展潛能,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地理與旅遊學院
地理科學專業(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地理科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從事本專業教學、科研和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地理學導論、地圖學、自然地理學、環境保護概論、經濟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遙感概論、地理信息系統、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城市地理學、地理教學論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中等學校從事地理學科教學和研究工作,也適合到科研、行政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本學科開發研究和管理等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旅遊管理(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旅遊管理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掌握現代旅遊學的基本理論和實踐技能,能在各級旅遊管理部門和旅遊企事業單位從事旅遊管理與服務、旅遊開發與規劃、旅遊職業教育及相關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旅遊學概論、管理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旅遊心理學、公共關係學、飯店管理原理、市場營銷學、旅行社管理、旅遊經濟學、旅遊企業財務管理、管理信息系統、客源國概況、旅遊資源學、生態旅遊、旅遊地理學、旅遊規劃與開發、導遊業務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各級旅遊管理部門、旅遊企事業單位從事旅遊管理與服務、旅遊開發與規劃、旅遊職業教育及相關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旅遊管理(二年制 專科升本科)
培養目標: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系統掌握旅遊學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掌握現代旅遊學的基本理論和實踐技能,能在各級旅遊管理部門和旅遊企事業單位從事旅遊管理與服務及相關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招生對象:海南省全日制普通高校應屆專科畢業生、其他省區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海南籍應屆專科畢業生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旅遊心理學、市場營銷學、飯店管理原理、旅行社管理、旅遊資源學、旅遊景區管理、旅遊經濟學、旅遊地理學、客源國概況、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旅遊英語、旅遊飯店前廳管理、客房服務與管理、導遊業務、餐飲管理與服務、管理信息系統與旅遊電子商務、旅遊禮儀、生態旅遊、旅遊政策與法規、導遊基礎知識、旅遊文化學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旅行社、星級酒店、景區、綜合型旅遊企業等以及各級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管理和服務工作。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資源環境、城鄉規劃及相關領域的科研、教學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地球系統科學、測量地圖學、管理科學、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建築設計原理、素描與色彩、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遙感應用、地理信息系統應用、環境科學、區域分析與規劃、計算機製圖、城市規劃原理、國土規劃、土地評價與土地管理、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影響評價、城市詳細規劃、村鎮規劃、城市設計原理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科研機構、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資源環境、城鄉規劃及相關領域的科研、教學和管理等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師範類和非師範類 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熟練應用資料庫、計算機網絡、數字媒體和程序設計等技術解決實際問題,能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開發應用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概率與數理統計、離散數學、模擬電子技術與數字邏輯、計算機科學概論、計算機系統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作業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技術、資料庫原理及應用、多媒體技術、軟體工程、軟體項目管理、算法分析與設計、編譯原理、數據通信原理、人工智慧導論、圖形圖像處理、數字媒體技術、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等。
培養方式:前三個學期共同學習通識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第四學期根據學生學業成績及相關規定,再次在專業內進行師範與非師範的分類培養,以利學生成才。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到國內外電信運營商、通信設備生產企業、軟體企業從事技術開發工作,也可以到其他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的信息技術部門、科研機構從事計算機領域的技術開發和管理等相關工作,也適合到中等職業學校、中小學和技能培訓機構從事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和科研工作。此外,畢業生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學科的研究生和工程碩士。
教育技術學專業(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科學素養,掌握教育技術和教師教育理論、教學設計和課程開發、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媒體藝術、視頻節目製作,教育軟體設計與開發等方面的知識,具有較強教師教學技能、數字媒體製作技能和創新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教育技術學導論、教學系統設計、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遠程教育應用;學習科學與技術,信息技術教育應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論、教學技能訓練;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資料庫原理及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攝影技術、動畫製作、電視節目製作與編導、教育軟體分析與設計、多媒體課件設計與開發、培訓課程設計與開發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各級各類學校從事信息技術及計算機課程教學;在教育技術中心、網絡和遠程教育機構從事數位化教育資源開發與管理;在文化和傳媒機構從事攝影、攝像及電視節目編導與製作;在IT領域從事軟體開發、網頁設計與製作;在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部門從事人才培訓、人力資源管理等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電子商務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經濟與管理理論基礎,同時具有較強的信息技術應用與整合能力,能綜合運用商務管理與信息技術方面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與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能夠在各類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機構從事電子商務、電子服務與電子政務解決方案規劃、設計、開發和運作管理的高素質、複合型應用人才。
主要課程:經濟學原理、會計學原理、商務與經濟統計、電子商務概論、管理學概論、國際金融;商務網站建設、網頁製作與實踐、高級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資料庫原理、計算機網絡與通訊;管理信息系統、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案例分析、電子商務系統規劃與設計、網絡營銷、移動商務技術、電子支付與網絡金融、電子商務安全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各類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機構從事電子商務、電子服務與電子政務解決方案規劃、設計、開發和運作管理等工作;也適合到各類學校、各級教育培訓機構從事電子商務課程教學與培訓工作。此外,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的碩士學位。
軟體工程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以IT產業和市場需求為導向,面向軟體工程領域的國際前沿,培養學生成為掌握計算機軟體基本理論知識、軟體工程領域專業知識和先進的實用技術,具備軟體開發、測試和軟體項目管理能力,能夠從事軟體系統分析、開發、測試、維護和軟體項目管理並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實用型高級軟體設計、開發及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離散數學、計算方法;軟體工程概論、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分析、作業系統、計算機組成與體系結構、資料庫管理系統、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編譯原理;軟體體系結構、軟體需求分析、軟體項目管理與CMM、軟體測試與維護、UML與軟體建模;Java開發技術、.Net平臺應用技術、嵌入式開發技術與應用、人機互動技術、計算機圖形學、信息安全技術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在國內外IT企業、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政府機關等單位從事軟體工程領域的研究、設計、開發、組織與管理工作。此外,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初等教育學院
小學教育專業(中文與社會方向、英語教育方向 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培養能掌握紮實的小學教育教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教育教學技能,具備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素質,能適應新世紀科技與教育事業發展需要的小學語文、社會學科和小學英語學科教師,培養小學教育的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專家型教師和優秀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小學生心理學、小學教育學、課程與教學論、班級與學校管理、教育研究與專業發展、教育心理學、教師口語與普通話訓練、音樂基礎、美術基礎、小學生趣味體育遊戲、小學生律動操。中文與社會方向:漢語通論、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兒童文學、外國文學、中國文化概論、文學理論、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技能訓練;英語教育方向:英語語音、英語口語、英語聽力、綜合英語、專業英語、英語寫作、小學英語課程與教學論、小學英語課程教學技能訓練。
培養方式:前三個學期共同學習通識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第四學期根據學生學業成績及相關規定,再次在專業內進行中文與社會方向與英語教育方向的分類培養,以利學生成才。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小學或教育教學研究、管理部門從事小學語文與社會學科或小學英語學科教學、研究等工作,擔任小學教育的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專家型教師和優秀管理人才的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與科學方向(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培養能掌握紮實的小學教育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教育教學技能,具備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素質,能適應新世紀科技與教育事業發展需要的小學數學與科學學科教師。培養小學教育的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專家型教師和優秀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小學生心理學、小學教育學、課程與教學論、班級與學校管理、教育研究與專業發展、教育心理學、教師口語與普通話訓練、音樂基礎、美術基礎、小學生趣味體育遊戲、小學生律動操、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小學數學基礎理論、初等數論、概率與數理統計、普通地理學、普通物理、物質科學(化學)、生命科學、小學數學解題研究、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技能訓練、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小學或教育教學研究、管理部門從事小學數學與科學學科的教學、科研等工作,擔任小學教育的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專家型教師和優秀管理人才的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經濟與管理學院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具備現代行政管理理論、管理技術及實踐管理能力的德才兼備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管理心理學、公共財務、公共關係學、公共政策學、工商行政管理、管理經濟學、應用統計學、社會保障、管理信息系統、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管理文秘、旅行社經營管理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文教、環境、保險、社區服務等政府職能部門、公共事業單位、企業單位以及各類大中專院校從事業務管理工作、政策研究諮詢工作和專業教學及科研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人力資源管理、管理學、經濟學、心理學等方面知識和能力的複合型、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計算機專業應用、西方經濟學、管理學原理、組織行為學、會計學原理、管理信息系統、市場營銷學、管理統計、勞動經濟學、管理思想史、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酒店人力資源管理學、人力資源開發與培訓、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勞動關係與勞動法、社會保障概論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各類工商企業、各級黨政機關(組織部門與勞動人事部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新聞文化和社會團體、社區組織從事人力資源管理、職業生涯指導以及教學科研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經濟學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未來經濟發展和經濟管理需要,具有紮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具有比較熟練地運用現代經濟分析方法和手段進行社會經濟調查、經濟分析和實際操作及向經濟學相關領域擴展和滲透能力,能夠從事經濟理論與經濟政策研究及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資本論》、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財政學、貨幣金融學、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計量經濟學、經濟學說史、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經濟法等。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諮詢機構、大型企事業單位、金融證券基金行業、國際交流與合作機構等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金融學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金融學的基本理論和業務技能,掌握外匯、外資、國際結算等涉外金融基礎理論,能在國際和國內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期貨、信託、投資等金融機構、政府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國際金融、國際金融市場學、國際經濟法、國際投資、國際結算、外匯交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函電、國際貿易實務、進出口信貸實務、金融專業英語、政治經濟學、投資學原理、會計學、貨幣金融學、保險學、財政學、統計學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國內外商業銀行、政府部門、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政策性銀行、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保險公司、城鄉信用合作社、村鎮銀行、貸款公司以及上市股份公司的證券部、財務部等相關部門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會計學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政府職能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會計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財務管理、統計學、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國際會計、涉外企業會計、旅遊企業會計、市場營銷學、管理會計、審計學、財政學、經濟法、管理學、管理信息系統、政治經濟學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企事業單位、財務公司、會計事務所及政府職能部門從事會計實務方面的工作。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較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高素質複合型涉外經貿人才。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國際投資、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財務管理、國際貿易結算、高等數學、貨幣金融學、財政學、會計學原理、統計學、經濟法、國際商務談判、外貿函電、外貿英語、國際營銷管理等。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可在外向型企業、外貿公司、政府對外經濟貿易管理部門、國民經濟綜合部門、相關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業務、管理、市場營銷、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到各大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等。此外,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答考生問
1、海南師範大學2012年的招生計劃如何?
今年我校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招收47個本科專業,招生計劃總數為4300人。
2、海南師範大學2012年在各省招生錄取批次是怎樣的?
2012年我校在全國30省市均在本科二批招生,海南省部分專業在本科一批招生。最終的分批次專業招生計劃以各省區招辦公布的數據為準。
3、今年海南師範大學的新增專業是什麼?
我校2012年新增了兩個專業:國際經濟貿易專業和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
4、今年海南師範大學有哪些專業實施「分流培養」辦法?如何實施?
今年我校以下幾個專業實施「分流培養」辦法:漢語言文學(師範和非師範)、英語(師範和涉外文秘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師範和非師範)、小學教育(中文與社會方向和英語教育方向)。
漢語言文學、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的考生入學後前3學期共同學習通識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第四學期學生根據各自前3學期的學業成績和志向及相關規定,再次在本專業內選擇就讀師範專業或非師專業。根據學校制定的「分流培養方案」,由相關院系組織實施考核,對選擇就讀師範專業或非師專業的學生進行分流培養。
小學教育(中文與社會方向)、小學教育(英語教育方向)的考生入學後前3學期共同學習通識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第四學期學生根據各自前3學期的學業成績和志向及相關規定,再次在專業大類內選擇就讀的專業方向。根據學校制定的「分流培養方案」,由相關院系組織實施考核,對選擇就讀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進行分流培養。
5、海南師範大學有幾個校區?
我校現有龍昆南校區、桂林洋校區、靈山校區共三個校區,佔地面積150萬平方米。學校創建於1949年,為了學校的發展和為廣大師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科研及生活環境,學校於2008年始已逐步將部分學院及專業分批次遷至桂林洋校區。
6、海南師範大學的師資隊伍情況如何?
我校現有師資869人,教授、副教授538人,具有碩士以上學歷575人,其中具有博士學歷223人。有國家突出貢獻和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3人,首批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1人,教育部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4人,全國模範教師3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海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37人。
7、海南師範大學有哪些省級重點學科?
我校有海南省省級重點學科5個:生態學、中國現當代文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有機化學、基礎數學。
8、海南師範大學有哪些特色專業?
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生物科學、小學教育、藝術設計。
省級特色專業(9個):思想政治教育、英語、漢語言文學、美術學、化學、地理科學、音樂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新聞學。
9、海南師範大學的科研及教學基地情況如何?
省部共建實驗室(2個):海南省熱帶藥用植物化學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熱帶動植物生態學重點實驗室
省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3個):海南省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基地、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海南省南海區域文化研究基地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化學實驗中心、生物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物理與電子技術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與信息技術教學實驗中心、大學外語網絡教學中心
10、海南師範大學獎學金和助學金的種類和「扶困助學」措施?
國家設立的獎助學金: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
海南省設立的獎學金:海南省優秀貧困大學生獎學金
學校自主設立的獎學金:專業獎學金
社會設立的獎學金:黃華康獎學金、保險公司獎學金、李興福優秀學生獎學金、黃群嵐優秀大學生獎學金、建設銀行少數民族優秀大學生獎學金、孝廉獎學金、吳多泰創新獎學金等。
另外,為了幫助經濟困難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學校建立了包括「獎、借、助、補、減」和「綠色通道」在內的貧困生資助體系,通過獎助學金、助學貸款、困難補助、減免學費、勤工助學等方式對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資助範圍面廣。2006年,我校設立了「愛心助學基金」,為品學兼優的學生提供無息借款,每次借款最高達3000元。
11、海南師範大學有哪些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
目前我校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專業(11個):教育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化學、生物學、地理學、美術學。
教育學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學科領域(3個):學科教學(語文)、學科教學(數學)、教育管理。
12、海南師範大學的在校學生是否有出國(境)的交流和學習機會?
我校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招收來華留學生的高等院校,現在已與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58個國家100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係,互派學者訪問講學,互派學生交流培養,開展學術交流及合作辦學,每年都選送一些品學兼優、外語水平較好的學生到國外大學留學,並互認學分。
近年來,我校對外交流日益增加,學校自2011年啟動了與英國大學課程合作項目。
13、海南師範大學的畢業生的就業率怎麼樣?
海南師範大學的畢業生歷來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海南省中學的校長、特級教師中有90%以上是我校畢業生,各級政府機關中我校畢業生人數不少,且層次較高。目前,學校對本科專業設置進行了全面調整,對我校畢業生的就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
14、海南師範大學的學生在校期間可否輔修第二專業,如何輔修?
輔修專業在海南師範大學全日制本科在校生中實行。符合修讀輔修專業要求的學生,每學期第三周前向所在學院提出書面申請,填寫《海南師範大學本科學生跨專業選修課程申請表》,由所在學院進行資格審查,經教學主管部門批准後,學生可以從在校第二學年或第三學年開始修讀,每人只能選讀一個輔修專業。
15、海南師範大學的新生入學後是否有轉專業的機會?如何申請?
在符合學校的相關規定的情況下是可以轉出或轉入其他專業的(轉專業的學生數量控制在各專業該年級學生總數的5%以內)。只要符合《海南師範大學關於學生轉專業的管理規定》的學生即可向學院提出轉專業的申請,通過學院及教務處的預審後,仍需要通過學校組織的相關考試。原則上按同一或相近學科門類轉。文理不可互轉;藝術類、體育類、中英合作項目類學生不能轉其他普通類專業。
16、貴校在招生錄取工作中都有哪些具體的原則?
答:海南師範大學招生錄取工作中具體遵循以下原則:
(1)認真貫徹執行教育部制定的招生政策及有關規定,堅持德智體全面衡量,以高考成績為主要錄取依據,在考生政審合格,符合國家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前提下,按考生所報志願順序,擇優錄取。
(2)在高考成績達到相應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按照不超過我校在有關省份招生計劃120%的比例、第一學校志願實行平行志願的省份按不超過105%的比例調閱考生檔案。
(3)錄取專業時,根據考生填報我校各專業志願的具體情況,由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第一專業志願無法滿足的,安排第二、三、四、五專業志願,直到滿足計劃為止。所有專業志願都無法滿足的,如果服從專業調劑,將由學校根據分數調劑到相應專業,不服從調劑的,做退檔處理;對於實行平行志願的省,遵守各省級招辦的投檔和錄取原則,由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直到滿足計劃為止。
(4)在高考成績和填報志願均相同的情況下,錄取與所報專業相應的科目成績較高的考生。
(5)對未報我校志願,但填報服從院校調劑的考生,在我校專業未錄滿的情況下,可以錄取;對雖填報我校志願,但又未填報服從我校專業調劑的考生,在所報專業已錄滿的情況下,不予錄取。
(6)對部分實行高考選考科目和錄取方式改革的試點省份,按照我校在該省份公布的選考科目等級和該省份招生考試主管部門的有關錄取規定執行;若某些專業(類)按選考科目錄取生源不足時,我校參照考生所在省份招生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可調劑錄取選考其它科目並達到相應科目等級規定的考生。
(7)報考漢語言文學、英語(含涉外文秘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的考生入學後前3學期共同學習通識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第四學期學生根據各自前3學期的學業成績和志向再次在本專業內選擇就讀師範專業或非師專業。根據學校制定的「分流培養方案」,由相關院系組織實施考核,對選擇就讀師範專業或非師專業的學生進行分流培養。
(8)報考小學教育(中文與社會方向)、小學教育(英語教育方向)的考生入學後前3學期共同學習通識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第四學期學生根據各自前3學期的學業成績和志向再次在專業大類內選擇就讀的專業方向。根據學校制定的「分流培養方案」,由相關院系組織實施考核,對選擇就讀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進行分流培養。
(9)除運動訓練、民族傳統體育單獨招生等專業提前招生外,我校認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招生考試機構有關加分或降分投檔的政策規定。
(10)報考體育教育、社會體育專業的考生在文化課成績符合所在省體育類相應批次出檔條件的前提下,按體育專業省統考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高水平運動員錄取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考生須通過我校組織的選拔測試並取得入圍資格,高考成績達到規定分數線,我校方能錄取。
(11)報考藝術類專業的考生在文化課成績符合所在省二本藝術類出檔條件的前提下,除海南等省考生採用本省2012年藝術專業統考成績外,其他省份的考生必須取得我校在當地組織的專業加試入圍通知書(如果所在省組織藝術專業聯考,考生還須同時取得省聯考合格證),按我校組織的專業成績,按美術類、音樂類和舞蹈類分類分別排序,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12)所有專業(類)錄取男女生無比例限制。
(13)我校招收的各專業考生,外語語種原則上為英語。新生入學後,以英語、日語、德語作為公共基礎外語安排教學。
(14)我校將及時公布錄取結果,考生可登錄我校主頁的招生信息網頁在線查詢。
17、海南師範大學的住宿費和住宿條件如何?
學生的住宿由學校根據各學院的情況統一安排。住宿標準如下:
(1)4人間公寓:每人1200/年。組合家具(床、衣櫃、書桌、椅子、書架)風扇、獨立衛生間。
(2)6人間公寓:每人800/年。組合家具(床、衣櫃、書桌、椅子、書架)風扇、獨立衛生間。
(3)8人間普通公寓:500/年。雙層鐵床、書桌、凳子、風扇、每層公共衛浴。
18、學校的地理、氣候、交通如何?
海南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椰風流韻,芳林疊翠,花繁葉茂,碧海藍天,四季如春,平均溫度在24度左右,全年空氣指數「優」。學校坐落於海南省省會城市海口,龍昆南校區位於海口市中心區,桂林洋校區位於海口市桂林洋經濟開發區,交通十分便捷,同學們可選擇搭乘飛機、火車、輪船或者汽車抵瓊。(我校在湛江火車站、廣州火車站、廣州火車東站均設新生接待點;學生搭乘輪船、火車或汽車抵瓊的,我校在海口秀英港、海口火車站、海口汽車東站、西站、南站設點迎接待新生;搭乘飛機至海口美蘭國際機場的學生,可搭乘21路公交車直達龍昆南校區。)
五、諮詢及聯繫方式
地 址:海南省海口市龍昆南路99號
郵 編:571158
諮詢電話:錄取諮詢:0898-65888710 0898-65880571(傳真)
「獎、貸、借、助、補、減」政策諮詢:0898-65882981
學籍、教學管理諮詢:0898-65882130
學校主頁:http://210.37.0.30/ E-mail: hszsbhj@tom.com
招辦網頁:http://210.37.0.30/zhaosheng/
聯 系 人:歐陽老師 韓老師 張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