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韓老師
來源|山西測量(ID:shanxiceliang)
平曲線表分解(部分新課程劇透)
要想快速的分解平曲線表各個線元,首先需要讀懂平曲線表,從以下幾點:
①確認計算坐標範圍內的每個交點包含圓曲線的半徑、緩和曲線數量、長度和參數。這些數據一般在平曲線表中的曲線要素值一欄中。
②確認各個交點圓曲線和緩和曲線的五大主點樁號。一般在曲線主點樁號一欄中。需要考慮的是計算範圍的「起點」與第一個交點前進方向的主點樁號之間的距離。
③確認交點間直線長度和交點方位角(計算方位角)。交點間有無直線有利於判斷緩和曲線完整與否,因為只要緩和直線一頭接直線,那麼該緩和曲線半徑一定是從圓曲線定值到直線無窮大處的。計算方位角是為了確認起算方位角,或者有時在計算ZY和ZH點或YZ和HZ點的坐標時需要。如下圖:佳木鎮互通E匝道
上圖中可以得知,該平曲線由2條圓曲線和3條緩和曲線組成,沒有直線。首先JD1有2條緩和曲線,43.16和44.01,表中沒有給出圓曲線的長度,給出了半徑,通過前面學習的圓曲線要素計算公式我們可以計算,但是沒有必要,從表中第10列曲線長度147.3878表示兩條緩和曲線+圓曲線的總和,所以圓曲線長度為147.3878-43.16-44.01=60.2178,對應的曲線主點樁號如下圖:
上圖中起點處標註的?H是現在我知道這是一條緩和曲線,而它起點是半徑是無窮大(接直線)還是定值需要判斷該條緩和曲線完整與否,利用公式A=R x Ls1,70≠60*43.16所以為非完整緩和曲線,那麼?H即可確認為YH點,而YH作為起點半徑判斷就利用非完整緩和曲線半徑判斷公式:
A^2=[ (R大*R小) ÷(R大-R小)]*Ls
R大=(A^2*R小÷(A^2- R小*Ls)
R小=(A^2*R大)÷(A^2+R大*Ls)
R大=(70^2*60÷(70^2- 60* 43.16)=127.25
R小=(A^2*60)÷(70^2+60* 43.16)=39.25
說明起點半徑為127.25或者39.25,一般選擇大者。
JD2有1條緩和曲線,長度103.207,表中0表示對於交點2來說第一緩和曲線不存在,只有圓曲線和第二緩和曲線,第10列曲線長度150.642-103.207=47.435即為圓曲線長度,與曲線要素值一欄主點樁號核對如下圖:
JD1一行中曲線主點樁號第17第二緩和曲線終點EK0+147.388與JD2一行中第14列圓曲線起點EK0+147.388樁號相同,那麼就說明JD1的第二緩和曲線接在JD2的圓曲線上,即為兩個圓曲線夾一段緩和曲線。JD2第二緩和曲線終點H?判斷與上面講解的JD1起點判斷一樣,先判斷緩和曲線是否完整利用公式A=R x Ls1,130≠160*103.207,那麼該緩和曲線為非完整緩和曲線,同理H?即可確認為HY點,而HY作為起點半徑判斷就利用非完整緩和曲線半徑判斷公式:
A^2=[ (R大*R小) ÷(R大-R小)]*Ls
R大=(A^2*R小÷(A^2- R小*Ls)
R小=(A^2*R大)÷(A^2+R大*Ls)
R大=(130^2*160÷(130^2- 160*103.207)=6989.247
R小=(130^2*160+)÷(130^2+160*103.207)=80.926
說明起點半徑為6989.247或者80.926,一般選擇大者。上面所涉及的計算其實都不需要手算,都有計算軟體,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分解,半徑判斷和完整與否都利用電腦軟體或者手機軟體。
以上就是如何將平曲線表線元分解,是判斷使用平曲線使用交點法計算還是線元法計算的基礎,對於新手來說剛開始比較慢,不容易直接輸入軟體,建議大家先自己分解,自己畫草圖,如下圖:
這是我學習時自己畫的草圖,有一個小錯誤希望你發現,那就證明你學會了。
-END-
【作者:韓老師】
理性雙魚男,正能量傳媒人。想要得到,你就要學會付出,要付出還要堅持,如果你真覺得很難,那你就放棄,如果你放棄了就不要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