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使用筆記本多麼在意,其內部風扇和散熱鰭片的縫隙內都會不斷吸引灰塵和毛屑,當它們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影響到風道的暢通,無法及時排出CPU/GPU的熱量,最終導致過熱降頻進而引起系統卡頓、自動重啟和不斷死機等問題。當你感覺筆記本變得越來越熱之際,往往就意味著它需要進行一番除塵清灰的保養維護了。
被灰塵和毛屑堵住的散熱鰭片
確認清灰的必要性
對筆記本而言,除塵清灰就好比進行一番「手術」,需要對整機進行比較深度的拆機才能完成。在各大筆記本廠商的售後服務政策中,除塵通常屬於收費服務,需要用戶自行承擔60元到200元不等的費用,而自行拆機除塵又會影響質保。因此,我們至少要先了解筆記本在什麼時候才需要進行清灰,減少非必要情況下的繁瑣與開銷。
完整的除塵清灰需要拆到這一步,在裝回熱管前還需重新在晶片表面塗抹矽脂
我們可以在電腦上安裝魯大師、AIDA64等集成溫度監控的軟體。以魯大師為例,在「溫度管理」選項卡中就能看到主要硬體的溫度變化。如果你的筆記本在非遊戲狀態CPU溫度就頻繁超過85攝氏度,GPU溫度超過75攝氏度,處理器和顯卡對應的鍵盤和底蓋區域發熱明顯,手貼近散熱出風口也感覺不到明顯的風量,那就說明散熱鰭片已經堵住了,到了不得不除塵清灰的地步了。
了解拆機方案和難度
CFan曾在《想給筆記本清灰升級?先了解下如何拆機吧!》介紹過拆機的基本思路,對於還未過保修期的筆記本,或是自認沒有足夠動手能力的用戶請不要輕易嘗試。一般來說,如果筆記本屬於擰下D面所有螺絲就能用撬棒工具拆卸底蓋的類型,稍有DIY經驗的用戶就都能搞定。
如果筆記本屬於需要從C面著手拆機的類型,建議還是將主機拿到售後客服中心進行付費清灰,因為這種機身結構涉及到更多隱藏螺絲和卡扣,以及鍵盤觸控板等更多排線的插拔,難度和危險係數很高。
散熱模塊的集成度
一款筆記本是否容易自行除塵清灰,主要的難度還體現在散熱模塊的集成度上。少數筆記本採用風扇、熱管、(覆蓋晶片表面的)散熱片和散熱鰭片一體化的設計,風扇無法單獨拆卸,需要拆下整套散熱模塊,這就屬於「高難度」的代表,同樣不適合普通用戶自行操作。
除塵清灰的基本思路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筆記本在設計之初就已經考慮到了後期的維護性,風扇、熱管和散熱片都是分離設計,各自由不同數量和規格的螺絲固定在主板上。我們只需先找到並擰下固定風扇的螺絲(通常在1顆~3顆),就能輕鬆將風扇部分與主板分離,此時我們就能輕鬆處理風扇出風口處對應散熱鰭片內的雜質了。
取下風扇時還需斷開它與主板間的排線
很多風扇的表面也有固定螺絲,擰下後就能拆下風扇表面的擋板,看到內部的扇葉和馬達,用皮吹(洗耳球)或牙刷等工具就能完成對其內部的清理。
如果筆記本使用時間超過了2年,作為晶片(CPU/GPU)和散熱片之間填充物的導熱矽脂也存在一定的風乾和老化的問題,從而影響散熱效率。此外,很多筆記本出廠塗抹的矽脂品質一般,如果你想進一步提升散熱效率,也可以從重新塗抹更高品質矽脂的角度加以應對。
有些螺絲表面貼有標籤,還有一些可能會隱藏在膠布或各種排線的下方
在拆下風扇後,我們還需擰下固定散熱片和熱管的螺絲,然後就能慢慢掀起整套散熱模塊。接下來就和DIY攢機的流程差不多了,擦乾淨晶片和散熱片表面的舊矽脂,塗抹新矽脂後重新安裝即可。
對了,有些筆記本內置的風扇轉速較低,動手能力強的用戶還可以考慮替換兼容的更高轉速的風扇來改善散熱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