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幕牆產品簡介:
最具中國特色的標誌性建築:水立方
建築是城市的名片,也是一個地方文化和經濟水平的象徵,也可以是一個國家對外傳揚文化的載體。像地球人都知道的中國長城,最具古代特色的皇家園林,故宮等等,無一不蘊藏著豐富的中國文化和折射出過去的輝煌。二、陶板發展歷程簡介:
當代陶板幕牆建築的代表:世博會中國館
陶板是當今建築界最新型的幕牆材料,具有環保、節能、防潮、隔音等優點。中國的陶板市場供應有很長一段時間完全依賴從海外進口,運輸成本高,供貨周期長,且安裝技術服務難以及時到位,制約了陶板在中國的推廣使用,陶板生產領域幾乎是一片空白。從2006年開始,中國開始自行研發、生產陶板,從生產能力和研發投入方面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截止到2011年年底,國內已經有30條生產線,年產量達到3000——5000萬平方,現在中國的陶板生產商已經能夠向市場供應成熟產品。融創合作的這個客戶就是中國陶板行業的龍頭和引領者,是國內最早從事和引進陶板和陶瓷太陽能生產技術的廠家,並於2011年6月13日在韓國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如今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陶板和陶瓷太陽能生產廠家。
三、陶板生產工藝簡介:
陶板是以天然陶土為主要原料,經過嚴格的原料篩選和處理,添加少量石英、浮石、長石及色料等其它成分,經過高壓擠出成型,然後低溫乾燥,再經過1200℃的高溫燒制而成。經過燒制的陶板因熱脹冷縮會產生尺寸上的差異,經高精度機械切割後,再經檢驗合格方可供應市場。可見,陶板的生產過程離不開溫度。
一般工業領域都是通過加熱的蒸汽來進行供熱。國家政策規定禁止上線燃燒效率低的10噸以下的燃煤鍋爐,大部分企業已經開始使用天然氣或者使用生物質燃料來進行供熱,雖然是響應了國家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號召,但是需要承擔的確實巨大的成本投入。於是,在低溫領域,特別是像陶板生產過程中的低溫乾燥環節,便出現了可替代性的水煤氣。水煤氣相比於天然氣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而且不像煤炭,汙染比較少,而且水煤氣更適合陶瓷工藝中的溼法成型,即減少了汙染,又節省了成本。可以說,水煤氣是陶板生產工藝中最理性的供熱「血液」。
四、多次去客戶生產基地談判,憑服務和性價比贏得客戶選擇:
7月中旬,融創銷售部餘經理接到一個客戶的來電,詢問水煤氣流量計,說厂部正在新建煤氣站,給產線上的定型設備,低溫乾燥設備及高溫燒制窯爐供熱,需要13套水煤氣流量計來監控水煤氣的用量。詳細了解了客戶的參數要求之後,餘經理給客戶做了個詳細的報價,並非常自信地告訴客戶我們融創的優勢和性價比,以及列舉了一些融創在福建的成功案例。客戶收到報價後,熱忱邀請餘經理前往他們漳州總部面談。考慮到這個客戶的用量與潛力,餘經理帶上技術部宋工前往客戶位於漳州的生產基地,當面溝通合同條款及細節問題,談判順利的話就當面蓋章定合同。在去之前,餘經理和宋工都在腦海裡想像這個企業的到底有多大,從他們網站得知這家公司是個上市公司,而且佔地面積1111畝,是中國的陶板龍頭企業。在趕往漳州的高速路上,看到高速路兩旁都有立著這家公司的大型廣告,餘經理和宋工更加堅定,這個客戶確實大有來頭。到了客戶的生產基地之後,客戶對餘經理的一句介紹性的話更是讓餘經理震驚,「從你剛才看到的尖頭到前面這一整塊的地都是我們的,這個園區就是以我們公司命名的」。
接待融創的是採購部經理和生產總監,禮貌性地聊了會兒家常,便開始進入主題,客戶講出他們的要求和顧慮,我們融創提出讓客戶放心的辦法,經過約20分鐘的談判,最終,雙方當面在合同上蓋章,合作正式達成。
五、送貨上門,安裝測試:
7月底,餘經理和技術部宋工再次前往漳州,這次是給客戶送貨,並現場指導安裝和調試。下圖是融創從現場拍攝回來的照片,供大家欣賞:
融創水煤氣流量計運抵客戶現場,入庫員在拆包清點數目
現場的煤氣站和供氣管道
現場的高溫隧道窯和新建的自動化流水產線,全長大約1裡地,廠裡的員工都是靠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
客戶現場流水線上正在生產過程中的陶板
現場焊工冒著酷暑爬到高4米的管線上焊接開孔,然後將融創水煤氣流量計用繩子綁住拉到4米高的管線上安裝
焊工在管道上面焊接流量計,融創宋工在下面先接線
融創水煤氣流量計以及用來做補償運算的壓力變送器和溫度傳感器都已經安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