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北京市委黨校
北京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
——《北京人口藍皮書》
我們得到了最新的北京人口數據報告
201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7萬人
常住外來人口794.3萬人
《北京人口藍皮書:北京人口發展研究報告(2018)》報告顯示
自1949年以來
北京市人口規模一直呈現上升性的趨勢
但2017年最新數據表明
北京市外來人口、戶籍人口實現了雙下降
201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7萬人
比上年末減少2.2萬人
其中,常住外來人口794.3萬人
與去年末相比減少13.2萬人
全市戶籍人口1359.2萬人
比上年末減少3.7萬人
降幅3%
來源:中新網
從區級人口分布情況來看
朝陽區常住人口374萬,居各區之首
海澱區常住人口348萬,位居第二
同時,這兩個區
也是吸納外來人口較多的區域
兩個區外來人口規模近300萬
佔全市總外來人口的近40%
而密雲、平谷、懷柔、延慶、
門頭溝等區人口規模較小
外來人口佔比也較低
從區級人口密度情況來看
2013年至2017年
中心城區人口密度有所下降
東城區人口密度從
2013年的21715人/平方公裡
降低到2017年的20330人/平方公裡
降幅6.4%
西城區人口密度從
2013年的25787人/平方公裡
降低到2017年的24144人/平方公裡
降幅也是6.4%
朝陽、海澱、豐臺、石景山四區的
人口密度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還要注意一點——
「北京人口中五分之一受過本科教育」
從2010年以來
北京市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比例
從2010年的43%下降為2017年的39%
高中文化程度比例變動不大
大學專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從2010年的33%上升為2017年的37%
這意味著
近四成北京市人口受過大學教育
其中,近五分之一受過本科教育
近5%受過研究生教育
「北京創新資源和人才有絕對優勢」
報告指出
北上廣深四城市的比較數據表明
北京城市創新主體中的
企業組織數量具有絕對優勢
高新企業從業人數、
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數量
均高於上海、廣州和深圳
北京城市創新資源得天獨厚
較上海、廣州、深圳優勢明顯
然而,科研投入與產生效益低於深圳
專利含金量有待提升
而此次報告最讓人感到
一絲「隱患」的數據在於——
「北京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
2010年
65歲及以上老年人人數達到170.9萬
佔總人口的8.7%;
而2017年
65歲及以上老年人有237.6萬
佔總人口的10.5%
與老年比例上升相對應的是
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比例的逐年下降
所佔比例由2010年的82.7%回落到了78.6%
來源:華夏時報
也就是說——
「四個勞動力撫養一個非勞動力」
人口總撫養比
從2010年的21%上升到2017年的27%。
換言之,100名勞動年齡人口
在2010年需要撫養21名老人和兒童
而到了2017年需要撫養27名老人和兒童
如果從戶籍人口角度來看
北京人口負擔問題更為嚴重
來源:澎湃新聞網
伴隨著人口老齡化而來的還有——
「較低的生育水平」
「近20多年來,北京人口
一直維持在10‰以下的超低生育水平」
北京市人口出生率自1991年下降到10‰以下
之後再未超過這一比例
1998年到2006年期間出生率達到最低水平
基本在5‰、6‰左右徘徊
2007年以後,出生率有所回升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出生率進一步增長
從2015年的7.96‰上升到2017年的9.06‰
但仍未超過10‰,還是處於超低生育階段
北京市人口死亡率基本保持不變
1998年到2017年的20年間
穩定在5‰左右
另外報告也預計了2050年
會出現一個千萬人口的地區
「雄安:預計2050年人口規模千萬」
報告還分析了京津冀人口發展態勢
京津冀地區常住人口呈現加速增長的態勢
1990年到2000年十年間常住人口增加88.5
2000年到2010年十年間增長141.6萬人
2010年至2015年五年間增加136.5萬
研究人員預測
雄安新區2030年人口規模為120萬至140萬人
2040年為285萬人至350萬人
2050年人口規模為1000萬人左右
(來源:《北京人口藍皮書:北京人口發展研究報告(2018)》/北京日報/澎湃新聞)
其實我們對於北京市的人口
沒有一個直觀的感受
下面給大家直觀地感受一下——
北京到底是個什麼規模的城市
201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7萬人
≈朝鮮國家人口:2549.1萬人(2017年)
澳大利亞國家人口:2486萬 (2018年3月)
2017年北京市朝陽區常住人口:374萬人
≈
巴拿馬國家人口:403.4萬 (2016年)
(就是今年進世界盃那個「巴拿馬」!)
2017年北京市海澱區常住人口:348萬人
≈
喬治亞國家人口總量:371.71萬(2015)
我們回到之前的人口數據
再感受一下——
北京各環線人口的比例
(注意:以下為2014年人口數據)
二環內:
148.1萬人,佔全市6.9%;
常住外來人口40萬人,佔外來人口4.9%
相當於鼎盛時期的盛唐都城長安
人口大約超一百萬人
外國人達10萬之眾,佔一成左右
二環至三環:
257.3萬人,佔全市11.9%;
常住外來人口77.2萬,佔外來人口9.4%。
相當於三國時代東吳末期總人口
(吳末帝天紀四年:人口約253萬人)
三環至四環:
287.5萬人,佔全市13.4%;
常住外來人口105.5萬人,佔外來人口12.9%
相當於戰國時一統天下掃六合的秦國總人口
(約300萬人口,尚未定論,僅供參考)
四環至五環:
360.7萬人,佔全市16.8%;
常住外來人口173.5萬人,佔外來人口21.2%
相當於德國首都柏林的總人口
(柏林總人口:約340萬人)
北京四環至五環內
藏著德國首都一個城市的人口
五環至六環:
580.2萬人,佔全市26.9%;
常住外來人口358.6萬人,佔外來人口43.8%
五環至六環的外來常住人口佔北京城的一半
此區域間的外來常住人口相當於足球強國烏拉圭
整個國家的人口(烏拉圭人口約340萬人)
六環外:
517.7萬人,佔全市24.1%;
常住外來人口63.9萬人,佔外來人口7.8%
六環外的人口佔北京城市的四分之一
外來人口卻不到一成
足以見之六環外分布著眾多的北京本地居民
六環外人口比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市區人口還多
(洛杉磯人口約460萬人)
針對人口下降,老齡化,生育率低等數據您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