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非洲大草原上,鬣狗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強盜」,只要看到其他食肉動物捕獵獵物,它們大概率會以多欺少的搶奪獵物,獵豹、花豹面對成群且體型與自己接近的鬣狗只能夠忍氣吞聲,甚至連落單的獅子也必須要「棄車保帥」。但是,在非洲大草原上,鬣狗群卻有一種非常忌憚的動物,它就是「草原一哥」非洲雄獅,而原因就是雄獅總是能夠在被鬣狗群包圍時,準確的找到「鬣狗女王」的位置,上前獵殺。
那麼,問題來了,雄獅為什麼能夠分辨出鬣狗女王來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獅子與鬣狗的衝突?
斑鬣狗與獅子同樣是非洲大草原上頂級的獵食者,而且它們在分布上有著較大的重合,並且二者狩獵的獵物幾乎一致,這就導致了它們是競爭性最大的兩種動物。既然存在競爭,就不可避免地要發生衝突。
一般情況下,鬣狗群在野外會主動的避讓外出狩獵的獅群,儘管對方基本上全是母獅。但是,二者發生致命衝突的情況也有,大致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鬣狗群遇到落單的母獅。母獅很少會落單,但是在獅群中有幼崽需要照顧時,獅群外出會留下一頭母獅照顧幼崽,如果外出的獅群遲遲沒有捕獵到獵物,而留守的母獅又飢腸轆轆,它就會在領地的外圍自己狩獵。此時如果被鬣狗群發現,鬣狗們不但會搶奪母獅的獵物,甚至會殺死母獅。
第二種情況是:巡視領地或者流浪的雄獅遇到落單的鬣狗或者是鬣狗群。獅子是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其中雄性比雌性的體型要大30%以上,雄性有著平均接近190公斤的體重,是雌性鬣狗的3倍,因此,雄獅有著秒殺鬣狗的實力。再加上對方本身就是自己的競爭者,它們不但搶奪自己同類的獵物,還會潛入獅子的領地獵殺幼崽。因此,雄獅見到鬣狗,不管是單只還是成群的,通常都會毫不猶豫地上前獵殺。而且在面對一群鬣狗時,雄性總是能夠準確地找到「鬣狗女王」的位置,並且獵殺。
「鬣狗女王」有什麼特點?
一般情況下,自然界中的群居食肉動物中,「首領」往往是雄性,比如「狼王」、「獅王」等等,不過,鬣狗的首領卻與眾不同,它是成年的雌性。這是為什麼呢?
在野生動物的族群中,遵循的唯一法則就是「成王敗寇」,無論是食肉動物還是食草動物,只要體型夠大,就代表著在族群中力量更強,相對的它的戰鬥力也越強。而斑鬣狗就是如此,在鬣狗群中,雌性的體重平均要比雄性重30%左右,一隻成年的雄性斑鬣狗的體重平均在50公斤左右,而雌性斑鬣狗的平均體重有65公斤左右,而正是這體型的優勢,讓雌性斑鬣狗獲得了族群的統治權。
除此之外,雌性斑鬣狗的生殖器官類似於雌雄兩態,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從生殖器特點上看,很難分別雌雄鬣狗。這是因為雌性斑鬣狗體內的雄性激素控制的結果,因此既有雌性激素,又有雄性激素的雌性斑鬣狗戰鬥力也尤為強悍。這也是它們能夠取得族群統治權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鬣狗女王」也就是鬣狗首領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是整個族群中體型最大的雌性,與其他的食肉動物首領一樣,鬣狗女王也是通過與族群中其他雌性戰鬥才得來的,當鬣狗女王確立之後,族群中其他成員會通過舔雌性的生殖器官表示臣服。
雄獅是如何分辨鬣狗女王的?
上面我們說過,鬣狗女王是族群中體型最大的存在,這麼明顯的特徵,與鬣狗經常發生衝突的雄獅自然不可能不了解,而且獅子雖然是群居動物,但是每一頭成年雄獅都是經過了流浪生活的洗禮,無論是對獵物還是競爭對手都必須要足夠的了解才能夠活下來。因此,通過無數次與鬣狗群的交手,雄獅一定能夠發現解決鬣狗群最好的方法,那就是「擒賊先擒王」。
所以,體型最大是雄獅辨認鬣狗女王的一個方法,而儘快且無損的擊潰鬣狗群是雄獅的必修課。
除了體型外,鬣狗群在狩獵時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鬣狗女王很少會參與真正的捕獵,它們總是在鬣狗群的外圍,負責協調和指揮鬣狗群成員。因此,只要遇到一群鬣狗,在外圍且體型較大的大概率就是鬣狗女王。而面對體型有巨大優勢的雄獅的衝刺,其他成員只能避其鋒芒,讓雄獅順利的到達鬣狗女王身邊,完成一擊必殺。
除了以上兩點,雄獅判斷鬣狗女王還有一個重要的依據,那就是氣味。無論是獅子還是鬣狗,它們都有著極強的領地意識,而且它們標記領地的方法如出一轍,都是用自己的排洩物。並且在非洲大草原上,獅子和鬣狗的領地範圍幾乎是一樣的,因此,通過氣味判斷領地的獅子很容易就記住了鬣狗的氣味,而標記領地是鬣狗女王幹的事,所以雄獅能夠通過氣味準確的找到鬣狗女王的位置。
總結
獅子是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雄性比雌性大很多,同樣的雄性的戰鬥力也遠遠高於雌性,因此,在遇到鬣狗時,雄性比雌性獅子的獵殺能力也要強很多。所以,獅子和鬣狗的獵殺,主要集中在雄獅和鬣狗之間,既然時長交手,雄性對鬣狗的了解也更深刻,它會通過體型、氣味來判斷,從而更快地解決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