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希臘的傳說中,有一種通體黑色的小鳥,它們的歌聲非常的悠揚。不過,據說它們出現的地方便會出現災難,所以在民間的傳說中特別是歐洲文學,這種小鳥經常被認為是「預警鳥」,它們的學名叫做「烏鶇」,是瑞典的國鳥。
烏鶇的外表看起來好像是烏鴉,不過卻要比烏鴉小很多。它們一般生活在森林中,是一種雜食性鳥類,在歐洲、亞洲、非洲等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烏鶇的身影。一開始,因為烏鶇的叫聲非常的動聽,所以很多人都曾想要飼養烏鶇。不過,人們後來通過接觸後發現了烏鶇一個可怕的「缺點」,那就是它們相當記仇。
烏鶇的「缺點」有哪些?
研究發現,烏鶇是一種非常神經質的鳥,它們非常敏感。當然,這些都是因為它們非常膽小,哪怕你隨手拿一個它沒見過的東西,且稍微靠近了它,烏鶇都會覺得你要害它,然後在籠子裡一通亂叫、亂飛,想要讓你離它遠點。
所以,想要得到烏鶇的信任基本上是很難的事情。很多飼養烏鶇的人都會發現,自己其實是非常被動的,因為烏鶇跟你示好並不是因為它信任你,而是為了從你那裡獲得更加可口的食物。從這個方面也可以看出,烏鶇的智商其實是很高的。
烏鶇有多記仇?
一些飼養過烏鶇的人都表示,自己從未見過比烏鶇還要記仇的鳥。如果在修剪羽毛時不小心被烏鶇看到了你的模樣,烏鶇就會懷恨在心。等你打開籠子或者將手伸進籠子裡,烏鶇就會狠狠地啄上一口。所以在飼養烏鶇的時候,人們是絕對不可以隨意捉弄它的,否則就是「災難」的開始。
曾經有一個新聞報導了這樣一件事,有一個人的家中飼養的橘貓不小心得罪了烏鶇。然後,這隻烏鶇每天都會在這隻橘貓出現的第一時間朝著橘貓待著的窗臺上拉屎。還有人因為得罪了烏鶇,每天出門都會被烏鶇朝著頭上拉屎。
可以和烏鶇緩和關係嗎?
研究者表示,烏鶇這種小鳥雖然記仇,不過如果你討好它,烏鶇就會認為你「害怕」它,便不會再攻擊你了。如果你經常被烏鶇攻擊的話,可以提前為烏鶇準備一些小蚯蚓、麵包蟲等烏鶇的食物。當烏鶇靠近的時候,便將這些東西給烏鶇看,烏鶇慢慢就會取消對你的攻擊。
可以說,在如今的動物界中,動物學家認為烏鶇是目前已知的最記仇的小鳥,它們的記仇程度可以媲美「平頭哥」蜜獾,甚至比蜜獾更加可惡。這種美麗的小鳥雖然是國鳥,但是卻並不好惹。研究者也表示,如果不熟悉烏鶇的習性,在野外遇到烏鶇時儘量選擇避開,否則就會莫名其妙的被烏鶇當做了「頭號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