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由於量子技術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各國都在積極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和資源,開展協同攻關,力圖搶佔全球量子技術制高點和領導權。
量子通信存在重大缺陷引廣泛關注
由於量子技術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各國都在積極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和資源,開展協同攻關,力圖搶佔全球量子技術制高點和領導權。然而日前有文章抨擊「量子通信」存在重大缺陷!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圖源:圖蟲創意
中國量子通信已領先全球
量子技術是建立在量子力學原理基礎之上的一門前沿技術,在現實應用方面,它有兩大主要分支,第一是量子通信,第二是量子計算。目前,量子通信是唯一被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那麼,量子通信是不是只用於通信領域呢?——而這領域需要嚴格保密的也就國防、政務等國家級保密通信領域,我們普通人通個電話似乎也用不上這麼高級別的保密措施。實際上,除了國防、政務,量子安全技術還可用於涉及秘密數據或票據的金融、電信、電力、電子信息等領域和部門,可能還會滲透到個人應用領域。
正是由於量子技術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各國都在積極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和資源,開展協同攻關,力圖搶佔全球量子技術制高點和領導權。
我國在量子科學方面起步雖不是最早,但卻發展最快。隨著「量子衛星」「京滬幹線」等重大項目的建設,我國量子通信技術已躋身全球領先地位。如今,奧、意、俄、日、加等國的科研機構正在或試圖與我國合作,包括聯合制訂量子通信產業的國際標準。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量子通信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策略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止至2017年2017年我國量子通信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80億元左右。初步測算2018年我國量子通信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20億元左右。並預測在2020年我國量子通信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500億元。
2017-2020年我國量子通信行業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未來將大幅度提升信息安全水平
許多人把通信保密性錯認為就是通信的安全性。當然通信安全一定要求通信內容的保密性,但是只有通信的保密性並不等於通信就是安全的。
通信的安全性有著比保密性更高更強的要求,它不僅要求通信雙方傳送的內容不能被任何第三者知道,還要確認收發方各自的真實身份,還必須確認通信內容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另外還要保證通信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所以通信的安全性至少應該包括通信的保密性、真實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針對相關質疑,中國科大潘建偉院士等科學家的官方回應是:雖然現實中量子通信器件並不嚴格滿足理想條件的要求,但量子保密通信的現實安全性正在逼近理想系統。
潘建偉在接受中國國際電視臺採訪時也提到,量子通信作為在原理上可以提供的一種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手段,其實是可以在未來大幅度提升信息安全水平的。所以,目前我們在國家的支持之下,正在努力擴大量子信息技術的覆蓋範圍,通過降低成本,爭取早點讓大眾都能夠得到它所帶來的好處。
技術上仍存在一定難題待解
一項新技術的出現,不能一說認為其高深、就絕對安全,就把它神化了;一說有漏洞,就什麼都不行了,說量子是騙局、垃圾,又過度「妖魔化」。
科學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證偽的過程,目前基於量子通信的安全保密性的研究,理論上可行,但技術上不排除仍存在一定的難題待解。
量子通信的商業用途在今天或許並沒有或不存在,但是不意味將來不能突破傳輸端的保密方法或其他技術進步。即使項目失敗,也是對科學進步的一次實證付出,為了進步所交的學費。而科學的進步需要有寬容、自由、獨立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