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演員正在表演,當晚,盧溝曉月2012年中秋晚會在盧溝橋永定河邊舉行。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原標題:四地直播盧溝曉月"秋晚"
昨晚中秋夜月朗星稀、涼風習習,北京電視臺「天涯共此時盧溝曉月2012年中秋晚會」在豐臺區「盧溝曉月」景區舉行,並首次實現北京、香港、澳門、臺北四地同步直播。包括蔣大為、騰格爾、李玉剛、謝霆鋒、劉若英等四地藝人同臺獻藝,為全國觀眾帶來最美的中秋祝福。
人氣主持人各乘花船「來賀」
【看點】 水上舞臺、人造明月、兩岸四地主持人
今年晚會的舞臺設計頗有創意,整體設置在盧溝橋旁、永定河邊的水上舞臺被一片煙霧圍繞。
將「盧溝曉月」的人文景觀與荷塘月色的自然風光進行融合,一大五小的六個荷葉形舞臺漂浮於水面格外有韻味。舞臺外側,四艘寫意帆船靜立水上,象徵兩岸四地歡聚中秋。不遠處,一輪運用高科技打造的明月高懸樹梢。
如此美景下,主持人的出場都變得頗有創意,來自兩岸四地的六位主持人乘坐幾艘花船從遠處而來,似晚歸的漁家般親切出現在觀眾視野中。其中,北京電視臺派出的三位主持人春妮、孔潔、慄坤可謂是最強陣容之一。(香港)亞洲電視主持人蔡梓銘是第一屆《亞洲星光大道》季軍;澳門電視臺主持人湯耐冬已有17年的主持經驗,多次主持澳門春晚和秋晚;臺灣中天電視臺邀請的主持人曾寶儀是著名影視明星曾志偉之女,是一位兼具主持人、歌手、演員的全能藝人。昨晚的直播中,除了盧溝橋主會場的內容,不時還穿插香港、澳門、臺北等地的實時連線內容,為大家同步展示兩岸四地人民同過中秋的畫面。
「北京媳婦」演繹《為愛痴狂》
【看點】 詩詞歌賦、「獅王」競技、三地演員唱京劇
昨晚的節目整體內容應時應景,構成了一臺融合詩詞歌賦的視聽盛宴。
兩岸四地古箏演奏名家共同演奏《高山流水》、由百把二胡合鳴《光明行》,以及著名朗誦藝術家陳鐸、虹雲演繹的經典名篇共同構成了一個美妙的篇章;蔣大為演唱的由他自己作詞作曲的《月亮》,香港當紅歌手許志安演唱《上弦月》,著名歌唱家張也演唱的《月上紫禁城》在中秋月下也如同天籟之聲,深情表達了兩岸四地觀眾對月亮的獨特情感與美好祝福。
久未露面的劉若英昨晚一襲粉色裙子亮相,帶給觀眾熟悉的《為愛痴狂》。有意思的是,來自臺灣的這位女歌手去年成了「北京媳婦」,這首歌不僅和自己的愛情有些類似,也將晚會帶入一個高潮。薩頂頂的《愛在2012》以空靈的聲音將觀眾帶入「如夢如煙」的意境當中。除了美妙的歌曲,來自兩岸四地的「獅王」為觀眾帶來精彩的舞獅表演,以及由中國內地的胡文閣、香港的顧華和臺灣廖經翔表演的京劇《貴妃醉酒》、來自兩三四地的古箏演奏者合奏的《高山流水》《光明行》等節目也頗有看點。
兩岸清華人
同唱《少年強》
【看點】 兩岸清華學子團聚、「嫦娥之父」敘探月
昨晚的演出還以情感為線索,突出「文化同根,情感同源;兩岸情,中華心」的主題。
北京清華大學和臺灣清華大學兩位校領導共聚「盧溝曉月」,有著同樣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兩岸清華學子共同演唱一首《少年強》。晚會結束時主持人通過對「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的現場採訪,訴說中華民族的探月夢想,以「中華情」帶動晚會的情感高潮。
中國風的歌曲也體現全體華人的「家國情懷」,香港歌手謝霆鋒以一首《黃種人》唱出五湖四海華人的民族認同感,並得到年輕觀眾最大的歡呼。
李玉剛的《逐夢令》來自周杰倫與方文山合作的中國風歌曲,漢風漢韻的詞曲和李玉剛的男女雙聲的跨界演唱別具情懷;而騰格爾演唱的《父親的草原 母親的河》,由臺灣女詩人席慕容、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瑪、蒙古族作曲家烏蘭託嘎的聯袂巨作,傳達出遊子對草原故鄉的思念和對祖國的依戀之情。
聲 音
北京觀眾
兩岸清華人合唱讓人激動
來自北京的金阿姨告訴記者,她對昨晚演出的舞美設計以及兩岸四地演員同臺演出印象深刻。
金阿姨說:"盧溝曉月』是燕京八景之一,以前在這裡賞月就覺得不錯,這次舞臺設計和周圍環境融合得非常好,既有高科技也有自然風光,在永定河邊看演出感覺特別的美。」至於哪個節目讓她印象深刻,金阿姨說:「李玉剛的《逐夢令》不錯,但看到兩岸清華大學的同學們一起唱歌,以及兩岸四地的舞獅、古箏表演更是激動,畢竟都是中華兒女嘛。」
臺灣觀眾
風景和演出相得益彰
來自臺灣的李小姐剛好在北京和朋友聚會,聽說北京臺有中秋晚會在盧溝橋舉行,特意跟著朋友一起來看。
對於昨晚的演出,李小姐覺得讓她感覺很新鮮,「以前老聽北京朋友說盧溝橋賞月,今年能在中秋邊賞月邊看晚會感覺很滿足。這裡的風景和演出相得益彰,舞臺設計真的好特別。」更為關鍵的是,李小姐還認為這次的演出聯合兩岸四地的藝人,感覺大家都是炎黃子孫心連心,她說:「我特別喜歡劉若英演唱的《為愛痴狂》,她好像是嫁到北京來了吧,這首歌很代表她的心境。她很久沒有公開露面,昨晚的演出她不僅唱得好,還不斷和觀眾揮手,現場氣氛很好。」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