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狀閃電》一書是劉慈欣的科幻作品中不可錯過的一部,其中對於「球狀閃電」這一自然界中真實存在,卻又鮮為人知的現象,進行了非常精彩的描寫。並引出了「宏電子」、「宏原子」等充滿想像力的概念。
如果我們將「球狀閃電」這個概念,引入《火影忍者》,相信一定會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當「球狀閃電」出現在《火影忍者》中,最有可能創造出這個忍術的人,應該就是佐助。
「雷遁·球狀閃電」
由於球狀閃電的不可預判性,和個體性質的不同,佐助的球狀閃電,大致也可以分為幾種功能:攻擊型、偵察型、幹擾型等。
攻擊型自然不用說,利用球狀閃電溫和的表象、強大的爆發力以及破壞後的低溫性質,對敵人進行破壞打擊;
偵察型可以通過遠程製造球狀閃電,使球狀閃電飄到偵查地點,這種類似於我愛羅的沙之眼,這一點對於佐助來說相當實用,畢竟火影中佐助的感知能力稍遜一些;
幹擾型主要用於與敵人戰鬥時,用來分散敵人的注意力,相比於攻擊型的球狀閃電,幹擾型的破壞力相對較小,體積較小,但可以一次性釋放更多。
在《火影忍者》的世界中,更多忍者拼的是速度,結印的速度,體術的速度,移動的速度。其中確實過於缺少了相對慢速的忍術和攻擊方式。
而球狀閃電如果出現在火影中,一定是一種慢速的攻擊方式。相比於起爆符的氣勢,相比於飛雷神的速度,相比於塵遁·元界剝離的乾脆,球狀閃電確實顯得不那麼光彩奪目。
但是球狀閃電有著特有的溫和的狀態,能夠極大地降低敵人對它的警惕,同時一旦對敵人發起攻擊後,又能達到塵遁·元界剝離的效果。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球狀閃電還是比較實用的。
如果佐助創造出了「雷遁·球狀閃電」的忍術,那麼在面對放水的鼬時,他會贏得更輕鬆一些,畢竟鼬在當時連他的手裏劍都無法躲開。而配合球狀閃電,佐助再施以其他迅捷的忍術,剛柔並濟,一定會給鼬極大的震撼。
而在面對迪達拉時,佐助也可以贏得更快一些。因為迪達拉的普通攻擊對於球狀閃電可能沒有太大作用,畢竟球狀閃電是具有可選擇性地攻擊性能。
所以,當佐助創造出了「雷遁·球狀閃電」後,他的實力一定會更早上升一個級別。個人所經歷的進程也會加快,到後期很有可能配合須佐能乎,釋放球狀閃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