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牛頓第三定律,當你花錢去動物園參觀大猩猩時,其實是大猩猩不花錢參觀了你。是的,你沒有看錯,大猩猩不花錢參觀了你。
這並不是憑空杜撰的,2018年Ig諾貝爾人類學獎就頒給了這樣一項研究:三位科學家,Tomas Persson, Gabriela-Alina Sauciuc, and Elainie Madsen,通過記錄動物園中的大猩猩與參觀者的相互模仿的行為發現,大猩猩模仿參觀者的行為,與參觀者模仿大猩猩的行為幾乎一樣多,模仿的也一樣好。
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影響因子為1.59的SCI期刊《Primates(靈長目動物)》上,他們的研究結果一經發表,就引起了Ig諾貝爾委員會的注意,可以算是創造了最短獲獎時間的記錄,他們的文章是2018年1月發表的,就獲得了2018年9月份頒發的第28屆Ig諾貝爾人類學獎,可以說得上是實至名歸。
在頒獎典禮上,他們也帶來了他們記錄視頻的片段,從視頻中很難看出到底是哪個傻子在模仿那個傻子,也看不出到底哪個傻子在籠子裡,哪個傻子在籠子外面,反正只能看到兩個傻子在哪裡跳來跳去。
Gabriela-Alina Sauciuc(左)Tomas Persson(右)
這項研究是通過記錄瑞典Furuvik動物園的五隻不同年齡階段的大猩猩在室內和室外與人類互動時的行為開展的,實驗持續了三周時間,總共記錄了52小時,通過分析這些大猩猩與參觀者的行為,他們發現大猩猩和參觀者模仿對方行為的頻率基本上一致,當然,人模仿大猩猩的動作更為準確,不過當大猩猩和參觀者在室內環境下,兩者的準確度就差不多了。
其實,不僅大猩猩會與參觀者互動,動物園的其他很多動物也會與人互動,比如老虎、獅子、猴子等都會與參觀者互動。
看到這裡,在你下次去動物園的時候是否就準備在大猩猩的前面試一試啊?不過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論是老虎、獅子,還是大猩猩或者猴子,他們對人,尤其是小孩都有可能造成傷害,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持安全距離。
寫到這裡,不知道為什麼,我突然想起了我之前看過的一個故事:
村裡有個傻子,當別人拿一張十元鈔票和一元的鈔票放在他的面前,說他只能拿一張的時候,他總是拿面額小的那一張,很多人都不信,都找傻子來試,無一例外的,傻子總是選面額小的那一張。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傻子傻,還是用錢來試傻子是不是傻的人傻呢?
參考資料:
Tomas Persson, Gabriela-Alina Sauciuc, and Elainie Madsen,「Spontaneous Cross-Species Imitation in Interaction Between Chimpanzees and Zoo Visitors,」Primates,vol. 59, no. 1, January 2018, pp 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