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紅千層的方法是什麼?栽種也就這麼一回事
一說紅千層的繁殖、管理,就不得不說它的生長習性了。不管什麼植株,生長總是要順著「脾氣」才能長得好。關於它的生長、繁殖就聽小花慢慢道來吧。
紅千層喜歡溫暖的地方,所以在南方比較常見,北方栽種只能選擇盆栽,並放在溫度較高的室內,幼苗過冬可以露養。生長基質喜歡潮溼且偏酸,耐貧瘠的能力很強大,不過生長速度比較慢,忍受強光的能力也很強,在極其高溫的環境下也能生長得很好。
扦插、播種都是比較實用的繁殖方法。前者在春天就可以取材了,在三月份的時候將生長半成熟還沒有開花的側枝剪下幾根,長度控制在十多釐米。插條底部保持斜度,消毒晾乾之後直接扦插到沙土中,可以搭建一個小棚維持環境溼度,一個多月就能生根了,要等根系生長比較多才能移植到出來。
後者是要等花後結出的果子成熟後收集種子,收集時間也是春天,不用保存直接與細沙混合即可,播種的成活率受出苗率、生長率影響,所以可以多撒些種子,才有選擇性。細土要保存溼度,一個月的時間就發芽了,苗子的間隔要控制好。
雖說紅千層的生長速度很慢,但冒芽能力倒是不小,所以很耐修剪。枝條的修剪分為幾個階段,起苗修剪主要是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讓枝葉生長得到一個水分平衡的效果,特別是在高溫季節,水分的蒸發量會更大,修剪就顯得極為重要了。不是所有的枝條都能修剪的,剛抽出的嫩芽、陰枝是修剪重點,若是想在春、冬天移栽的話,一定要保留好頂端的花芽、枝幹,這都是後期生長綠化的基礎。
起苗是成活的重要環節,一般在起苗之後要馬上用稻草以及其他的材料將其包裹起來,不能太用力,以免土球散落了,根系裸露是不太行的。此時的土壤不能太過溼潤,當然也不能幹枯發裂,土球大約有四五十釐米的大小,最好是弄成圓柱形的,根系生長比較集中。
土球外的包紮物在移植時是要拆除的。若要盆植可以選擇中大型的花盆,並做好底肥工作,混入些雜肥、園土、淨土等壓實土層,不要讓根系與肥料直接接觸,會灼傷的。地植的條件就比盆植好很多,根系生長的空間大了很多,栽種時要根據基部大小挖一個栽種穴,深度根據土球的高度而定,栽種時要將整個土球都埋入土中,埋好不能讓底部存在空隙,並要澆水壓實土壤,保存植株成立的狀態。
小花認為紅千層作為常綠的灌木植株,雖說是國外植株,但在中國生長也是很久遠的了,大部分地區都能成活,比較適合栽種在庭院中,也是非常優秀的風景樹、園林樹,防風效果非常棒;作為切花、大盆栽栽種都有它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