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被歷史學家稱為讓時間恐懼的造物。為了讓金字塔永遠不朽,當時的建設者不用一根木頭,也不用一點金屬,而是採用天然的石頭,當時的埃及人就能做到讓石頭不用任何粘接物就能天衣無縫,簡直是人間奇蹟。
金字塔目前擁有近5000年的歷史,但現在結構依然非常穩固。以埃及胡夫大金字塔為例,它一直以來就聳立在埃及沙漠中,幾乎完好無損,當年拿破崙來到埃及,用大炮對金字塔進行了猛轟,也只毀掉了金字塔的一角。專家估計,就算人類文明走向終結,金字塔也會繼續存在,成為人類留在地球的標誌性建築。
然而,一直以來就有人懷疑,埃及金字塔並非人類所建,因為它太過完美了。以當時人類的技術,到底是怎麼建造金字塔的?比如230萬塊重達兩噸的石頭,當時的埃及人怎麼從500英裡外運過來?
最近,考古學們找到了一個新的證據,證明金字塔的建造流程。在一張莎草紙上,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個精妙的運河系統,通過尼羅河,它能夠從500英裡外將這些石塊運到當時的一個內陸港口內,這個港口距離胡夫金字塔所在的位置很近。這張莎草紙被視為當時胡夫金字塔建造的第一手文件。
那麼,將這些石塊送到港口後,又該怎麼運送到建築工地呢?
建造胡夫金字塔的巨石,從2.5噸到160噸不等,就算有足夠的人力,埃及人當時也沒有辦法將這些巨石送到建築工地。當時的埃及沒有馬,也沒有車。然而最新的證據已經顯示,這些石塊就是埃及用人力運送到工地上的。
一般認為,人力無法運送這些巨石,但科學家們已經通過實地操作,證明了只要8個人,就能用當時的技術條件搬運起一塊巨石。只要兩百多人,就能將幾十噸重的石塊搬運完成。而在當時,為了建造胡夫金字塔,動用的人力大概在4萬人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人力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奴隸,而是自由人。雖然埃及當時是奴隸社會,但建造金字塔的人並不是,有一位歷史學家就曾說,帶著鐵鏈的奴隸是建造不出這些偉大的金字塔的,最近的考古發現也證明了這一點。
在金字塔附近,考古學家發現了當時工人的營地,以及為這些工人提供食物的廚房,甚至還有工人的墓地。廚房裡的食物中出現了麵包,墓地工人大多在30到35歲,身上有明顯工作過的痕跡。
所以說,金字塔確實是當時的埃及人親手建造的,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