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種不起眼的路邊「野草」,小時候在鄉下隨處可見,但隨著現代化進程越來越快,現在連鄉下都不多見了!這種野草就是「蜈蚣草」,生長在潮溼陰暗的環境中,牆角、石頭堆中都出現過,以前這種草就被大人們收割下來,曬乾之後煮進涼茶當中,現在才知道,原來這種草有很多用處呢!
這種不起眼的野草,將它養進花盆裡,不僅有吸甲醛去灰塵的效果,而且還有不錯的顏值,比綠蘿好看多了!
【蜈蚣草】
蜈蚣草多生於南方地區,又叫做百足草、圓羊齒、篦子草、石黃皮等等,非常喜歡潮溼、陰暗環境,老林中非常多,鄉下的一些牆角也有。蜈蚣草是一種大量富集土壤中砷、鉛等重金屬的植物,對於改善環境和土質,有非常好的效果,而且將蜈蚣草養成盆栽,還能吸收大量的有害氣體和灰塵。
【盆栽技巧】
蜈蚣草是一種蕨類植物,蕨類植物有一種非常有趣的繁殖方式,那就是袍子繁殖,也就是蜈蚣草葉片背面的黃色粉末。
我們先收集這種黃色粉末,準備腐葉土和泥炭土的混合基質,準備大花盆,填入基質,然後將蜈蚣草成熟孢子,均勻撒入播種盆內,噴霧保持土面溼潤,播後50~60天長出孢子體。
【養護要點】
溫度和溼度:
蜈蚣草非常喜歡溼潤環境,像一些小溪邊,流水旁是它的最愛,因此我們在養護時,要多噴灑水分,營造溼潤環境,空氣的相對溼度保持在在60~75%。它的適宜生長溫度是18℃~30℃,冬季保持10℃以上,4℃以下進入休眠期。
光照:
蜈蚣草喜歡半陰環境,怕強光,切忌陽光直射,至少要遮陰70%,隔1、2個月陰養一段時間,以讓其積累養分,恢復長勢。
水、肥:
蜈蚣草喜肥沃,但不能亂施肥,切忌濃肥,切忌施單一元素肥,要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營養齊全"的施肥原則。蜈蚣草在生長期間,要注意噴灑水分,培養基質一定要溼潤,夏天2天澆水一次,冬季7天澆水一次,其他季節3-5天,根據天氣情況而定。
每天都要噴灑水分,噴灑的時間最好是清晨和傍晚,保持通風,澆水時最好安排在晴天中午(除夏天外)。
這就是一些蜈蚣草的養護技巧,成熟的蜈蚣草植株能長到一米多高,枝葉繁茂,向四周散開呈現半弧形,有很不錯的觀賞性,個人覺得比綠蘿好看,成熟植株能吸收大量有害氣體,10立方米空間有一盆蜈蚣草,就能淨化95%以上的有害氣體,對家人和自己都有很多好處!
好了,今天的養花技巧就到這裡,大家有學到嗎?學習的同時,不要忘了點讚,收藏,轉發哦!想學習養花,可以點一下關注,我們每天都更新各種養花技巧!
*(本文由家居花草閣原創,嚴禁抄襲,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