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李濯清
聚 焦
打壓升級!李曉江在美獲刑,另有2位華人科學家接連被捕
據美國司法部網站5月11日消息,著名華人生物學家、前埃默裡大學教授李曉江被美國法院判處緩刑一年,並被勒令償還賠償金35089美元。
去年5月,埃默裡大學突然解僱並關閉李曉江實驗室。11月21日,李曉江被指控欺騙美國政府,理由是他在從一家中國機構獲得薪水的同時,還從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獲得研究經費。
本周內,另有兩位華人科學家在美被捕。
據美國司法部消息,克利夫蘭診所前僱員王擎於本周三被捕。他被控從NIH獲得超過360萬美元的資助資金,並涉嫌虛假陳述和電信欺詐。
王擎於1993年獲康乃爾大學遺傳學和發育生物學專業博士學位,曾任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在華中科大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網站上,依然顯示王擎為該中心主任。
阿肯色大學電氣工程學華裔教授洪思忠(Simon Saw-Teong Ang)也於本周被捕,被控涉嫌電信欺詐。洪思忠被指控與中國公司有密切聯繫,並且在為獲得美國宇航局資助而做的陳述中未透露這些聯繫。
清華停招本科生不僅僅限於新聞與傳播專業!
本周,清華停止招收新聞與傳播專業本科生的消息一度刷屏。
據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團委主辦公號「清華清小新」報導,在5月14日的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線全體教職工會議上,該校副校長彭剛表示,清華新聞與傳播學院將擴大研究生規模。
彭剛指出,學校反覆研究、慎重決策,決定大幅度擴大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規模,今後學院的人才培養主要在研究生層次進行。
「學院的人才培養主要在研究生層次進行」是否意味著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從今年開始就停招本科生?
據「傳媒茶話會」消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杭敏確認該消息屬實。同時,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原院長張昆告訴「傳媒茶話會」,清華取消本科生招生並不僅針對新聞與傳播專業,而是清華部分文科專業也會調整,並成立日新書院、致理書院、探微書院、未央書院、行健書院五大書院,其中,日新書院負責基礎文科類專業的人才培養,以期打破本科階段的專業壁壘,讓學生的知識面更廣。
公眾號:傳媒茶話會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為何不再招收本科生?
兩會聲音
全國政協委員、天大教授:建議提高博士生招生比例
兩會在即,據中國教育新聞網報導,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劉昌俊將在會上提出關於優化研究生結構、提高博士生招生比例、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的建議。
劉昌俊認為,我國研究生招生結構中博士生招生佔比小、碩士生招生數過多,已經很不適應當前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也不能滿足學科建設、基礎研究的需求。尤其在一些亟需突破的關鍵學科領域,博生不足已經成為重要的制約因素之一。
他將建議相關部門調整我國碩士生、博士生招生比例,儘快提高博士生佔比,以及不以招收碩士研究生作為解決本科生就業的渠道或方式。
雲南政協委員提議:重建西南聯大,打造中國大學航母
在日前召開的2020雲南省「兩會」期間,該省政協委員周昌新在提案中建議:重建西南聯大,打造中國大學航母。
具體措施包括:恢復西南聯合大學名號;由中國42所世界一流大學聯合組建新的「西南聯合大學」;選聘世界一流專家、學者、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以上世界一流教育家擔任校長;中國42所世界一流大學每所大學推舉幾位世界一流學科帶頭人,同時聘請每一個學科的中國教育界前十名的專家、學者聯合執教,擔任導師;大學機制採用董事會制度,以國有為主,吸收民間資本投資,國有民營混合體制,雙輪驅動,雙軌並行;傳承西南聯大的辦學精神,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
動 態
北京多所高校畢業年級6月6日起分批返校
5月13日下午,北京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了北京各級各類學校返校複課時間安排。其中提到,6月6日起,北京高校具備校園疫情防控條件的,可安排畢業年級學生自願返校。
13日當天,清華大學微信公號發布消息,提到將於2020年6月6日起安排畢業年級學生分批次、分類別有序自願返校。
14日凌晨,北京大學微信公號發布消息,定於2020年6月6日起安排符合條件的畢業年級學生分期分批有序自願返校,未接到返校通知的學生按照規定暫不返校。
此外,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多所北京高校也發布了自6月6日起畢業年級分批返校的通知。
中傳女研究生墜樓身亡,導師發文回應
近日,中國傳媒大學26歲女研究生黃靜怡墜樓身亡事件引發網友關注。自稱黃靜怡家屬的網友發微博稱,因導師薛燕平不同意送審畢業論文,致黃靜怡精神崩潰自殺。
5月12日,署名為薛燕平的人士通過微信公眾號「貓糧動畫館」發布題為《不得不說幾句了》的文章,就此事作出回應。
薛燕平在文章中表示受到了「吃瓜群眾毫無底線的謾罵與騷擾」,並因此「出離憤怒」。他公布了微信聊天「全部」內容,並稱網上傳播的兩人微信聊天記錄被「斷章取義」。
這篇文章放出的聊天記錄顯示,黃靜怡表示自己很絕望。而對於為什麼不給她的論文籤字送審等問題,薛燕平並沒有回應。
川渝20所大學成立「西部常春藤」高校聯盟
5月12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在成都發起成立。該聯盟共有20所高校,包括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在內的12所川內高校和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8所重慶高校。
此前,重慶大學校長張宗益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為兩地高校建設「雙一流」帶來了很好的機遇,高校聯盟的成立則將為雙城經濟圈服務,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撐。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初步計劃集合近20所大學,這將是中國西部的「常春藤」聯盟。
華西都市報
人 事
2019年新晉院士,出任這所「雙一流」高校校長
5月13日,教育部在網站發布《陳衛任江南大學校長》的消息。文中稱,陳衛任江南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陳堅不再擔任江南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根據中國工程院官網信息,陳衛生於1966年,2003年畢業於江南大學食品學院,獲博士學位。現任江南大學副校長,國家功能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理事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評議組委員。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衛從事功能性食品微生物的研究與開發。發表SCI論文238篇,曾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國專利獎金獎各1項。
編輯 | 宗華
排版 | 李言
合作事宜:market@stimes.cn
投稿事宜:tougao@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