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都是冷血變溫動物,體溫跟水溫接近,體溫越高活性越足,隨著氣溫的下降魚類的活動能力會受到限制,這個是低溫季節魚難釣的最大原因。低溫的秋末初冬之際,目標魚自然是以鯽魚為主,而是是極易收穫大鯽魚的好時候。此時釣大鯽魚,要注意用餌,什麼類型的餌料適合此時的魚情呢?
一、面餌要香
使用面餌要香,包括自製餌料和商品餌。水溫低的季節鯽魚更傾向於進食熱量比較高的食物,比如含有高油脂的食物,或者是含有較高蛋白質的食物,這樣的食物營養價值更高,而且味道比較濃,在低水溫中傳播的也會更快一些。商品餌一定要用大香或者大腥,這個是基本要求。使用自製餌料,也多是使用黃豆粉、芝麻粉、花生粉等富含高油脂的東西。
面餌的使用不但要注意味道要香,狀態也要好。從狀態的角度來說其實包含了好幾項內容,比如霧化、附鉤性、軟硬等。此時餌料要注意比重要小,餌團要小,霧化要好,餌團要軟,這樣的狀態從誘魚效果和好入口的角度來說都是比較適合冬季魚情的。一定要注意此時鯽魚開口幅度和進食動作都跟高溫季節有較大差別,餌料大或者硬或者重,都容易出現檔口的現象。商品餌一定要用拉餌,自製面餌糊狀的最好。
二、活餌要鮮
第二類餌料就是使用活餌了,活餌的最大優勢在於動態,所以使用活餌要保持活餌一直是鮮活的,這樣才能有更好的逗魚咬鉤的效果。使用蚯蚓注意低溫下氣溫死的很快,注意及時更換。其次蚯蚓大小粗細要合適,掛鈎之後不能超過鉤尖太長,防止出現鯽魚由於魚口輕只咬住一點的情況。紅蟲更耐低溫,個頭大小也更合適,所以氣溫越低紅蟲的效果越是比蚯蚓更好。使用紅蟲做餌也需要注意保持紅蟲的鮮活,不蠕動的紅蟲可能還不如面餌誘魚效果好。
三、面餌加蟲餌
其實面餌加蟲餌是用餌方法才是冬釣中的主流,這個是效果最好的。蟲餌本身的誘魚能力較弱,需要粉狀餌料的加成才能更好的誘魚進窩,進窩的魚發現蠕動的活餌,自然更願意吃活餌。所以傳統釣在冬季使用粉狀窩料聚魚,掛活餌垂釣就是這個原理。臺釣使用紅蟲肉夾饃,其實目的也在這裡。還有蚯蚓掛鈎裹上一層粉狀餌料,這個也是一樣的效果。雖然不同的釣法,但是在冬釣鯽魚時思路還是非常一樣的。
四、餌料顏色
除了依靠味道、動態,其實還有顏色。至少在氣溫還不太低的季節,使用白色的米飯粒或者蠶豆粉糊,在水草區域比較容易釣到較大的鯽魚。這是因為水草區域光線稍差,白色餌料更為鮮豔。在嚴冬時節民間還有一種更為極致的釣法,使用白色泡沫顆粒掛鈎,打窩後反覆彈逗,毫無味道的東西也能讓鯽魚咬鉤。雖然很多釣友會把泡沫泡香精,但是實際使用中不泡香精並沒有太差的效果。
以上是冬釣用餌的一些小技巧,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冬季魚口輕,一定不要忽略了餌團的大小和重量,否則就算餌料對路子,鯽魚也可能吃不進去,那就尷尬了。喜歡請關注給個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