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普遍的誤解,認為黑洞的行為就像宇宙吸塵器一樣,瘋狂地吸吮周圍的任何物質。實際上,只有在黑洞視界內的東西(包括光)會被黑洞吞下,並且無法逃逸。而在視界外的東西是有可能逃脫黑洞的吞噬的。
如果一顆恆星離黑洞太近,它就會被黑洞強大的引力粉碎,因為它離黑洞的遠端和近端所受的力差別非常大。在粉碎之後,該恆星的一部分被吸入黑洞,一部分被拋出遠離黑洞,一部分可以在黑洞周圍形成旋轉的物質環(稱作吸積盤),吸積盤可以發射出強大的X射線和可見光。所以所謂黑洞照片實際上是黑洞周圍吸積盤的形狀。
在霍金的時間簡史中,霍金設想了一個不幸的太空人,他越過了視界,會發現自己受到黑洞強烈的引力梯度的影響。
如果他的腳離黑洞近,那麼腳部的拉力會比頭部強。太空人將在黑洞的潮汐力的作用下垂直拉伸並水平壓縮,直到它們像麵條一樣。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地球經歷潮汐的原因。
最近,天文學家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發表了一篇新論文,展現了離地球最近的一次黑洞吞噬恆星事件。
黑洞吸引附近一顆恆星的想法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但這恰恰是在這次事件中發生的事情。這被稱作潮汐破壞事件。
這次事件發生在距地球約2.15億光年的Eridanus星座中。
研究小組估算了這顆垂死恆星的大小:和我們太陽的質量類似,即2×10的30次方千克,約33萬地球重。
到階段研究結束時,它損失了大約一半的質量到黑洞之中,其餘也被切成薄薄的物質流,就像麵條一樣。
展望未來,天文學家希望他們對這次事件的詳細觀察能夠幫助未來的研究人員揭開類似事件的神秘面紗,並在此過程中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黑洞與物質如何相互作用。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