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美!霍尊和馬來西亞歌手合唱《在那遙遠的地方》,聽得如痴如醉!《在那遙遠的地方》是一首由王洛賓作詞作曲的民歌,也是電影《小城之春》的插曲。該曲既有哈薩克民歌的音色,又有青海藏族民歌的風格,生動流暢的旋律,被無數人喜愛。今天分享的是霍尊和馬來西亞歌手合唱的版本,有著別樣的味道……
1939年7月,導演鄭君裡帶領電影隊前往青海省海晏縣金銀灘草原,進行紀錄電影《民族萬歲》的拍攝工作,王洛賓隨劇組一道,順便採風。當地民眾知道鄭君裡要在這裡拍電影後,於一天晚上,為攝製組舉行了一個歡迎宴會,攝製組也準備在宴會上選擇一位當地的女性出演電影,時年17歲的薩耶卓瑪在宴會上進行了表演,吸引了王洛賓,事後薩耶卓瑪成為電影的女演員,王洛賓便主動出演一個幫著卓瑪趕羊的幫工,二人在一次獨處時,卓瑪因為察覺到王洛賓灼熱的眼神,用牧羊鞭輕輕地打了他一鞭子,令王洛賓徹底愛上卓瑪。
電影隊完成拍攝後,王洛賓也被迫離開,卓瑪為王洛賓送別。王洛賓坐在返程的駱駝背上時,突然想起卓瑪為他清唱過的一首哈薩克族民歌 《羊群裡躺著想念你的人》,這時卓瑪姑娘美麗的形象在他心中升騰,形象和旋律水乳交融,令他產生了創作歌曲的欲望,於是他耗時三個晚上,融合藏族民歌《亞拉蘇》、哈薩克族民歌 《羊群裡躺著想念你的人》、維吾爾族歌曲《牧羊人之歌》,創作了《在那遙遠的地方》 。
歌曲的初稿叫《草原情歌》。後來歌唱家趙啟海從重慶來到西寧,王洛賓和他四處遊玩,趙啟海臨走時,王洛賓把自己改編、創作的幾首新疆民歌交給了他,並把《草原情歌》改名為《在那遙遠的地方》 。
《在那遙遠的地方》歌曲歌詞
在那遙遠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們走過了她的帳房
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
她那粉紅的笑臉
好像紅太陽
她那美麗動人的眼睛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願拋棄了財產
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著她動人的眼睛
和那美麗金邊的衣裳
我願做一隻小羊
坐在她身旁
我願她拿著細細的皮鞭
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
我願她拿著細細的皮鞭
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
《在那遙遠的地方》吸收了《羊群裡躺著想念你的人》的個別調式與音素,採用了漢族民歌中鮮見的歐洲七聲音階調式,既有哈薩克民歌的音色,又有青海藏族民歌的風格,優美抒情的上下兩個樂句,樸素簡潔的比興歌詞,自然和諧,生動流暢的旋律,倍受歌唱者的喜愛。這首充滿了一個漢族青年浪漫情懷的歌,內容健康,藝術高超,具備了傳頌的條件,因而成為一首跨越地域、語言、種族和時代的華人聲樂藝術佳作 。
《在那遙遠的地方》是王洛賓先生熱愛青海秀美山川,熱愛青海各族民眾的心聲,是藏漢同胞民族團結的象徵,是王洛賓先生為青海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奉獻的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輕快活潑的詞曲升華了愛情和生命的意義,美妙無比的旋律穿越了時空的阻隔,宛如天籟之音,瀰漫在世界人民心中 。
霍尊版《在那遙遠的地方》,你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