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實體屏幕! 四大問題解析全息投影

2020-11-22 中關村在線

1效果逼真 初音形象是全息投影?

      在科幻電影中我們時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個場景:主角輕輕揮一下手,眼前就會出現一塊虛擬的顯示屏,屏幕上的內容不僅可以任意切換,甚至還能夠通過它實現與遠在千裡之外的人面對面交談。這就是全息投影技術,而作為一款全新的黑科技,全息投影受到的關注度也是越來越高,今天筆者就用四個問題來和大家剖析一下這個黑科技的前世今生。 


告別實體屏幕! 四大問題解析全息投影

舞臺上的虛擬形象真是全息投影麼?

     讀者們見到最多的全息投影恐怕就是在各種演唱會上。2010年,日本著名的虛擬偶像初音通過全息投影技術亮相演唱會。雖然當時的技術還不夠成熟,但是立體化的初音一經亮相就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從2D到3D的效果轉變狠狠的衝擊著一眾宅男們的神經元。

虛擬偶像初音使用全息投影技術亮相

     無獨有偶,在安德烈·羅米爾·揚和科多扎爾·布羅德斯的演唱會上,美國的已故嘻哈巨星圖派克·阿瑪魯·夏庫爾以虛擬影像的方式重登舞臺,不僅可以在臺上載歌載舞,甚至還可以來回走動並與臺下的觀眾打招呼,一切都看起來非常真實,這引發了粉絲們的激烈討論。


已故美國嘻哈巨星圖派克以虛擬影像的方式重登舞臺

     類似的技術目前在舞臺上應用非常廣泛,看起來科技感十足。很多人都在用「全息投影」來稱呼它,但很遺憾,這些都不是全息投影技術,它們的真名字叫做佩伯爾幻像,雖然與全息技術效果類似,但它與真正的「全息投影」還相差甚遠。

      佩伯爾幻像是一種很巧妙的光學錯覺技術,但它的原理並不複雜。燈光照射在真實表演者身上,透過玻璃映射在舞臺上的特定區域就形成了上圖中的虛擬影像,這就是佩伯爾幻像的成像過程。而今天在搭配了CG技術和高亮度燈光之後,佩珀爾幻象表演可以做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佩伯爾幻像原理圖

      從上圖我們就可以清晰的看到,無論是虛擬偶像初音還是已故的嘻哈巨星,它們能夠登上舞臺都是通過了巧妙的光學錯覺技術來實現的。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舞臺上的虛擬形象都有一些共通的特點,那就是場景很固定並且在一定要處在黑暗當中,這與我們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效果相差甚遠。

      關於兩者的差別,簡單來說真正的全息投影不需要任何特殊介質就能在上方的空氣裡顯示出影像,從任何角度觀看都不會影響清晰度,而且人能從畫面中走過去。而佩伯爾幻像是用傾斜成各種角度的光學材料折射光源形成的視覺效果,觀眾只能在特定的角度觀影,您如果想從畫面當中穿過,只會撞破鼻子。

2科技感十足 什麼是全息投影?

究竟什麼是全息投影技術?

     全息投影技術也稱虛擬成像技術,它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三維圖像的技術,它的實現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步是利用幹涉原理記錄物體光波信息,也就是拍攝過程。被攝物體在雷射輻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雷射作為參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疊加產生幹涉,把物體光波上各點的位相和振幅轉換成在空間上變化的強度,從而利用幹涉條紋間的反差和間隔將物體光波的全部信息記錄下來。記錄著幹涉條紋的底片經過顯影、定影等處理程序後,便成為一張全息圖,或稱全息照片。


全息投影拍攝過程圖解

     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現物體光波信息,也就是成像過程。全息圖猶如一個複雜的光柵,在相干雷射照射下,一張正弦型全息圖的衍射光波可給出兩個象,即原始象(又稱初始象)和共軛象。再現的圖像立體感強,具有真實的視覺效應。全息圖的每一部分都記錄了物體上各點的光信息,故原則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現原物的整個圖像,通過多次曝光還可以在同一張底片上記錄多個不同的圖像,而且能互不幹擾地分別顯示出來。

      全息投影早在70年以前就被人提出了,1947年,英國匈牙利裔物理學家丹尼斯·蓋伯在研究電子顯微鏡過程中,首次提出了全息術這一全新的成像概念,而蓋伯也因此項工作獲得了197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發明之初這個黑科技一直被應用於電子顯微技術中。

理學家丹尼斯·蓋伯首先提出了全息技術這一概念

      但可惜的是,雖然誕生已經有70年了,但目前世界上還沒有成熟的能夠直接通過空氣呈現影像的全息技術,很多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目前比較接近的技術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達因發明的空氣投影和交互技術以及日本公司雷射束投射實體的3D影像技術,但這些距離商業化還非常遙遠。

3前路漫漫 全息投影技術發展幾何?

全息投影技術進展到了什麼階段?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目前對於全息投影技術來說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介質。因為沒有介質的話光是不會發生折射的,這也就意味著類似科幻片中的效果不可能實現。但即便如此,世界各國對於全息技術都進行了充分的研究,而目前比較先進的全息投影技術共有三種實現方式。

     空氣投影和交互技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生達因發明了一種空氣投影和交互技術,這是顯示技術上的一個裡程碑,它可以在氣流形成的牆上投影出具有交互功能的圖像。此技術來源海市蜃樓的原理,將圖像投射在水蒸氣上,由於分子震動不均衡,可以形成層次和立體感很強的圖像。


空氣投影和交互技術

     雷射束投射實體的3D影像:這項技術是由一家日本公司發明的,它主要是利用氮氣和氧氣在空氣中散開時,混合成的氣體變成灼熱的漿狀物質,並在空氣中形成一個短暫的3D圖像。這種方法主要是不斷在空氣中進行小型爆破來實現。

     360度全息顯示屏: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創新科技研究院研製成功一種360度全息顯示屏,這種技術是將圖像投影在一種高速旋轉的鏡子上從而實現三維圖像,但是總體來看,這項技術依舊沒有擺脫對介質的依賴。


電影中的內種全息顯示技術距離我們還很遙遠

      不論哪種全息投影技術,目前還只是停留在研究階段,距離量產還有很遙遠,另外要注意的是,它們的成本也都非常昂貴。因此現在您要想看真正的全息投影技術,筆者建議您還是應該去電影院。

4未來黑科技 全息投影前景怎樣?

      全息投影技術的應用前景可以說非常廣泛,這項技術融合了多媒體、網際網路以及物聯網等多項技術,從而可以增加遠程控制和遠程的傳輸與連接,同時它的錐面清晰度和展架的自由組合等等都是不小的創新。


全息投影技術將會徹底改變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我們可以暢想一下,真正的全息投影技術一旦可以實現完全商業化,將會突破傳統的聲、光、電局限,將更加真實的3D畫面呈現在觀眾面前,從而打破了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阻隔,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體會到真實的畫面衝擊感。

      換句話說,全息投影技術的實現將會在顯示領域爆發一場換代革命,我們將會從2D時代進入到3D顯示時代。到那時電影院將會和足球場一樣。觀眾可以像看足球比賽一樣欣賞好萊塢巨星閃轉騰挪。


佩伯爾幻像雖然與全息投影效果類似,但原理卻大相逕庭


      真正的全息投影技術就今天來看可以說是真正的黑科技,但目前還只是停留在實驗室階段,「介質」問題極大地限制了全息投影技術的發展。筆者認為五年之內成熟商業化的全息投影技術不太可能會出現。因為「介質」的問題非常複雜,無論是氣流形成的牆還是氮氣氧氣混合形成的漿狀物質漿狀物質要想實現都要付出超高的成本,短期內只能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同時筆者也發現,很多朋友都將類似「初音」的影像稱為全息投影技術,不能區分「全息投影技術」與「佩伯爾幻像」的區別。這篇希望能讓您更好的了解全息投影技術的概念,更好的了解這項黑科技。從目前的顯示產業來看,全息投影技術還不能成為主流,其在解析度、亮度以及顯示介質等諸多問題上都沒有完美解決方案。現在出現的「全息投影」只能是半成品,雖然滿足了一些消費者的好奇心,但是卻並不具備長遠發展的潛力。

相關焦點

  • 全息屏幕投影價格設計到滿意為止
    全息屏幕投影價格設計到滿意為止,南京銀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廣東銀虎的分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觸摸設備、全息投影、軟體開發、片源製作綜合性源頭廠家服務性質公司。全息屏幕投影價格設計到滿意為止, 優勢: 可替代LED屏載體並可實現裸眼3D視效的主屏幕。成本低、 3D視效、 任意造型、 無縫拼接。
  • 栩栩如生的黑科技 解析3D全息投影技術
    大家把這項技術稱之為「全息投影」,關於這個黑科技你了解多少?栩栩如生的黑科技 解析3D全息投影技術      全息投影技術是一種記錄被攝物體反射(或透射)光波中全部信息(振幅顯然現在舞臺表演中的全息畫面還難以做到這點,觀眾必須要在特定角度才能看到立體效果,且要在較黑暗環境中才能實現。所以雖然看起來栩栩如生,但我們所看到的並不是真正全息投影。      事實上舞臺上的這類表演學名叫做佩伯爾幻像,這是一種很巧妙的光學錯覺技術,但實現起來並不複雜:燈光照射在真實表演者身上,透過玻璃映射在舞臺上的特定區域就形成了類似的虛擬影像。
  • iphone7全息投影是什麼?解析見分曉
    iPhone7全息投影是什麼意思?最近網上流傳iPhone7將擁有全息投影功能,iPhone全息投影到底是什麼呢?來看看下面的報導。  著名概念設計工作室SETSolution日前給我們帶來了一個iPhone7概念設計,這次的產品展示是一款微型全息投影iPhone手機,展示出的功能效果絕對會令你大吃一驚。
  • 全息投影的逼真效果是如何瞞天過海的
    有關全息投影的應用,不少人都已見過。半全息投影產品也是非常的多,圍繞我們的生活場所,無論是醫療、科技研究、娛樂、旅遊等領域,都能見其身影。在科幻電影中更是頻繁所見,許多場景中,影片中的人手輕輕一揮,便能立即出現一塊虛擬的顯示屏,屏幕上的內容不僅可以任意切換,還能通過它實現跨時空的面對面交流。除了在影片中大展身手外,還被廣泛的應用到舞臺和演唱會上,比如,2013年周杰倫演唱會,運用全息技術成功「復活」了甜歌天后鄧麗君,傾情對唱,這一「重生」讓人皆震驚譁然。
  • 全息投影+發聲屏幕+白晝相機:論手機黑科技只服三星!
    而這些黑科技都是明年有望實現商用的,具體有哪些,下面小智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首先是全息投影技術,如果看過鋼鐵俠等科幻電影的你,應該對全息投影不會感到陌生,就是在空中出現3D的立體圖像,人們根據手勢即可在空中操控設備,異常的炫酷和科幻。
  • 全息投影成像技術的原理和解析
    該技術可以使立體影像不藉助任何屏幕或介質 而直接懸浮在設備外的自由空間,可以實現270°或者360°任意角度看都是三維影像展現效果,觀眾的視線能從錐形空間裡看到自由 漂浮的圖像。全息投影圖像這種展示手段打破常規的實物展示手段,在真實的空間裡營造出亦幻亦真、如夢如幻的立體影像,清晰度及色彩還真度高, 立體感強,因此非常逼真,觀看者無需佩戴任何偏光眼鏡,可以盡情觀看幻影立體,打造出裸眼3D的效果。
  • 視頻+圖文:3D全息投影技術原理解析
    全息投影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簡單的來說就是一種無需配戴3D眼鏡,就可以產生立體效果的一種技術。而我們常看的3D動畫電影屬於偏光眼鏡法,俗稱「偽3D全息投影」。全息圖的每一部分都記錄了物體上各點的光信息,故原則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現原物的整個圖像,通過多次曝光還可以在同一張底片上記錄多個不同的圖像,而且能互不幹擾地分別顯示出來。
  • 全息投影製作2大技術問題
    全息投影專業技術嫻熟,這種投影展示技術無需實物來承載,能夠在真實的空間裡「憑空」幻化出立體影像,同時特效內容豐富、更新內容方便,為各個行業帶來不菲收益。全息投影普及化運用到生活之中的每一個角落,受到人們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 究竟是全息投影還是AR?
    科幻大片中的全息技術?  許多觀眾通過屏幕看到遠古大龍,第一反應就是全息(投影)技術!然而,看過美國科幻大片的朋友一定對這樣的畫面有印象,在高科技基地,超級英雄們在不藉助玻璃、幕布等實體屏幕,隨手可以點開面前半透明畫面完成酷炫的操作,這是我們簡單理解中的全息投影。
  • 全息投影多少錢?
    全息投影,這個詞相信大家已經都不陌生了,作為近些年來流行的一種投影技術,全息投影可以說是一種新型顯示技術。視頻或者圖像通過藉助全息設備,可以擺脫屏幕的2D顯示,在全息投影設備中以3D的形式展示給大家,初一看還覺得很神奇,這種視覺效果可以說與現在的年輕人十分「對口味」,更能吸引我們的注意。
  • 3d全息投影原理_3d全息投影視頻 - CSDN
    其它的一些科學家在此之前也曾做過一些研究工作,解決了一些技術上的的問題。全息投影的發明是蓋伯在英國BTH公司研究增強電子顯微鏡性能手段時的偶然發現,而這項技術由該公司在1947年12月申請了專利(專利號GB685286)。這項技術從發明開始就一直應用於電子顯微技術中,在這個領域中被稱為電子全息投影技術,但是全息投影技術一直到1960年雷射的發明才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 全息投影是什麼?全息投影應用在哪些方面?
    什麼是全息投影: 全息投影技術(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屬於3D技術的一種,原指利用幹涉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
  • 究竟是全息投影還是AR?
    科幻大片中的全息技術?許多觀眾通過屏幕看到遠古大龍,第一反應就是全息(投影)技術!然而,看過美國科幻大片的朋友一定對這樣的畫面有印象,在高科技基地,超級英雄們在不藉助玻璃、幕布等實體屏幕,隨手可以點開面前半透明畫面完成酷炫的操作,這是我們簡單理解中的全息投影。
  • 3D全息投影,裸眼3D,全息投影系統應用
    聚象科技開發的3D全息投影,裸眼3D投影仿真交互系統以三維仿真技術為基礎,依託虛擬實境、全息投影、交互技術、計算機信息處理和網絡通訊等技術,量身打造構建多位一體的全息設備教學系統。全息投影,裸眼3D,全息互動投影
  • 狂拽酷的全息投影到底什麼來路
    我們常說的全息投影其實只是一種平面投影,也就是說畫面是被投影在一個屏幕上的,這個屏幕常見的都是透明的。所以也別管什麼360度,270度了,180度了,都沒他們的事兒。使用的是一塊叫做DILAD Screen的屏幕,配合的後置投影技術(rear-projection)實現。特別的點在於這個屏幕:在舞臺區安裝一塊與地面垂直的特殊屏幕,這個屏幕平常是幾乎透明的,可以看到屏幕後面的東西,一旦當有光照到這個屏幕上以後,被光照射的部分就會變的不透明,並且開始顯現出明亮的畫面。聽起來很高大上的樣子。
  • 全息投影離手機上的全息投影不遠了
    在了解這篇論文之前,何為全息是首先要了解的一個問題。 正因如此,全息投影又被稱為虛擬成像。 值得一提的是,當真實物體與全息圖像處於同一空間時,它們都可被感知,而且並無不同。 一隻真實的人手拿著全息顯示屏,顯示屏上是一個精靈的形象。全息圖像和人手離拍下這張照片的相機的距離都是 0.3 米。 全息顯示器提供了自然的深度感知,觀眾更為關注的是精靈本身,而不是屏幕。
  • 全息投影原理
    導讀:目前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舞臺效應,其中有一大部分利用的都是全息投影技術原理,全息投影技術,又可以將其稱之為3D全息投影技術,但是這和我們時常所觀看的3D電影是完全不同的呦,趕快跟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 全息投影技術詳解
    全息投影技術(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也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記錄和再現的技術。全息投影技術不僅可以產生立體的空中幻像,還可以使幻像與表演者產生互動,一起完成表演,產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 妥妥的黑科技,一起走進全息投影的世界
    這個時候就多麼希望能像科幻電影裡演的那樣,隨手在空氣中這麼一划,手機屏幕就出現在了眼前,輕鬆方便又快捷。可惜電影畢竟是電影,要是生活中也能又這樣的高科技就好了。這項酷炫的黑技術的學名叫全息投影技術。全息投影技術的成像技術主要有兩個步驟,一個是幹涉,一個是再現:利用幹涉原理記錄物體的光波信息再利用衍射原理再現。雖然說得很簡單,但是真正要實現起來可是困難重重的,這裡面設計到很多技術和材料問題,至今都沒有得到解決。
  • 裸眼3D全息投影
    因此,裸眼3D全息投影技術的發展則讓人類擺脫了立體眼鏡的束縛。第一步形成的全息圖猶如一個複雜的光柵,在相干雷射照射下,一張線性記錄的正弦型全息圖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給出兩個像,即原始像和共軛像,兩像疊加後具有真實的視覺效應。這就是3D全息投影技術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