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號上午11點,憑藉冷凍電鏡技術獲得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德裔美籍學者約阿希姆·弗蘭克先生攜夫人一行走進我院。吸引他前來的,正是是河南化院裡中國唯一的電子顯微鏡博物館。
在學院領導的陪同下,弗蘭克夫婦走進了博物館,由實驗技術學院郭運波副院長進行講解,他向弗蘭克介紹了中國電子顯微鏡博物館的基本情況,並介紹了中國電鏡事業的發展歷史。
在參觀的過程中,老先生在博物館裡驚喜地發現了11年前自己在北京參加學術活動的照片,欣喜不已。
弗蘭克先生還親自體驗了電鏡拆裝VR教學軟體,並興奮的宣布:「我造了一臺電鏡!」
當得知河南化院培養的177位畢業生已在中國各高校和科研院所頂尖的電鏡實驗平臺工作時,弗蘭克先生連連稱讚,他說:「希望電鏡專業畢業生學好英語,將來到美國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工作。」這對於河南化院未來走向國際化發展,將是難得的契機。
為了表達對弗蘭克先生的敬愛之情,電鏡專業的學生們連夜拼裝出來一臺微型積木透射電鏡模型,贈予弗蘭克先生作為紀念。
最後,河南化院管錚副院長向弗蘭克先生頒發聘書。之後,管副院長、實驗技術學院魏葆婷院長、實驗技術學院郭運波副院長與弗蘭克先生合影留念。
弗蘭克夫婦及隨行人員與實驗技術學院師生合影留念
人物連結
約阿希姆·弗蘭克(Joachim Frank)教授, 德裔生物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生物化學、分子生物物理學等。1975年到2008年間,弗蘭克教授完善了電子顯微鏡圖像處理的單顆粒算法,發明了SPTDER軟體,該軟體至今為全世界上百家實驗室廣泛使用。弗蘭克教授應用冷凍電鏡和單顆粒技術,在解析原核和真核細胞核糖體結構和功能領域做出了非凡的貢獻。2017年10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表彰他在「在開發用於溶液中生物分子高解析度結構測定的冷凍電鏡技術方面的貢獻」。
文/編輯:王 菁 陳瀅玉
攝 影:陳瀅玉 賀 磊
審 核:魏葆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