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前漠視法紀,酒駕後就要自食苦果!

2020-11-30 澎湃新聞

酒後可以駕駛機動車嗎?

答案肯定是:不可以!

但還是有不少人存在錯誤的認識:

「我雖然喝酒了但沒有醉,非常地清醒!」

「就幾百米,不會出事!」

「實在是有急事,酒駕也是情有可原!」

「我開的是摩託車(電動車),不算酒駕!」

……

「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已經成為人們的常識,但仍然有一部分人漠視法紀,最終自食苦果。近期,我市法院就審理了兩起醉酒後駕駛機動車引發的危險駕駛罪案件:

酒後不讓「開車」就「騎車」

三年前,劉某因為醉酒駕駛機動車,被法院以危險駕駛罪判處拘役一個月,緩刑四個月。當時他在法庭上信誓旦旦,表示要「痛改前非」,而且從那以後,劉某也確實做到了酒後不「開車」。但是經常喜歡呼朋喚友不醉不歸的劉某發現,酒後回家沒有代步工具實在不方便,但是酒後不能「開車」怎麼辦?那我就「騎車」!

於是在一天傍晚,剛剛結束一場豪飲的劉某打著酒嗝,哼著小曲,揮手告別朋友,騎著他心愛的小摩託上路了。

酒後「開車」肯定是不行的,那酒後「騎車」行不行?劉某心裡也沒底,便下意識地在偏僻的小路中穿行,但一個轉彎後,一道紅藍閃爍的警燈映入視野,他又看到了十分熟悉的警車,交警們也見到了滿身酒氣、似曾相識的劉某。

就這樣劉某再一次因酒後駕駛被交警查獲,經鑑定,當時他血液中的乙醇含量為99.1mg/100ml。

建華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劉某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行為構成危險駕駛罪,且屬於再犯,應對其從重處罰,最終判處其拘役兩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劉某用再次被判處刑罰的代價,知道了摩託車等不靠人力就可高速行駛的地面交通工具都是機動車。希望他這次能真正「痛改前非」,酒後真的不要再駕駛任何機動車了。也許有人要替劉某發問了:酒後駕駛機動車不行,那馬車、驢車、自行車行不行呢?

答案是:統統不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72條、第73條中都明文規定了,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和駕馭畜力車時都不得醉酒駕駛(駕馭)!!!雖然不會被判刑,但也是違法行為,會受到相應處罰的。

酒後駕車既判刑又丟工作

一天晚上,富拉爾基區某局副局長郭某與好友聚餐時,接到了嶽父突發疾病的電話,已經飲酒的郭某沒有尋找代駕或者乘坐計程車,而是選擇了酒後駕車前往嶽父家中。結果在路上行駛時被交警查獲,經鑑定,郭某血液中乙醇含量為148.7mg/100ml。

富拉爾基區人民法院經過開庭審理,當庭判決被告人郭某犯危險駕駛罪,判處拘役一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元。而身為黨員幹部的郭某,在被判處刑罰後,還要繼續接受黨紀政紀處分,此次酒後駕車的代價可以說非常慘痛了。

雖然有人會覺得郭某因為家中長輩突發疾病而著急開車去將老人送往醫院,屬於情有可原,但是他每百毫升血液中乙醇含量已經快有醉駕標準80毫克的兩倍之多了,在這種醉酒的情況下開車送長輩去醫院,路上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反而是將本已生病的老人置於更加危險的境地。酒後駕車害人害己,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個又一個代價慘痛的真實案例告訴我們的。

酒駕的成本

一、法律成本

1. 飲酒後駕車:

條件:駕駛人血液中酒精含量大於等於20mg/100ml,小於80mg/100ml。

直接成本=暫扣6個月機動車駕駛證 + 2000元罰款 + 一次記滿12分

2. 飲酒後駕車被處罰後再次飲酒後駕車

直接成本 =10日以下拘留 + 2000元罰款 + 吊銷駕駛證 + 兩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3. 飲酒後駕駛營運機動車

直接成本 =15日拘留 + 5000元罰款 + 吊銷駕駛證 + 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4. 醉酒駕駛機動車

條件:駕駛人血液中酒精含量大於等於80mg/100ml。

直接成本 = 吊銷駕駛證 + 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 追究刑事責任

5. 醉酒駕駛營運機動車

直接成本 = 吊銷駕駛證 + 10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 追究刑事責任 + 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後不得駕駛營運機動車。

6. 酒駕或醉駕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

直接成本 =追究刑事責任 + 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 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二、徵信成本(針對醉駕)

1. 律師、醫師會被吊銷執照;

2. 公務員、法官等直接開除公職;

3. 參軍、入黨、出國、留學等受限制,參軍、入黨、招飛政審難通過。

三、經濟成本

1. 醉駕的員工被單位辭退,且無任何補償;

2. 酒駕或醉駕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予理賠;

3. 職工因醉駕導致本人在工作中傷亡的,不認定為工傷,不享受國家有關工傷保障。

4. 如果醉駕發生意外導致自身傷亡,即使沒有傷及他人,也會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

四、職業成本

1. 按照相關規定,黨員和國家公務人員出現飲酒駕駛違法行為,除受到上述成本外,還將通報紀檢監察機關,受到黨紀政務處分。

2. 從事計程車、貨車、客運車輛等營運行業的駕駛人,更是面臨失業的危險,尤其是醉酒駕駛將終身不得從事營運類工作。

五、時間成本

1. 酒駕付出的時間成本是巨大的,二次酒駕或醉酒後開車,即使不發生事故也會失去人身自由,面臨最高15天的行政拘留或最高6個月拘役的刑事處罰。

2. 發生事故構成交通肇事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逃逸或者有其他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無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案例,

時刻在提醒我們:

酒後駕駛害人害己,

拒絕酒駕平安出行!

原標題:《酒駕前漠視法紀,酒駕後就要自食苦果!》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徐州一男子前一日酒駕被查 第二天晚上借酒消愁後又酒駕
    1月13日晚10點,徐州交警支隊治安卡口大隊民警在轄區設卡檢查時,發現一名駕駛員竟然在24小時內兩次酒駕被查。而駕駛員竟稱第二次酒駕是因為第一次酒駕被查心情鬱悶,借酒消愁。酒精檢測棒剛一靠近男子,便閃起了紅色報警燈,提示男子有酒駕嫌疑。而男子接下來一席話讓民警更是感到驚訝!
  • 酒駕被查後 竟和交警討價還價
    11月27日晚間,交警四大隊結合轄區特點,兵分多路,科學部警,在轄區部分路段開展夜間酒駕整治行動。 晚上10點02分,燕山路查緝點,一輛小車由商場底下停車場駛出,發現前方交警後,該車突然停下。
  • 吃榴槤後開車算酒駕?這7種食物開車前儘量別碰
    由於喝酒之後再開車,會很影響司機對路況的分析判斷,造成的後果也非常嚴重,於是在全球很多地方都嚴禁酒駕,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卻經常出現司機明明沒有喝酒,卻被檢測出酒駕的烏龍事件,原因無他,正是因為司機們在開車前吃了「酒駕食品」,今天館長就來叨一叨7種開車前儘量別碰的「酒駕食物」。
  • 吃荔枝能檢測出酒駕,那麼吃榴槤會不會被檢測出酒駕的假象呢?
    我們都知道吃荔枝能被檢測出酒駕,那麼吃榴槤會不會被檢測出酒駕的假象呢?有個主播也為了測試清楚,特意去超市裡買了一個榴槤回來。不得不說榴槤相比於其他水果來說價格還是太貴了,一個小小的榴槤就要80多元,買一個榴槤的價格可以買上好幾個大西瓜了吧。主播先把榴槤給打開,立馬就聞到了一股榴槤的香臭味,隨後主播拿來了一個酒精測試儀。
  • 吃榴槤被查出酒駕 這些食物也可能讓你「被酒駕」
    民警做了一個實驗,先吃了一塊榴槤後,隨即進行了酒精呼氣檢測,數值顯示為36mg/100ml。  三分鐘後,民警再次實施酒精呼吸檢測,這時檢測結果變為0。  警方提醒,榴槤含糖很高,過熟或者存放時間長了,食用後嘴裡短時間內會產生酒精,如果此時立刻檢測,會出現酒駕的假象。
  • 吃荔枝也能被查出酒駕?佛山公安直播查酒駕,206萬網友圍觀
    查酒駕行動還沒開始,視頻直播平臺就已經被網民的各種花式彈幕刷屏了。20時整,直播活動正式開始。首先由交警張sir為網友們詳細介紹了執法查酒駕的全過程,只見民警要求過往車輛按照指引停進檢查區域,引導司機搖下駕駛座車窗,並將手中的酒精測試儀伸進車內,要求駕駛員對著儀器的前端位置吹氣,以檢查駕駛員是否存在酒後駕駛的情況。
  • 在其他國家為何沒人敢酒駕?薩爾瓦多,敢酒駕就槍斃!
    [車友頭條-車友號-汽車TA說]  酒精的作用下,駕駛員開車一定會錯漏百出,不少人因酒駕犯下彌天大錯; 雖然我國對酒駕的懲罰讓很多人覺得足夠嚴厲; 但是一些總有些人不差錢,覺得抓住不就2000塊錢嗎?老子有的是錢,不怕繼續喝!
  • 吃荔枝也算酒駕?老司機注意了,這幾種食物開車前真不能吃
    可是最近網上出現的「吃荔枝,被查到酒駕」,讓不少人望而卻步。這到底怎麼回事呢?首先,吃荔枝真的會被查出「酒駕」嗎?荔枝很甜,糖分高,這是我們可以體會到的,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荔枝還可以釀酒。這就與查出酒駕的原因類似了,我們口腔中的酶會對荔枝糖分解,從而生產酒精和二氧化餐。所以,吃了荔枝再開車,確實有被查出酒駕的可能。
  • 鶴山交警每逢周末必查酒駕!其它時間不定點不定時查酒駕!
    喝多少酒算酒駕? 喝酒多久後可以開車? 從人體血液中的酒精濃度變化來看,正常人喝一杯200毫升的啤酒後,酒精濃度即可達到20mg/100ml的酒駕標準。
  • 今年,全市已查處酒駕3498起
    在生活中,您聽說過因為吃蛋黃派而被查出酒駕的嗎?昨晚7時,麗水市交警支隊在花園路開展主題宣傳活動,現場的酒精小測試吸引了一大撥市民。  在現場,市民劉先生親自做了實驗,吃了一塊蛋黃派後,馬上進行酒精呼氣檢測,數值顯示為86mg/100ml,檢測結果達到醉駕標準。實驗證明,吃蛋黃派後開車,真的會導致酒駕。
  • 吃荔枝開車一秒變「酒駕」 2分鐘後才恢復正常
    (圖片來源:蕭山日報)最近,一則網絡上熱傳的消息令愛吃荔枝的司機有些擔心——日前,福州一名市民吃完荔枝後遭遇酒駕檢查,結果竟然被測出「飲酒」。儘管在多次吹氣檢測後,交警排除了該駕駛員酒駕的嫌疑,但吃荔枝可能導致酒駕的消息仍然引起了熱議。那麼,吃荔枝真的容易導致酒駕嗎?前日,記者聯繫溫州市交警二大隊交警,對食用荔枝後的體內酒精含量進行測試實驗。
  • 網傳開車前吃蛋黃派、荔枝會被測出酒駕,真的嗎?
    來源:1818黃金眼有網友爆料說,開車前吃蛋黃派、荔枝等食物結果被交警測出酒駕了,那麼吃了這些真的會酒駕嗎?吃了之後又該如何處理呢吃了這些,真會測出酒駕嗎?測試對象:蛋黃派測試結果:酒精含量49mg/100ml屬於酒後駕車漱口後測試結果:
  • 看看外國是怎麼處罰酒駕的吧,新加坡小皮鞭,薩爾瓦多直接槍斃!
    相信酒駕的危害大家肯定都非常清楚,「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這句話現在,就像「紅燈停綠燈行」一樣,連小朋友都知道。酒駕真的是一種十分危險的行為,不但給自己和家庭帶來傷害,也會給其他人造成傷害。所以我國對酒駕的處罰力度也是越來越大,嚴重者甚至要判刑。
  • 駕車前不宜吃的4種食物,吃多容易「被酒駕」,荔枝也在其中
    開車前不能喝酒,因為酒精有麻痺神經的作用,會影響人的精神狀態,讓人失去對現實情況的判斷力,從輕的方面來說,可能是被查出酒駕罰款扣分,但是從重的方面來說,可能發生車禍危害安全。很多人認為只有喝酒才會有酒駕,不喝酒就不存在酒駕,酒精不止存在於酒中,在一些很常見的食物中,也是有的。
  • 吃荔枝被「酒駕」,開車還能吃荔枝嗎
    前兩天,廣西中醫藥大學成了新晉網紅!,因為不僅有800斤荔枝免費吃,還有芒果,吃完後只需要留下核用於藥劑學實驗,前去為實驗「獻身」的人群絡繹不絕。每年荔枝季,總有不少關於吃了荔枝「酒駕」的新聞。吃了荔枝會被測出酒駕,是真的嗎?荔枝內的豐富維生素,可促進微細血管的血液循環,防止雀斑的發生,令皮膚更加光滑。
  • 吃荔枝會被查出酒駕?真相是這樣的
    但過了6分鐘後,實驗人員的酒精測試數值迅速下降到了0。為何吃荔枝會被查出酒駕?這是因為荔枝是高含糖水果,荔枝外層還有一層果皮包裹。當荔枝從果樹上採摘下來以後,光合作用急劇減少,水果內部細胞缺氧,開始增加其無氧呼吸的速度,由此產生乙醇,也就是俗稱的酒精。
  • 高校領導遇查酒駕掉頭逃跑:喝了半杯啤酒,不構成酒駕
    【網友提問】東湖高新交警查酒駕時,某高校領導掉頭逃逸被控制。有媒體發布來自警方的調查結果,袁某當晚喝了半杯啤酒,因恐懼逃逸,兩次血液檢測酒精含量為0,不構成酒駕。我國之所以禁止酒駕,是因為酒精在人體血液內達到一定濃度時,人對外界的反應能力及控制能力就會下降,導致駕駛人視覺障礙、運動反射神經遲鈍、易疲勞、判斷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也隨之下降,更容易發生交通事故,並且後果也將更不可控。
  • 吃了這種時令水果,可能被查出酒駕,要當心了!
    □大河汽車 又到了吃荔枝的好時節,但是甜甜的荔枝吃多了,居然會導致司機被誤判為酒駕。這是為什麼呢? 吃荔枝吃出「酒駕」 開車前最好不要吃荔枝,不然很容易被誤判為酒駕
  • 中國酒駕的處罰真的重嗎?看看這些國家,最嚴重可以直接槍斃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自從國家對酒駕加大懲罰力度以來,各種提醒人酒駕危險的標語貼滿了大街小巷。像什麼「你若酒駕,我就改嫁」,「酒駕前請把銀行帳戶密碼告訴家人」等等之類的雷人標語。不過初衷就是用來提醒酒駕的嚴重性。
  • 酒精檢測儀是如何鑑別酒駕的?
    (圖源:ncbi.nlm.nih.gov)酒精進入大腦後,會增強抑制性神經遞質GABA(即γ-氨基丁酸)的作用,這將導致腦細胞的反應和交流變得遲鈍。20世紀初,鑑別酒駕的唯一方法就是尋找酒駕的明顯跡象,比如急轉彎、超速駕駛、駕駛員眼睛充血等,但法律上並沒有給出「什麼是酒駕」的統計學定義。1931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教授羅拉·哈格(Rolla N. Harger)發明了用於測量呼吸中酒精濃度的醉度測量器(Drunkom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