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生物災難片不止在何時已經有固定的套路,總有那麼一兩個科學狂人,在財閥的資助下,在某個秘密的不為人知的偏僻角落裡,做著瘋狂的動物實驗,本以為是萬物之靈的人,可以掌控一切,誰知道那些被研究的實驗對象們早已在暗中布置了報復的計劃,然後人類在對抗中又是如何反敗為勝,在自我救贖中得到升華。
這部於1999年上映的《深海狂鯊》就是典型案例,不過它還有其他的名字,比如《水深火熱》、《深海變種》、《藍色的海洋》等等。只不過,這樣的片名確實會讓人誤以為這是一部三流的電影。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部由教會資助拍攝的電影。
當然,不同的人,會在電影中看到不同的東西。普通觀眾看恐怖片的驚悚,黑人大叔被巨鯊一嘴吞掉的畫面,估計要成為不少人的噩夢。而電影希望我們看到的卻是,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
如果,我們對大自然沒有敬畏之心,打著醫學的旗號,對其他物種的生命隨意的拘禁、實驗,即使距離成功僅有一步之遙,上帝也不會讓我們得逞。
Susan McAlester博士為了研究抗老年痴呆症的藥物,而在海底研究中心提取鯊魚腦中的蛋白質,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她急功近利地加大了鯊魚的腦容量,這讓作為試驗品的鯊魚變得更加強壯、聰明,且更具有報復心……
一旦,如果鯊魚和人有了相當匹配的智商,被現代科技和舒適生活寵壞了的人類,卻無法應付三條鯊魚的瘋狂襲擊。因為它們的血盆大口、利齒尖牙還有速度,讓人類毫無招架之力。
所以,和平共處、熱愛自然、萬物平等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