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種名為「牙籤弩」的小玩具刷爆了朋友圈,這個個頭只有巴掌大,可以將牙籤作為「箭」發射的玩具卻具有很強的穿透力。我國對塑料玩具的生產、銷售環節有著明確規定,「必須經過最基礎安全3C認證,並標註認證標誌後,方可出廠、銷售」。
近日,一種名為「牙籤弩」的小玩具刷爆了朋友圈,這個個頭只有巴掌大,可以將牙籤作為「箭」發射的玩具卻具有很強的穿透力。有家長稱,一旦射出去不僅可刺穿氣球、紙盒等,甚至可刺破石膏板,而這種牙籤弩被當作玩具在各大電商平臺和實體店大肆售賣。
最終在各方的呼籲聲中,這個具有極強危害性的玩具在電商平臺下架。但是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不得不讓人思考,為什麼這個明擺著有危險性的東西會被當作玩具瘋狂出售?為什麼還會有很多家長趨之若鶩的購買?我們既然有嚴格的國家標準,卻仍有大量不合格的產品流入孩子手中,何也?
很明顯,利益的驅使使得玩具製造商在設計過程中就完全忽略了安全本身,而我們完備的安全標準規範在執行和監管的過程中又被打了折扣,由此導致了玩具在製造和銷售過程中出現了很大漏洞。如果家長在購買玩具時不注意安全問題,把不嚴最後這一關,那一個完整的悲劇鏈條很容易形成。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講,玩具對兒童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健康安全的玩具有利於啟迪孩子的心智,培養性情,而粗製濫造、存在安全隱患的玩具則會成為孩子的健康殺手。
現在玩具市場兒童玩具琳琅滿目,怎樣才能讓孩子擁有安全的玩具,是我們當下需要迫切面對的問題。而對於玩具安全,政府監管部門和家長都要負起責任。
尤其是在兒童玩具安全檢測服務方面,因為電商平臺眾多,監管稍有不力便會被不法商家鑽了空子,所以其重要性不容忽視。而近年來國內新聞頻頻報導出兒童玩具安全事件,不得不令人警惕。有記者在對國內玩具市場的調查中發現,質量問題層出不窮,有毒有害化學物質超標、使用廢塑料做原料以及裝有危險性裝置等屢見不鮮。
我國對塑料玩具的生產、銷售環節有著明確規定,「必須經過最基礎安全3C認證,並標註認證標誌後,方可出廠、銷售」。可實際操作卻與規定存在很大差距。
而我國的玩具安全標準不可謂不全,基本涵蓋了兒童玩具的各個方面,且很多標準甚至比歐美國家還要嚴格。但標準有了,執行力如何,並沒有人監管。尤其是網絡平臺銷售的玩具因為缺乏監管機構,安全質量都很難得到保證。
所以政府應該擔起應盡的監管責任,不能只制定標準而對標準執行的情況視而不見。
當然,除了政府的監管,家長也應對兒童玩具的選擇負起責任。很多家長在購買兒童玩具時,不會顧及產品是否有廠址、廠名、安全警告、使用年齡以及經過國家認證的CCC標誌等,選擇有失安全考量。
雖然這次因「牙籤弩」引發的家長恐慌正在紓解,但監管部門不能鬆懈,應該藉此採取果斷措施,禁止以兒童玩具的名義生產、銷售各種危險玩具。同時,掀起一場檢查風暴,對違規生產、銷售的廠家、商戶,依法進行查處,讓那些泯著良心的不良商家接受該承受的代價。
責編:海聞
30978720,."牙籤弩"下架了,網售玩具亂象治理還在路上,.2017-06-21 13:19:00,.3139,.海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