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物種走私日趨隱蔽手段不斷變化 海關總署堅決斬斷野生動物走私...

2021-01-08 中國青年網

新冠肺炎疫情確診病例已達數萬例,死亡病例已過千人,冰冷數據的背後是數萬家庭的悲劇。

而這一悲劇又將非法走私和食用野生動物推上前臺。華南農業大學官方微博近日發布消息稱,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的中間宿主,而中國疾控中心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檢出大量新型冠狀病毒。調查顯示,此前在海鮮市場中有非法售賣野生動物現象,受需求及利益的驅動,非法販賣、走私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屢打不禁。

海關總署統計顯示,僅2019年,全國海關就偵辦瀕危動植物及其製品走私犯罪案件467起,查獲包括象牙、穿山甲等各類瀕危物種及其製品1237.6噸,分別較上年增長2.2倍和8.6倍。瀕危物種及其製品走私犯罪日趨隱蔽,特別是走私分子不斷變換作案手法,非設關地偷運、夾藏走私是此類案件的突出特點。

野生動物的誘惑

野生動物,有人稱其美味,也因其所謂的「藥用」價值而受追捧。受市場高額利潤驅使,不法分子不惜鋌而走險,偷獵、捕殺、走私。

2019年,全國海關查獲多起非法走私穿山甲活體、凍體以及穿山甲鱗片案件:3月24日,江門海關緝私局在代號為「0313」走私穿山甲案收網行動中,現場查扣活體穿山甲11隻、凍體2隻。經查,2018年至案發,走私團夥共走私活體穿山甲300餘只;10月29日,杭州海關緝私局所屬溫州海關緝私分局,在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現場查獲穿山甲鱗片10.65噸。經擴案偵查,又查證了涉案走私團夥2018年11月以來已2次走私入境穿山甲鱗片12.56噸。此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8名,查明穿山甲鱗片共計23.21噸。據了解,一隻穿山甲身上約有0.406千克鱗片,走私23.21噸鱗片,意味著近5萬隻穿山甲遭遇毒手。

蜥蜴、蟒蛇、烏龜、蜘蛛、螞蟻……近年,一股飼養「異寵」之風興起,很多「爬友」還以飼養瀕危野生爬行類動物為榮。走私分子也從中看到了「商機」。

2019年1月,無錫海關緝私分局和無錫市公安局聯合偵辦走私珍貴動物案,查明犯罪嫌疑人胡某、魯某與境外供貨商合謀,利用運輸工具藏匿方式走私進口《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列明物種陸龜、美洲綠鬣蜥等珍貴動物入境,並販賣牟利,涉案珍貴動物達56306隻,其中陸龜35436隻、綠鬣蜥20870隻,案值達2.1億元。這個走私團夥向境外供貨商大量購買瀕危活體動物,運至中轉地後,通過僱傭走私通關人員利用汽車或船舶夾藏走私入境後在國內銷售。

廈門海關去年查獲特大巨蜥走私案。2019年7月以來,境外犯罪嫌疑人倪某倫為牟取利潤,通過微信寵物群結識大陸寵物玩家,在明知綠鬣蜥、平原巨蜥等為瀕危野生動物,仍向境外賣家遊某收購,先後走私活體巨蜥入境12批共300餘只,利用郵遞渠道「化整為零」,多批次分散運抵安徽、江蘇、山西等地區,通過微信或寵物市場銷售牟利。

2019年2月28日,廣州海關所屬廣州白雲機場海關現場關員在對一名非洲籍留學生攜帶的進境行李進行檢查時,發現其包內夾帶兩隻活體蝸牛。當事人表示準備將兩隻蝸牛作為寵物申報攜帶入境。經鑑定,這兩隻活體蝸牛為檢疫性有害生物非洲大蝸牛。7月9日,南京海關所屬金陵海關駐郵局辦事處關員在查驗進境郵包時,發現來自菲律賓和德國的兩件郵包機檢圖像可疑,經開包查驗,發現38頭身長13—17釐米的活體蜈蚣。收件人是一位昆蟲愛好者。

2019年,成都海關查獲走私野生動物案件4起,涉及蘇卡達陸龜、南非扁石蠍、南洋大兜蟲等品種,數量總計421隻。

野生動物或帶疫病

「野生動物可能攜帶致病性細菌、病毒、寄生蟲,引起動物疫病。如果所帶疫病是人畜共患病,就會對人身健康帶來嚴重危害。」成都海關檢疫專家嚴玉寶告訴記者。

據廈門海關檢疫專家介紹,接觸野生動物有可能威脅人體自身健康。歷史上,很多給人類生命造成巨大威脅的疾病最初都源於動物。如巨蜥體表硬蜱感染率為88.9%,體內寄生蟲感染率為100%,可傳播森林腦炎、新疆出血熱、西尼羅熱、萊姆病、地方性回歸熱、沙門氏菌病等多種疫病,如把其當做寵物飼養,染疫動物可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導致人類患病。

廣州海關動植物檢疫處專家王春霞告訴記者,走私進來的野生動物大多數未辦理進境檢疫審批,也未經出口國家或地區官方檢疫,疫病或有害生物一旦傳入並在我國境內定殖、擴散,將給生態、農業等帶來極大安全隱患。特別是活體動物遠離原來的生長環境,鎖在籠子裡,裝在漆黑髒亂的貨櫃經過幾個月的海運長途運輸,應激狀態下容易滋生疫病,走私入境後極易帶來疾病傳播隱患,對國家公共衛生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走私瀕危野生動物還極易導致生物地理隔離的瓦解,有可能因為新環境中沒有與之抗衡或制約的生物而逐漸變得具有侵略性,一旦在國內定殖將大量擴張,打破當地生態平衡,嚴重破壞生物多樣性。」王春霞說。

此外,還會造成生物資源枯竭。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以下簡稱IUCN)2018年更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有26840個瀕臨滅絕。中華穿山甲野外種群早在上世紀80年代趨於枯竭。為保護穿山甲,2016年9月,CITES將全球8種穿山甲全部提升至附錄Ⅰ,在全球範圍內禁止穿山甲貿易。

「事實上,穿山甲的鱗片由角蛋白構成,與人類的頭髮、指甲成分無異,穿山甲肉則攜帶大量寄生蟲和病毒。」江門海關法規處副處長蔡繼雄說。

斬斷走私渠道

一直以來,全國海關始終以「零容忍」的態度,從嚴、從重、從快打擊瀕危物種及其製品走私犯罪,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瀕危物種及其製品走私活動。但走私分子也在不斷變換作案手法,企圖逃避海關監管。

「此類案件多為非設關地偷運、夾藏方式,危害性更為突出,海關查獲的穿山甲案大部分都是利用這種方式進行走私的。」江門海關緝私局局長李明談及瀕危物種及其製品走私案件特點時說。

此外,郵遞快件渠道走私瀕危物種及其製品也不容忽視,走私犯罪日趨隱蔽,手段不斷變化,特別是網際網路提高了走私犯罪的便捷性,使得打私難度增加,不法分子常常利用網絡進行交易,再藉助郵遞快件渠道進出境。

近日,為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野生動物違規交易行為,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國家林草局五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將聯合開展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專項執法行動。

目前,在打擊瀕危物種及其製品走私方面,海關實行全方位、多渠道、立體化監管打擊和綜合治理。強化正面監管,加大對夾藏、偽報、瞞報等行為的打擊力度,對來自重點國家、地區的貨物和重點國家、重點航線進出境行李物品和郵快件實施100%機檢查驗;對含有疑似瀕危物種及其製品的行李物品、郵件、快件一律開箱徹查;對運輸工具服務人員行李物品100%機檢查驗,加嚴安全管控,斬斷走私渠道。

針對旅客從國外攜帶或郵遞瀕危物種及其製品的行為,海關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範圍內採取措施予以懲戒,提出「五個一律」的原則。即對違反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運輸、攜帶、郵寄瀕危物種製品進出境,一律依法追究刑事或行政責任;對逃避海關監管,運輸、攜帶、郵寄瀕危物種及其製品進出境的,一律按照走私行為予以處理;對構成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對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走私瀕危物種及其製品行為,除沒收製品外,一律並處罰款;對於之前已被行政處罰再次實施同類行為的,一律在處罰幅度內頂格處罰。

(來源:法制日報——法制網)

相關焦點

  • 海關連破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大案
    來源:經濟日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海關總署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鍥而不捨、一以貫之,堅持高壓嚴打、協同作戰,從嚴、從重、從快打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違法犯罪,全力參與抗擊疫情鬥爭,切實維護國門生態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 重拳打擊野生動植物走私犯罪
    《經濟日報》記者從濟南海關獲悉,該關查獲的這起瀕危野生動植物走私案,共涉嫌走私進境蝴蝶標本2800餘枚,其中1180枚屬於CITES公約(附錄II)保護物種。  無獨有偶,北京海關近日首次在快件渠道截獲300餘只非法進境昆蟲標本,其中包括天牛、蜣螂等蟲類標本。此前,南京海關聯合德國海關,成功打掉一個跨境走私瀕危植物團夥,查獲具有「植物界大熊貓」之稱的龜甲牡丹等植物1000多株。
  • 海關發布打擊象牙等瀕危物種走私違法活動典型案例
    今年以來,青島、濟南海關對象牙等瀕危物種及其製品走私違法活動「零容忍」,全力以赴、嚴打嚴管,確保象牙貿易禁令有效落地,取得了重要戰果和良好成效。下面是典型案例。一、青島海關偵辦高某等涉嫌走私象牙等瀕危物種及其製品案。
  • 海關破獲走私野生動物製品案件:查扣「幹制蛤蚧」等野生動物製品20...
    央視財經(記者 聞佳)今天凌晨,海關總署統一指揮廣州、合肥、成都等海關緝私局,開展了打擊野生動物走私「護衛2020」專項行動,破獲一起走私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製品的案件。
  • 2 年多來,南寧海關共查辦瀕危動植物走私案件83 起
    南寧海關緝私局副局長廖可夫表示,象牙國內外價差高、國內市場需求大,客觀刺激了象牙走私風險,目前已經形成 " 非洲―越南―中國 " 成熟的走私鏈條。大量來源於非洲國家的象牙,經過海運、航空等形式轉運至越南後,通過中越邊境走私進入中國,且走私形式零星分散,手法日趨隱蔽。
  • 海關總署:濟南海關查獲最大宗走私瀕危蝴蝶標本案
    被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保護級別:Ⅱ類,是世界上非常珍稀的蝶類昆蟲,中國國家林業局《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之一、也是馬來西亞的國蝶。……講解這些蝴蝶標本知識不是動植物研究人員,而是濟南海關的工作人員。
  • 海關連破犀牛角、海馬乾和綠鬣蜥等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大案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4日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海關總署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鍥而不捨、一以貫之,堅持高壓嚴打、協同作戰,從嚴、從重、從快打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違法犯罪,全力參與抗擊疫情鬥爭,切實維護國門生態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 南寧海關破獲一起走私大案
    3月9日凌晨,在海關總署的統一指揮下,南寧海關聯合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廳、合肥海關開展打擊野生動物及其產品走私「護衛2020」專項行動,出動150餘名民警,分成17個行動小組,分別在廣西南寧、崇左,安徽亳州等地成功打掉一個穿山甲鱗片走私犯罪團夥,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現場查獲走私穿山甲鱗片820
  • 打擊瀕危物種及其製品走私案例公布
    原標題:打擊瀕危物種及其製品走私案例公布 本報北京4月15日電 (記者任濤)海關總署今天在此間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包括「1·17」特大象牙走私案在內的打擊象牙等瀕危物種及其製品走私十大典型案例。
  • 青島、濟南海關嚴查瀕危物種走私 今年已查發162起違法案件
    青島海關供圖。  陳建新表示,青島、濟南海關利用大數據和專業分析手段對相關線索開展集中研判和專項經營,實施精準監管打擊。針對旅客從國外攜帶或郵遞象牙等瀕危物種及其製品的行為,海關強化科技應用,在進出境旅檢、快件和郵件監管現場配備智能CT機檢查設備,檢查系統對異常圖像自動報警,海關對嫌疑物品全部開箱查驗,提高正面監管威力。
  • 多地海關聯合行動查獲走私穿山甲鱗片820公斤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海關總署9日通報,當天凌晨,海關總署統一指揮南寧、合肥海關緝私局聯合廣西公安機關,開展打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護衛2020」專項行動,成功打掉一個穿山甲鱗片走私犯罪團夥,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現場查獲走私穿山甲鱗片820公斤。
  • 16隻犀牛角、2.9噸海馬乾……海關連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大案
    海關總署在近日開展的打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護衛2020」專項行動中,指揮多地緝私部門連破大案,相繼查獲犀牛角和綠鬣蜥、高冠變色龍等多種瀕危野生動物及製品。犀牛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目前,該物種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國際上嚴格禁止商業性貿易。經查,廣州海關緝私部門查獲的16隻走私犀牛角總重36.6公斤。犯罪團夥為牟取利益,先將犀牛角從非洲運至境外,通過中越邊境繞越設關地走私偷運入境,然後經陸路運輸至福建等地銷售牟利。
  • 海關重拳打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
    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記者劉紅霞)海關總署24日對外發布,近期全國海關陸續展開打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護衛2020」專項行動,連破大案,抓獲犯罪嫌疑人數十名,查獲大量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海關通報顯示,3月23日,在海關總署統一部署下,廣東分署緝私局協調廈門、廣州、深圳、拱北海關緝私局,出動150餘名警力,在福建、廣東兩省七地同步開展集中收網行動,破獲一起走私瀕危野生動物海馬乾案件,打掉4個走私團夥,26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現場查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的海馬乾716千克。
  • 揭秘野生動物非法貿易路線圖:僅次於軍火毒品的走私行業
    「野生動物非法貿易不僅擾亂了國際貿易市場,也是造成野生動物瀕危和滅絕的重要原因。」費宜玲表示。我國是非法野生動物交易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近10年來僅海關公布的非法野生動物走私案件就涉及多達109種野生動物。
  • 全國海關打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查獲海馬乾、綠鬣蜥等
    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 海關總署24日對外發布,近期全國海關陸續展開打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護衛2020」專項行動,連破大案,抓獲犯罪嫌疑人數十名,查獲大量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海關通報顯示,3月23日,在海關總署統一部署下,廣東分署緝私局協調廈門、廣州、深圳、拱北海關緝私局,出動150餘名警力,在福建、廣東兩省七地同步開展集中收網行動,破獲一起走私瀕危野生動物海馬乾案件,打掉4個走私團夥,26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現場查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的海馬乾716千克。
  • 成功打掉走私犯罪團夥 海關聯合行動查獲穿山甲鱗片820公斤
    昨天(3月9日)凌晨,海關總署統一指揮南寧、合肥海關緝私局聯合廣西公安機關開展打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護衛2020」專項行動,出動150餘名民警,分成17個行動小組,分別在廣西南寧、崇左,安徽亳州等地成功打掉一個穿山甲鱗片走私犯罪團夥,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現場查獲走私穿山甲鱗片
  • 廣西嚴打瀕危物種走私犯罪 查扣象牙逾9673千克
    緝私民警查獲走私象牙 張鑫 攝中新網南寧12月2日電(林浩 甘麗雅)南寧海關2日介紹,今年以來,該關將象牙等瀕危物種走私作為打擊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打掉一批瀕危物種走私犯罪團夥,形成強大震懾效應。圖為「8.28」特大走私象牙等瀕危物種製品案查獲的象牙 鍾欣 攝截至11月26日,南寧海關共立案查辦瀕危物種案件149起,案值20.16億元人民幣,涉案象牙9673.45千克、穿山甲611隻、穿山甲鱗片11934.29千克、犀牛角4千克、海馬乾176331隻、虎骨42.2千克及其他瀕危物種一大批。
  • 海關今晨查扣野生動物製品20.3噸
    3月5日凌晨,海關總署統一指揮廣州、合肥、成都等海關緝私局開展打擊野生動物走私「護衛2020」專項行動,破獲一起走私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製品大案,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現場查扣「幹制蛤蚧」等野生動物製品20.3噸。
  • 滿洲裏海關查獲走私高鼻羚羊角179根
    2021年01月12日 內蒙古日報第09版本報1月11日訊 (記者阿妮爾)滿洲裏海關日前查獲一起走私珍貴動物製品案件,共查獲高鼻羚羊角179根。據了解,經過滿洲裏海關緝私人員追蹤偵查,最終將犯罪團夥走私進境的179根高鼻羚羊角全部成功追回,並將涉案的7名嫌疑人抓獲。目前,此案已移交檢察機關。高鼻羚羊又稱賽加羚羊,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其列為極危物種。
  • 走私一級保護動物一隻可判死刑緣何仍要鋌而走險 海關反野生動物...
    巨蜥、穿山甲、蟒蛇、獵隼等野生動物……原本是森林中的寵兒,如今卻成為人類口中的「珍味」、手中的「玩物」,日益稀少變得瀕危。「目前,野生動物走私已是繼軍火、毒品之後的第三大非法貿易。」一位犯罪專家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