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生命就誕生於38億年前的原始海洋,可以說生命存在的前提必須要有液態水。當然有些朋友認為,地外生命也許並不需要氧氣、水或者適宜的溫度,它們可以在任何環境中生存,科學上也提出了不同類型的生命。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碳基的,科學家還提出矽基和鐵基生命的概念。
但那些太過於科幻,普遍觀點還是認為地外生命即使存在,也大概率上和地球生命本質類似,那就是需要氧氣、液態水和適宜的溫度。現在科學家尋找一些可能宜居的行星,也是按照這幾個條件來尋找,首先就是看一顆天體是否位於它母星的宜居帶中。
當然這也並非是絕對的條件,在一些遠離宜居帶的天體,它們的內部也是存在地下海洋的,有著穩定液態水存在,最典型的就是木衛二歐羅巴,最早由伽利略發現,科學家認為木衛二的地下就是液態海洋,含水量甚至要超過地球。
太陽系內天體含有地下海洋的,目前認為包括木衛二、土衛二、海衛一以及被降級為矮行星的冥王星。不久前,天文學家的一項新研究被發表在《自然·天文學》《自然·地球科學》和《自然·通訊》雜誌上,又有一位新成員加入進來,它就是矮行星穀神星。
天文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在穀神星的地下數百公裡有滷水儲層,因為天體撞擊的緣故讓一些鹽水從穀神星地下40公裡處滲出。在穀神星水分蒸發後留下了一層鹽結皮。這讓科學家推測出穀神星下有著液態海洋世界,不排除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未來也可以作為太空探索的前站。
穀神星是位於小行星帶的一顆矮行星,2006年為了解決冥王星的問題,國際天文聯合會重新定義了矮行星的存在,並把冥王星降級成為矮行星。而位於小行星帶的穀神星,一直以來都是以最大小行星「自居」,但是新定義制定之後,穀神星搖身一變升級為矮行星,變成了太陽系內最小的矮行星。
穀神星位於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距離太陽大約在2.8天文單位(日地平均距離),直徑在950公裡左右,屬於非常小的天體。
此前歐空局研究人員藉助赫歇爾望遠鏡在穀神星上發現了水蒸氣的存在,它們都來自於穀神星表面深顏色的區域。科學家對這些水蒸氣的來源進行了推測,因為此前已經確定穀神星上存在冰,因此科學家認為這些水蒸氣是受太陽輻射的冰釋放出來的,第二點就是穀神星下可能存在液態海洋。
現在已經可以確定了,NASA的「黎明」號探測器曾多次近距離飛躍穀神星,收集到了大量的數據,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穀神星下存在一個富含鹽水的儲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地下海洋世界。
液態水的存在,不得不讓我們重視,這是生命存在的關鍵,也是我們尋找宜居天體的重要條件,未來也可以把穀神星當成是太空探索的第一站。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