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於 1987 年的愛迪生發明獎,對於國內大多數受眾來說還是個有些陌生的字眼,甚至有人將它與諾貝爾獎混為一談。雖然成立時間不能與前輩諾貝爾獎相比,但是愛迪生發明獎憑藉著它嚴苛的評選標準、最權威的評委陣容以及只關注產品本身的評判標準,成為了科技類獎項中的後起之秀,更被人們稱為"科技界的奧斯卡獎"。
嚴苛標準與獨特投票制,愛迪生發明獎堪稱"民選獎項"
愛迪生獎是美國電子工程領域歷史最悠久,同時也是競爭最激烈的獎項。愛迪生憑藉卓越的創新產品與先進的市場開發方法共獲得 1093 項美國專利,改變了人類文明進程。為了紀念及表彰這種敢於探索、追求創新的精神, 1987 年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特設立"愛迪生獎",表彰"授予在電氣,電子工程或電氣技術領域具有創新、卓越成就的人"。該獎項分為金章、青銅章、以及小金章、證書和獎金。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寶潔公司創始人兼CEO阿蘭·喬治·雷夫利,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等人都曾獲得過該獎,因此愛迪生獎也被稱為科技創新界的最高榮譽之一
愛迪生獎之所以能夠獲得科技界獎項中的最高榮譽,與它獨特的遴選模式有著極大的關係。想要獲得愛迪生發明獎,需要滿足 4 個條件:概念、價值、傳達力和影響力缺一不可。這 4 個條件恰好是一件優秀的產品要滿足的四個維度:創新、業內影響、市場反饋和用戶體驗。換句話說,愛迪生發明獎的評選標準,不以國別及公司規模作為衡量標準,一切只以產品本身說話。
同時,愛迪生發明獎的獲得者們是由全球 3000 多名創新精英通過投票選出,可以說每一個獲獎者都是"民選英雄"。畢竟 3000 多人的名單太過於龐大,不存在徇私舞弊的可能性,一切都處於投票者們最真實的想法與體驗。
賈伯斯馬斯克皆榜上有名,他們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了人類發展的軌跡
愛迪生發明獎只表彰未來創新者,只有在全球最頂尖、對人類生活方式產生最具國際影響力的企業與個人才能夠獲得這項殊榮。評審會成員也一直將此作為獎項頒發的最終標準。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真正將我們的生活通訊帶入了一個現代化的世界,為整個世界的金融、生產、銷售等經濟的各個環節提出了嶄新的思路,同時也是帶給了現代的世界一份思考與革新的精神。
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完成了私人公司發射火箭的壯舉,與此同時他造出了全世界最好的電動汽車。此前,他打造出世界上最大的網絡支付平臺。埃隆•馬斯克是SpaceX、特斯拉汽車及PayPal三家公司的創始人,他遠遠地將世界甩在了身後。
美國的陶氏公司和貝爾通公司,也憑藉著高性能可注塑光學有機矽和隨身聽無線附件獲得過該獎項。這兩項創新技術,普通人看來或許一頭霧水完全不知道其中有什麼門道。但只有業內人士指導,這兩項技術為後來人攻克了多少壁壘、解決了多少技術難題。
中國科技力量崛起,中國企業逐漸登上愛迪生發明獎舞臺
該獎項成立之初,國人及國內企業的身影幾乎與該獎項絕緣,大部分獲得者都來自於歐美企業。近年來,隨著中國科技實力的增強,中國力量成為了該獎項舞臺上不容忽視的一股新生力量。
2017 年聯想YOGA BOOK二合一平板電腦戰勝了惠普Spectre(銅獎獲得者),獲得"計算機與工作空間設計"類別銀獎。聯想能夠獲此大獎,也預示著中國力量就此正式被全球科技界所認可,並將逐步展示更多屬於中國科技力量的實力。
2018 年國家電網因智慧車聯網項目再度摘得愛迪生發明獎而歸,成為首個獲得這項殊榮的中國電力企業,再一次印證了中國科技不再依託國外專利,堅持自主創新,從"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的角色扭轉。
19 年的愛迪生發明獎最終獲獎名單即將揭曉,連續兩年在該獎項上有上佳表現的中國企業能否繼續續寫輝煌?中國科技力量能否再度被國際權威獎項所認可?據本報記者了解到,今年最終進入提名名單的有IBM、HP、3M、LG、Olympus、Adobe、Johnson Controls)等國人耳熟能詳的一些全球知名的大公司,而此次中國企業入圍的有近年來屢次在產品設計和理念上不斷創新的臻迪(PowerVision)。
這一次又是哪些企業摘得大獎而歸?他們的產品過人之處為何,又是憑藉什麼得到了愛迪生發明獎的青睞?讓我們拭目以待,一切即將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