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七號衛星照令人驚嘆,解析度只有印度衛星1/3,內幕不簡單

2020-08-27 強國新武器

近日,中國高分七號亞米級對地觀測衛星正式投入使用,可以獲得解析度為0.65米的觀測圖片和高精度測高數據,是中國首顆突破亞米級的立體測繪技術衛星。高分七號最大的特色是能夠拍攝「3D圖像」,可以看清楚地面物體的色彩、大小、高度等豐富的信息,能測繪出1:10000比例的立體圖,代表著中國對地觀測衛星的最高水平,公布的照片顯示高分七號拍攝效果令人驚嘆。不過,高分七號的解析度仍然要比印度衛星差了近3倍,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印度衛星拍攝的照片

早在2019年5月,印度宣布以每個月一顆的速度發射8顆軍用衛星,其中包括解析度達到0.25米的高解析度全色、多光譜和高光譜地球觀測衛星cartosat-3。cartosat-3是印度cartosat-2系列衛星的後續產品,在地球公轉軌道450公裡高度運轉,可以在全色模式下拍出長16公裡的解析度為0.25米的照片,在多光譜模式下的解析度為1 米,在高光譜模式下的解析度為12米。全色模式解析度達0.25米是一個極高的技術水平,比高分七號要多出近3倍,與美國最好的偵察衛星相比也不落後太多。印度軍隊表示,cartosat-3可以在太空中看到地面任何軍事裝備調動和人員活動情況,甚至能看清楚車牌號。

cartosat-3衛星的解析度為什麼能領先中國,甚至能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呢?內幕並不簡單,有印度從事光學衛星研究時間更長的原因,有印度可以引進更先進核心元器件的原因,還有印度過於追求解析度的原因。

首先,印度研製對地觀測衛星要比中國時間長,技術積累也更多。印度在1978年開始發展遙感衛星,到1988年利用蘇聯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在1995年又利用俄羅斯火箭發射了第二代遙感衛星,解析度為5.8米。中國在1999年發射第一顆遙感衛星—資源衛星一號,要比印度遲了11年,解析度為20米。印度遙感衛星壽命超過12年,而中國第一代遙感衛星壽命只有5年。印度cartosat-3衛星的解析度是0.25,目前在全球能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KH11星0.1米的解析度。

其次,印度可以在國際上輕鬆購買航天級電子元器件,研製高解析度衛星更容易。印度只有兩個航天級電子元器件和光學器件實驗室,負責研製衛星內光纖連接器、光電陀螺、加速傳感器、航天專用處理器和射頻器件等,並不具備雄厚的技術實力。cartosat-3有來自俄羅斯、法國、德國、美國、白俄羅斯和以色列等國的元器件,對地觀測衛星技術先進更準確的理解是技術整合實力很強,嚴重依賴國外供應商。印度在2020年幾乎沒有發射過衛星,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疫情導致供應鏈中斷,非常尷尬。相比來說,中國航天系統幾乎可以生產衛星所用的一切電子元器件,甚至還能對法國和俄羅斯出口,對地觀測衛星的國產率更高。

最後,印度高分衛星過於追求解析度,在應用層面並不領先。雖然說對地觀測衛星的解析度是越小越好,但是並不代表衛星的全部實力。實際上,各國不允許出售小於0.3米解析度的衛星,因此商業遙感衛星的解析度不追求太高。民用衛星大多軌道更高,壽命更長。各國處於低軌道的軍用衛星往往秘而不宣,只有印度在高調炫耀衛星解析度。

另外,衛星能不能穩定的運行,處理圖片的速度等都是重要指標。從印度對遙感衛星利用的情況來看,解析度更高的衛星並不見得能發揮出更好的效果,很可能就是面子工程。中國衛星有全球最先進的圖片處理能力,延時十幾分鐘就能獲得最新觀測影像,這是印度衛星無法相比的。一般情況下,衛星拍攝的大量照片需要處理幾天才能找到可用的信息,想要應用到軍事和民用領域並不容易。

總之,印度衛星解析度的確超過了中國,但是並不意味著實際應用層面更領先。對地觀測衛星解析度達到亞米級以後差別就不太大了,再過幾年解析度都可能達到0.1米的物理極限,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衛星數據的利用率,印度在這方面仍然差得遠。當然,中國也要正視與印度在衛星解析度上的差距,爭取儘快能趕上。

相關焦點

  • 高分七號衛星上崗,高解析度「千裡眼」不只是解析度這麼簡單
    8月20日,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各大媒體都紛紛報導,二掌柜也來和大家聊一下這個高分七號。高分七號的高分可不是考試考的高分,是由來於這個項目的名稱,2006年中國將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列入《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
  • 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
    8月20日,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儀式在北京舉行,標誌著高分七號衛星圓滿完成在軌測試,順利投入使用。自然資源部作為高分七號衛星的牽頭用戶部門。程利偉總工程師表示,高分七號的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我國高解析度遙感立體觀測能力,將有效服務於我國1:1萬立體測圖生產及更大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產品的更新,服務於自然資源三維立體調查監測。自然資源部將以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為契機,圍繞自然資源領域需求,下大力氣推動抓好衛星應用工作。
  • 高分七號衛星「正式上崗」
    8月20日,中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中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
    2020年8月20日,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儀式在北京舉行,標誌著高分七號衛星圓滿完成在軌測試,順利投入使用。程利偉總工程師表示,高分七號的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我國高解析度遙感立體觀測能力,將有效服務於我國1:1萬立體測圖生產及更大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產品的更新,服務於自然資源三維立體調查監測。自然資源部將以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為契機,圍繞自然資源領域需求,下大力氣推動抓好衛星應用工作。一是做好高分七號衛星應用。
  • 更高解析度!高分七號衛星上崗,從測珠峰到救災應急無所不能
    8月20日,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 高分七號衛星主要用於哪些方面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0日,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七號衛星:地球的3D大片來了
    央視網消息:昨天(12月10日),地球收到了一份從太空發回的禮物——20多幅「3D立體大片」,這是國家航天局發布的高分七號衛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圖,包括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雁棲湖、安徽涇縣、廣東陽春等多個地區的圖像。
  • 高分七號衛星正式上崗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0日,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七號衛星」正式交付使用
    央廣網北京8月21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20日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行業 | 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
    8月20日,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儀式在北京舉行,標誌著高分七號衛星圓滿完成在軌測試,順利投入使用。自然資源部作為高分七號衛星的牽頭用戶部門,程利偉總工程師出席儀式並講話,科技發展司代表部籤署了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證書。
  • 高分七號衛星使用意味著什麼?
    中新網北京8月20日電 (郭超凱 李晨)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0日,中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中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中國高分七號衛星正式上崗,高分專項完美收官
    8月20日,我們國家的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七號衛星是2019年11月3日發射成功的,它屬於我們國家首顆亞米級高解析度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但是還要說一句的是,高分七號正式交付使用,標誌著我們國家的高分專項正式完美的收官了。這些年聽到各種高分幾號的衛星聽了不少,什麼高分一高分二一直到高分七,所有的這些高分衛星它都是屬於高分專項當中。所謂高分專項是2006年,我們國家把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列入到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當中,這是當年部署的16個重大專項之一。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產品發布!我國高分衛星應用三大看點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題: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產品發布!我國高分衛星應用三大看點新華社記者胡喆、嶽冉冉、張丹如同一把遊標卡尺精確測量大地,使我國衛星遙感數據獲取不再依賴進口衛星……10日,隨著高分七號衛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正式發布,標誌著我國低軌遙感衛星解析度由高分專項實施前最高2.1米提高到0.65米,靜止軌道遙感衛星解析度由千米級提高到50米,低軌遙感衛星設計壽命由3年大幅提高到8年,極大提高了我國天基對地觀測水平。
  • 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用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昨天,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標誌著我國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七號衛星成功發射!實現我國民用1:10000比例尺衛星立體測圖
    央視財經(記者 蘇童)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3日11時2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簡稱高分專項)高分七號衛星,並搭載發射了精緻高分試驗衛星、蘇丹科學實驗衛星一號、天儀十五號衛星等3顆衛星。
  • 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新華社電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0日,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全面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七號衛星拍出地球高清3D大片
    我國以往衛星的測繪精度是1∶5萬比例尺,高分七號能達到1∶1萬比例尺,對地物的平面定位精度優於5米,測高精度優於1米,即對於地面物體的平面定位精度誤差在5米以內。高分七號的投入使用,不僅在國民經濟建設等眾多應用領域產生直接的效益,還將服務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今後藉助高分七號獲取的地圖和北鬥的導航信號,可以讓出行線路更精準。
  • 高分五號、高分六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高分七號衛星2019年年底發射
    中新社北京3月21日電 (郭超凱)記者從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中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高分五號和高分六號兩顆衛星21日正式投入使用。此外,中國將於2019年年底發射高分七號衛星,完成天基系統的全部建設任務。
  • 拍攝地球3D大片的高分七號衛星,正式上崗!
    今天,國家航天局表示,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全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