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是一項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活動。垂釣活動高尚,清雅,動靜相宜。是人們修身養性、防病治病、增強體質的理想運動方式。
今天小編想跟大家聊的是餌料的事情,有很多釣手不用買來的釣餌,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自己去配製,那麼用什麼配製呢,配製過程中又要注意什麼問題呢,一起來看看吧!
配製餌料應注意:
(一)魚的種類不同,食用的餌料也不同
餌料的配製應因魚而異,就地取材。漁具店雖有專制的成品餌料,用時也方便,但不一定適合各個地區的魚的食性。使用時應根據本地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況且,自配餌料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尤其是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有的是時間,平日閒暇無事,配些餌料只當消遺娛樂。再說,自製餌料比買成品釣餌要經濟實惠。也可將部分成品餌料兌入自配餌料之中。
(二)每一種餌料只能用一種氣味
如果同時用二三種氣味,不僅浪費,而且幾種氣味會互相抵消,或者形成一種模糊的氣味。所以,餌料的氣味不能"多多益善"。
(三)不同的氣味用於不同的水域
香味多用於水質較好的水域,臭味和怪味多用在水質較肥、較渾濁的水域。山柰粉、揉碎的韭菜、魚粉作為輔助餌料添加到其它餌料中可適用於任何水域。
(四)餌料可以既好用又經濟
從節省考慮,可選擇物美價廉的物質作餌料,使用香味劑也是如此。不必購買高級香精、高級麯酒,用麩皮發酵作糟食餌料既省錢,效果又好。
(五)可用某些無害、無毒性的化學物質加入餌料中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曾報導過前蘇聯有人用一種叫嗎啉的合成物質,它的氣味可以改變某些魚的產卵地,還能將魚引誘集中到某一水域。但是,試用化學物質一定要慎重,應先請有關部門鑑定其是否有毒性。
(六)冬季的餌料氣味要濃鬱些
在冬季,魚的嗅覺、食慾都比在其它季節差些,因而冬季釣魚配製餌料時,應在誘餌食餌中多加香料,以濃鬱的香氣誘魚上鉤。
(七)配製魚餌不在價貴,而在對路
有些釣魚人在配製魚餌時可謂是"不惜血本",使用高級香精,用價值百餘元1克的麝香,他們以為餌料越高級垂釣效果越好,若是參加釣魚比賽更是這樣做。
其實,使用效果可能事與願違。因為判斷釣餌是否好的唯一標準是客觀效果。魚類不同,其食性千差萬別,同一種魚的食餌需求也會因季節的變化,氣溫的變化,水質的不同而不同。如鯽魚,其食餌可"葷"可"素",若水質太"肥",便喜食素餌,水質太"素",便編食"葷"餌。魚餌少了,魚會飢不擇食;魚食豐富了,也會挑肥揀素。
民間很多人用當地的極普通的糧食作物作釣餌也會釣到魚,他們是就地取材,並未購買價格昂貴的商品餌。就是用商品餌,也並非合當地的魚的口味。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也養一方魚。南方多產大米、儒米,若在南方用玉米粒、小米作魚餌,未必能釣到魚。
(八 )並非餌料的氣味越濃越好
配製魚餌,需使用添加劑,以增加魚餌的氣味,如甜味、香味、酸味、臭味,這是由不同魚的不同食性特徵所決定的。如:鯽魚喜香味,鯉魚喜甜味,鰱鱅魚喜酸味,甲魚喜腐臭味。但是,加各種氣味也得有個"量",有個"度",並非其味越重越好,越濃越好。其氣味的濃淡往往還與季節、氣溫有很大關係。絕不是越香越好,越甜越好。到底應如何掌握住這個"度"、"量",要在釣魚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調整,絕對沒有固定的以不變應萬變的模式。
(九)吃不飽,吃不了,不想跑
為了使遊過來的魚對誘餌吃不飽,也吃不了,也不想離開,最好的辦法是將誘餌裝進用細紗布或做窗紗用的塑料網眼紗縫製的小包中。投餌時可將紗布包外邊系一根長線(不系長線繩也行,投下去的紗布包就不必收回了),其好處是若不想在此處釣魚可將紗布包從水中拉上來,然後在另一處投放。
因餌料包在紗布中,但香味和顆粒粉末會從紗布包中露出來,魚可以吃到一些餌料,但吃不多,所以叫"吃不飽",也吃不完。因香味有誘惑力,魚兒也不想跑,使魚不離開垂釣處。這時投入釣餌,魚兒自然去吃釣餌了。
用此法還可以將容易溶化擴散的餌料裝包,如芝麻醬、豆腐渣等,其好處是餌料非常耐用。
今天的介紹就先到這裡,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本帳號,每天都更新釣魚新知識,新手和老司機都歡迎,大家多多交流經驗,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