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烏龜一直被視為是長壽的象徵,在很多古籍史書當中也有不少關於烏龜長壽的記載。
比如在《莊子逍遙遊》中,就說這個烏龜有千年之壽,原文時這麼寫的:「楚之南有冥靈,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
而在《述異記》中說:「龜一千年生毛,壽五千歲謂之神龜,壽一萬年曰靈龜。」
意思就是說說,根據年齡的不同,對龜進行了劃分,五千年壽命的就叫神龜,那這個有萬年壽命的就叫靈龜。
而且在民間也一直有千年王八萬年龜的說法,直到今天這種說法仍然是深入人心。
那麼龜的壽命是不是真的像傳說中那樣有千年萬年那麼長呢?
當然,我們知道古籍史書記載的內容屬於神話傳說的成分會更多一些,它的數據可信度很低,不能作為推算龜壽命的依據。
根據金氏世界紀錄,一個叫哈裡特的陸龜是現存最年長的龜類,它出生於1830年,在1836年的時候被結束環球考察的達爾文帶回英國,之後一直生活到了2006年,因為心臟衰竭而去世,享年176歲。
另外在金氏世界紀錄中,海龜的最長壽命可達152年,與長壽的陸龜和海龜相比,那麼淡水龜就相對要短一些,平均壽命在30歲左右。
比如在寵物龜市場上,我們常見的草龜和花龜可以活到20到30年,巴西龜可以活15年到20年,那壽命都不算高。
總之,龜的實際壽命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長,那麼民間盛傳的千年王八萬年龜的說法它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我們都知道,漢語博大精深,像千、萬這些可以是虛指,用來說明數量多,典型的例子有千軍萬馬、萬紫千紅這些詞語,同樣,千年王八萬年龜也是這個意思,是古人用來說明龜長壽的一種誇張說法。
可能大家想知道,既然這個龜的壽命也沒有那麼長甚至只有二三十年,那麼古人為什麼還要羨慕它們呢?
這個就要從古人的壽命來說了,根據研究顯示,原始時期人們的平均壽命不足15歲,夏商周時期人均壽命僅僅18歲,秦漢時期人均壽命只有20歲,那到了唐宋時期人均壽命也只有30歲。
當然,我們現在活到七八十歲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但是在古代的戰亂時期,人均壽命不足35歲也是很正常的,即便是在歷史上的盛世,由於醫療技術,還有生活環境都很落後,古人的平均壽命也是要遠遠低於現代的,對比現在差距那是非常大的。
所以,古人對於長壽是有著非常強烈的嚮往,也就是說同壽命短的古人相比,龜有二三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壽命,所以無疑是他們羨慕的對象,這樣才會非常的嚮往希望能像龜一樣長壽。
千年王八萬年龜,那這其實就是反應的是古人對健康、對長壽的一種嚮往,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並非是指龜的壽命真的有那麼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