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從東日本到中部地區多次發生了伴隨緊急地震速報的地震。6月25日早晨,發生了以千葉縣東方海域為震源的6.1級地震。
在今年4月,政府就富士山噴發發出了一個模擬警告。
在3月31日的日本中央防災會議上有專家表示,如果富士山大規模噴發,將會降下約5億立方米火山灰,這正是根據1707年的寶永大噴發預測的。
如此之多的火山灰會隨風飄散到東京都市圈,導致線路短路而大規模停電,鐵路和地鐵等交通也會因為停電而停止運行,供水系統也會受到影響。
而距離富士山較近的一些地區,結構不牢的房屋可能會被厚厚的火山灰壓塌,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引發社會混亂動蕩。
「據說在今後30年內會有70%~80%的概率發生南海海溝地震,和富士山噴發大概有關聯。富士山最後一次噴發是在1707年,江戶時代發生的寶永火山噴發,是大地震後僅49天的事情。從那之後約300年,持續著令人毛骨悚然的沉默」
另一方面,在讀者中,很多人還記得在教室裡學到的,小時候富士山是不會噴發的「休眠火山」,但是現在我們得改變這樣的刻板印象。
看了氣象廳的主頁,解釋說以前「休眠火山」是這樣定義的。
「像富士山那樣的歷史時代(可以通過文獻驗證的時代)雖然有噴發記錄,但指現在休息的火山是「休眠火山」,指沒有歷史時代噴發記錄的火山是「死火山」
雖然富士山正在休眠,但是不可置否的說: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日本地質專家表示,富士山在過去的5600年內共噴發了180次,其中就包括了幾次大規模的噴發。
上一次大規模噴發發生在1707年,專家推算噴發共持續了16天時間,導致整個東京地區被火山灰覆蓋,有50多個村落被埋葬,整個區域幾乎不見天日。
由於地震,富士山受到了什麼樣的影響,那為什麼會與大噴發聯繫在一起呢?
專家表示,在接觸到這些細節之前,首先必須要了解富士山噴發的機理。
「火山噴發是由被稱為『發泡』的現象引起的。地下巖漿含有5%左右的水分,這是變成水蒸氣的現象,一旦發生這種現象,巖漿的體積就會開始膨脹,不久就會噴發」
用啤酒瓶來比喻的話,如果搖晃、掉落等給予衝擊的話,開瓶口時一口氣噴出裡面的味道似乎是同樣的道理。
「地震的搖晃刺激火山巖漿的話,就會促進發泡。毫無疑問,東日本大地震促進了富士山的發泡。現在只是偶爾保持著小泡泡狀態,如果以南海海溝為震源的地震發生,再加上巖漿泡泡的話,噴發的可能性就很高了」
專家指出,3·11的4天後,發生在富士山正下方為震源的6級以上的地震也是不容忽視的主要原因。
「地震是由於從富士山的火山口20公裡深的巖漿塊稍微往上14公裡左右的巖石破裂而發生的。也就是說,由於巖漿堆積的天花板出現裂縫,裡面的壓力下降,處於非常不穩定的狀態。因此,如果壓力下降繼續發泡的話,巖漿就會上升到火山口,從而導致火山噴發」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山梨縣富士山科學研究所所長藤井敏嗣先生說:
「在富士山,從00年到01年,觀測到了很多深部低頻地震。雖然搖晃的程度讓人無法感受到,但它是巖漿和火山氣有運動的表現,是噴火的先兆現象之一。
到那時為止,一個月10次左右的搖晃,增加了100次左右,持續了半年左右,富士山什麼時候噴發都不奇怪,畢竟它是現在還活著的火山」
一般來說,在火山中,隨著地下巖漿的上升,從「低頻地震」開始,就會發生「有感地震」和「火山性微動」。如果能儘早觀測到這些「前兆現象」,就可以知道巖漿上升到哪個位置,提高事先把握火山噴發的可能性。
「巖漿只要一次上升,基本上不會從那裡下降,但是上升的速度不一定。例如,從火山口到深度20公裡的地方的巖漿,即使上升到10公裡需要10年的時間,從那裡噴發也只需要幾天」
說起來,富士山很難掌握了解巖漿位置不可或缺的「先兆現象」。
從富士山的圓錐形可以看出,富士山是一座已經形成火道的火山。像這樣的火山,也有可能不會發生火山噴發前兆的山體膨脹
富士山無論何時噴發都不奇怪,確實如此,準確預測時期是不可能的。世界上,雖然已經出現了處理氣象廳公布的數據,預測幾月幾日火山噴發的數字,但這完全沒有科學依據。只是希望的預言而已。
由於日本現在情況複雜,我們華人人在異鄉,華人時代組成疫情互助群,在此期間互幫互助,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按地區掃碼入群!
易買日本平臺將為日本華人帶來滿足你各種食慾的美食!
掃描二維碼無法加入時請聯繫以下工作人員
掃描上方二維碼
關注華人時代公眾號
後臺回復「活動」即可
獲取華人時代活動連結
後臺回復「招聘」即可
獲取企業招聘信息登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