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數名不法分子正進行偷挖盜取,被城管部門執法隊員發現後,落荒而逃。
點擊視頻查看
網友笑稱河源是恐龍界的婦產醫院
1995年12月16日,河源城南,嘯仙中學的4名學生在建築工地玩耍時發現一窩化石蛋,表面有凸出圓球,正像是港漫《恐龍戰士》裡提到的恐龍蛋。
三個月後,此事經由學生家長通知文博單位,廣東省兩名考古專家趕到現場考察,判斷屬實。
1996年3月12日,河源市政府通告全城,發起「恐龍蛋搶救行動」,地攤式排查市區紅砂巖層,一周內便收集到200多枚。要知道,當時全世界也僅登記發現恐龍蛋506枚。
二十年後,河源落實地方立法權,制定的首部實體法地方性法規便是《河源市恐龍地質遺蹟保護條例》,其中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哄搶、私分、藏匿和破壞恐龍化石。
如今,河源恐龍博物館館藏恐龍蛋化石數居世界之首,現已超過18000枚,其中80%都是市民發現後直接捐贈到博物館,或聯繫專家到現場進行搶救性挖掘所得。
首次發現恐龍蛋的4名學生。圖源《河源恐龍記》
2019年7月26日,一則「小學生發現六千萬年前恐龍蛋」的詞條,攀升到微博實時熱搜排行榜第一名,引起了不少市民的注意。
▲在新浪微博上,「小學生發現六千萬年前恐龍蛋」這一話題的閱讀量超過1.6億。
點進去一看,原來是在2019年7月23日,河源小學生張仰喆發現了一窩白堊紀晚期的恐龍蛋化石。這一「重大發現」在被新聞媒體廣泛報導後引發了社會各界關注。讓各路網友好奇的是,一名小學生是怎麼認出恐龍蛋化石的?
自1996年鄒陽小朋友發現了河源的第一窩恐龍蛋化石起,在河源便接連不斷有恐龍蛋化石被發現。對於上至專家,下至市民、小孩皆能發現、辨別恐龍蛋化石,其實源自河源不斷優化的恐龍知識科普。
新發現的恐龍蛋化石平均個體直徑在10-12釐米之間,均為圓形蛋。
2017年8月9日上午,市民黃宇波在源城區老城南湖公園散步時,在園內在建便道上發現疑似恐龍蛋化石。經河源恐龍博物館工作人員鑑定,黃宇波發現的的確是恐龍蛋化石。
馮曉銘 攝
2015年4月19日下午1點半左右,河源市區大同路雅園半島酒店門前,很多路過此地的市民正駐足圍觀。此處是大同路改造工程現場,施工人員剛剛從馬路下面的紅砂巖層中,挖出一窩窩恐龍蛋化石。
來源 © 廣州日報、河源日報